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问题

2017-10-20 15:16刘明文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刘明文

【摘要】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较强的粘结性和良好的耐久性、对路基不均匀沉降或变形的适应性强、行车舒适、平整度高等优点,在路面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加快了工程建设,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1、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准备

1.1沥青混凝土的生产

沥青混凝土生产企业要经检测合格的作为生产供应商,拌合站设置足够存储仓,各类集料分类存储。要从原材料的供应上要把好质量关,确保生产料的合格性,要做好目标配合比与生产配合比的衔接。混凝土通过拌和机进行拌制,并在拌制过程中采用相应的管理系统来严格控制各种材料用量、拌和温度、油石比、混合料数量等各种参数。

1.2沥青混凝土的运输

沥青混凝土的运输采用自卸汽车,在车槽内均匀地涂刷隔离剂。运输车在装料时,应前后移动,避免混合料离析。运输车每次卸料均应倒净。沥青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用双层蓬布扣在车厢上,绑扎牢固,使卸料过程中不需卷起。

1.3施工中的机械设备、仪器、人员的准备

运输车、摊铺机、压路机、洒水车等均应配备齐全。应配备好性能优良、精度达标的测温仪、平整度仪、塞尺等质量检测仪器。

根据道路宽度选择合适的摊铺机组合,同时根据机械组合配备相应的技术管理人员及劳动力。

2、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在摊铺施工前,应先对下层质量进行检查,当下层质量符合要求,并按照规定喷洒粘层油后方可进行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在正式摊铺前,应当先选择200m的试验路段,以确定并优化拌和时间、拌和温度、沥青用量、集料级配、摊铺速度、摊铺温度、压实温度、压实遍数、机械组合、摊铺系数等参数,同时也可以检测施工质量,从而对于不足之处可以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为下步大面积施提供指导数据,来提高施工质量和技术水平。

在摊铺施工之前,摊铺机的料斗、螺旋、刮板等受料部位均应涂刷隔离剂。摊铺前根据虚铺厚度垫好垫木,调整好摊铺机,并对熨平板进行充分加热并保证熨平板不变形,应采用多次加热,温度不低于80℃。根据沥青料的供应情况及碾压组合情况确定摊铺机的摊铺速度,一般为2~4m/min,并保持匀速前进。施工时应尽可能连续稳定地进行摊铺,无特殊情况中途不得停顿。当采用两台或多台摊铺机同时进行摊铺施工时,应进行组合梯队摊铺,固定摊铺机的组合宽度不超过10米,各相邻摊铺机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10m,相邻摊铺机搭接50cm,从而保证热接缝处能够进行良好地处理。为保证摊铺机行走直线及接缝的直顺,用白灰洒出各边线。

瀝青混凝土的碾压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在压实过程中必须采用钢轮压路机,每次的压实长度应控制在50m以内。初压时,压路机应紧跟在摊铺机的后面,若压路机与摊铺机的距离过长,则会因摊铺后的混凝土温度降低过多而影响施工质量,初压温度不低于120℃,碾压速度一般为1.5~2km/h,压实过程中压路机应匀速缓慢地前进,压路机不得在沥青上调头。复压阶段应紧跟在初压阶段之后进行,应先采用低振幅壓路机碾压1~2遍,再用强振幅压路机碾压2~4遍,直至达到压实度要求,复压温度不低于100℃。终压阶段同样应紧跟在复压阶段之后进行,由于终压过程对于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增加不大,压实过程中无须开启振动,碾压至路面混凝土无明显轮迹为止。

3、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控制措施

3.1改建工程的基层处理措施

根据沥青混凝土的优良性能,不仅应用于新建道路工程中,而且更为广泛地应用于道路改建工程中。对在原有道路铣刨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工程中,在加铺层施工之前,先对原有路面的损坏部位进行合理地整治处理。对于原有道路出现了混凝土板块沉降、板面错位、板块断裂等现象的损坏部分,应将原有路面损坏部分的混凝土全部凿除,并将其基层中的松散部分也全部清除。在松散的基础被清除完成之后,再采用相应的材料进行修补,进行压实,满足质量要求。然后按照设计要求对结构层进行重新修补施工。只有原有路面的损坏部位得到了完善的整治处理,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才能进行沥青混凝土层的施工。

3.2裂纹、离析、松散、泛油等缺陷的控制措施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应当认真清扫及清洗基层,晾干之后洒铺粘层油,特别注意其与构筑物的接触面要洒铺到位,粘层油喷洒厚度一定要符合要求,同时要喷洒均匀。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时则由边部往中部方向进行,这样可避免沥青混凝土边缘出现裂纹现象。同时沥青混凝土路面经常出现的表面离析、泛油、松散、隆起和推移等现象也是能够通过严格地控制来得以改善的。比如减少人工摊铺找平、夯实、尽量铺到边角、避免输料器缺料,可以有效避免表面离析及麻面;而防止油石比过大可杜绝出现隆起和泛油现象;要防止松散现象则应保证混合料搅拌均匀,不出现集料花白、沥青成块等情况,并在装卸料及运输过程中避免混合料的离析,在摊铺时保持受料斗内混合料分布均匀。除此之外还应严格控制其基层的质量,以防止因基层破坏或基层强度不够而造成隆起、松散现象的产生。压路机在碾压的过程速度要均匀,防止突然加速,突然刹车,禁止在新铺沥青上调头等可防止路面出现隆起等现象。

结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问题涉及的面广,而且影响因素较多,关系到了路基、基层和路面施工的全过程,情况错综复杂,其质量问题有的是由机械性能而引起的,也有的是由人为安排、操作失误而造成的,只有在进行充分地研究分析找到原因之后,才能根据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因此必须抓好施工当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而且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是人员素质、操作水平和施工机械的综合反映,只有进一步加强道路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精心地组织施工,采用先进的技术,科学管理,才能够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及其控制管理探究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地铁信号系统车站施工工艺研究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重点及施工工艺探讨
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研究
公路路面“白改黑”共振破碎碎石化基层的质量控制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