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

2017-10-20 15:16刘国军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基础处理水利水电施工技术

刘国军

【摘要】基础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重点建设部位,对工程建设整体质量影响巨大。保证基础质量,技术使用是关键一环。现阶段,有多种技术在基础处理施工中得到应用,从而确保了施工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探讨基础处理技术对日后这些技术在基础建设中的应用来说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利水电;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由于现代社会水利水电工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水利水电业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对防洪、灌溉、供水和发电等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工程采用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控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水利水电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技术进行探讨,相关工作关系着整个工程的顺利实施。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特点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说,其施工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和地质条件有较大关系,因此,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建筑结构在施工时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一定要对施工地形进行详细探测,如果条件允许,还要在现场进行试验,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在相关基础工程中,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对于此类的工程,操作人员没有办法对质量的问题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质检人员也不能及时对相关问题进行解,不能针对问题做出及时的解决措施。

除此之外,水利水电的基础工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求施工工期比较短,施工时间和水利工程周边河流汛期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必须要在枯水期进行施工才能确保工程的良好质量,保证施工机器设备的合理性,并提高施工效率。

2、基础处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2.1在工程的建设中,我们应该实时考虑到关于基础地基的情况。要熟知工程的耐侵蚀性、耐久性、抗冻性和防潮性等;在水利水电建设的过程中,要想保证没项目的稳定性,首先第一步就要做好地基稳定性的处理。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保证工程的施工稳步进行。

2.2在相关施工的过程中,为进一步减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失误,我们应该加大基础结构的建设。在结构中要注意基准灰线切割,将其切成1个槽形的轮廓线,并沿着轮廓线施工。在排水设备以及地下水下降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严格照着施工资料,合理的运用尺寸大小,对相关问题进行实际解决。

2.3我国地势广阔,地质特征也很多。在水利水电位置的選择中,我们应该首先考虑地基的选择。选取地质较好的区域。我们熟知,水利水电受到环境的影响很大,在进展工作时,会遇到很差的土地地基,不能肯定建筑的稳步性质。其中,主要的不良地基有软弱黏性土,是指在静水和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以黏粒为主并伴有微生物作用的近代沉积物。软土是—种呈软塑到流塑状态,其外观以灰色为主的细土粒,如淤泥和淤泥质土、泥炭土和沼泽土,以及其他高压缩性饱和黏隆上、粉土等。其中淤泥和淤泥质土是软土的主要类型。

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3.1强透水层的地基处理技术

透水层是指指动水流能够透过的土层工地层。一般情况下,渗透系数大于1米/昼夜的岩层可认为透水,呈层状称透水层,呈带状称透水带,而渗透系数小于0.001米,昼夜的岩层,称为不透水层。渗透系数介于1—0.001米/昼夜者为半透水或弱透水层。只有透水层才有可能成为含水层。疏松的砂卵石层;半固结而富空隙的砂砾岩;富有裂隙的基岩;喀斯特发育的碳酸岩,既能容水,又能透过和排出重力水,都具备成为含水层的条件。透水层要成为含水层,必须在透水层下部有不透水层或弱透水层存在的储水构造,才能保证渗入透水层中的水聚集和储存起来。施工人员还可以利用钻孔机械来形成防渗墙或者是进行反滤层的设置,整体上减少水量的流失,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3.2淤泥土、膨胀土的处理方法

淤泥土的流变断口触变性比较大,土的灵敏度越高,结构性越强,受扰动后土的强度降低愈多。土的触变性是指黏性土的结构受到扰动后,导致强度降低,但随着静置时间增加,土粒、离子、水分子之间又组成新的平衡体系,土的强度逐渐恢复,这种眭质就被称为土的触变性。触变性是由于黏土颗粒表面吸附的胶体受到扰动后,从凝胶状态变为流动的溶胶状态.使强度迅速下降,但静置后又能部分恢复,强度随之增长的现象。

膨胀土的特点很特殊,遇到水时会发生变化,当遇到水不够的情况下,会出现收缩开裂,在一定情况之下会影响相关问题。所以针对此类现象的发生,实际的解决方式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展开:①现场勘探、计算换土厚度,开挖清除膨胀土,使用非膨胀性材料或者灰土来换土。换土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基的工程性能,工期短,且能使地基获得更大的承载力。②桩基方法。当膨胀土层的厚度比较大时,可以采用桩基来处理。桩基支承在非膨胀土层上,由桩基将载荷传导到非膨胀土层上。③改良土质性能的方法。研究膨胀土的成分和性质,膨胀土,顾名思義一遇水膨胀,失水收缩。在膨胀土上施工,容易造成工程坍塌。向其中添加一些非膨胀性材料或者添加化学制剂,把膨胀土换填成水泥改性土,即在膨胀土中掺入各种比例的水泥,有3%至5%不等,经过晾晒、粉碎、拌和,把土的膨胀性降下来。④膨胀土遇水、失水都会膨胀收缩,膨胀土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反复胀缩变形的特点,素有“地质癌症”之称,是世界性难题。膨胀土路基也是水利水电设计施工遇到的一大难题。在膨胀土路段建起的地基容易出现不均匀的波浪形沉降、翻浆冒泥、边坡滑塌等危害。

4、可液化土层处理

可液化的土层是在含有少量的粘性或者是没有粘性的土层中赋存这一定量的孔隙水,在土层受到一定压力的时候,孔隙水的压力会随着外力的不断增加而增加,最后和无粘性的土层进行融合,进而出现液化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土层中的抗剪强度会出现消失的现象,导致地基出现下沉和滑动的情况,对建筑的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对可液化土层进行处理,可以先将其进行挖除,然后采用防渗性能好、强度比较高的材料对其进行替代,接下来可以对高强度材料的四周利用混凝土进行封闭处理,防止材料出现流动,导致地基出现不稳的问题,为了能够进一步强化地基,可以对可液化土层进行穿过,建设砂井或者是砂桩。

5、截渗处理技术

在相关建设工程中,地基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表现最明显的是水位变化的因素,当地下水位不断变化时,水位会出现升高或者降低的改变,流水也就会对坝基产生一定的冲刷作用,进而破坏坝基的结构,这样不助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进展,对工程的展开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质量安全也得不到相应的保证。具体可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实施。首先是修建防渗墙。防渗墙施工的主要工序有:

①钻孔前期的必要准备。②针对泥浆固壁实施造孔工作。③在最终孔的检查以及是否能够通过后期的检验和清理换浆。④针对修筑防渗墙。⑤完整的墙展开检测验收。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在建设工程中,水利水电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抓住加强项目基础管理,注意各个方面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应该全面看待事情,合理的使用技术进行基础施工。加强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技术控制施工管理。通过合理有效的施工,做好各个过程的质量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质量。

猜你喜欢
基础处理水利水电施工技术
基于数据库技术的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探讨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探讨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旧砖房加固、增层改造技术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对完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探究
袖阀管法灌浆施工技术在倒虹吸基础防渗中的应用
丹东大闸码头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