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BIM与工程造价的融合

2017-10-20 15:41薛安泉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造价互联网

薛安泉

【摘要】互联网高速发展到今天,它从单一的经济形态,已逐步转变为经济社会的基础,而“互联网+BIM”与传统的造价行业融合,必将能大大提升建筑行业的生产力,他们的深度融合将会给造价行业带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

【关键词】互联网;BIM;造价

1、互联网的历史

Internet是计算机交互网络的简称。它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全世界上不同地理位置的功能相对独立的数以千万计的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数据通信网。

Internet的最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的前身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

互联网在我国起步较晚,其发展历程可以大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6.6-1993.3是研究试验阶段

第二階段为1994.4至1996年,是起步阶段

第三阶段从1997年至今,是快速增长阶段。

2、BIM的引入及现状

2.1 BIM概念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创建于1975年,简单说,就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基础数据模型,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的相关信息详尽的数字化表达。

BIM数据模型不仅仅是简单的将建筑的各阶段的数字信息进行集成,更有价值的是对大数据信息的分析挖掘应用。在设计、建造以及运营的整个过程中,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实现集成管理,通过信息数据模型和管理行为模型的相互匹配,促成了整个建造运营过程管理理念及方法的根本改变,促进了管理模式的变革,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2国内BIM发展状况

我国从2003年开始引入BIM系统的概念,但是目前国内BIM的应用主体主要为设计单位,应用项目主要为空间建模和碰撞检测。在2010年,清华大学通过研究,结合调研提出了中国建筑信息模型标准框架(Chinese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Standard,簡称CBIMS),并且创造性地将该标准框架分为面向IT的技术标准与面向用户的实施标准。

2011年5月,住建部发布的《2011-2015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在施工阶段开展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进BIM技术从设计阶段向施工阶段的应用延伸,降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衰减;2010与2011年,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组织并发布了《中国商业地产BIM应用研究报告2010》和《中国工程建设BIM应用研究报告2011》。两份报告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BIM在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现状。

3、造价行业现状及市场上常用的造价软件

目前国内市场用于工程造价的软件品牌及种类非常多,有的省市还有自己的软件系统。

工程预算软件目前主要有广联达、宏业、鹏业、预算大师、神机妙算、鲁班、品茗、红利、英特、斯维尔算量三维算量软件、蓝博清单计价软件等等,

最常用的就是广联达、鹏业、预算大师、鲁班。这也要根据不同地区,编标单位要求等。

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造价行业还没有一款软件可以导入CAD施工图纸后自动快速地计算出工程量,仍然需要清单编制人员通过软件一点一点地识别图纸的各个节点,还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计算出工程量,这个问题仅仅通过软件的更新、改造是远远达不到的。

4、目前尚待开发的造价市场及前景展望

多少年前,我一直在想,能否有一种软件通过导入CAD施工图纸后自动快速地计算出工程量呢,也就是一键计算出“工程量”,这是我作为造价人员的一个梦想,甚至自己觉得在异想天开。

但是近年来BIM的出现,我觉得这个理想有了点希望。而且最近,我有幸参加一个公司的产品发布会,顿时让我脑洞大开。他们正在研发的产品与我的理想是不谋而合。我虽然没有目睹他们的产品,但我觉得造价行业的春天似乎已经到来了。

基于BIM是对每个建筑构件建立模型,我就在想,通过一些标准模型(族),让每个族本身带有各种不同的信息源。比如我们在安装一台水泵时,点击到水泵的模型时,马上水泵的信息源就会弹出该水泵的具体名称、型号、规格及技术参数等信息.最关键的还有一些生产厂家的信息,如:安装热媒循环泵一台:参数(Q=7.2m3/h H=15m N=370W),信息源中满足它的条件有很多,清单编制人员要根据本项目的具体要求、资金情况等挑选出适宜的产品价格。这样做看似简单,但信息源中要有一个强大的“族”信息库来支撑,这是产品一需要建立的内容。

产品二需要在产品一建立的基础上才可以实现,这个产品用于方案设计阶段,这时只有建筑师对建筑项目的方案设计图,与其配套的给排水、采暖、通风空调、电气以及智能化还没有相应的设计方案,有许多系统处于不定型阶段。通过我们自己已经建立的数据库和相应的“族”信息,从中择出不同的模块,如:制冷系统需要的不同方式的制冷主机(制冷站)系统模型、不同形式的锅炉供热、不同方式卫生洁具的布置、电缆桥架的敷设及走向、智能化系统的设置(综合布线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楼宇对讲系统等),这样通过完善各专业及系统,项目的总体投资就会根据所配置的系统自动显现出来。设计的建筑外立面、室内的建筑材料选择也会显示出来,设计的产品可以通过VR展示给用户。用户通过展示内容提出不同的修改意见,如外立面的选材、造型调整、空调制冷方式的调整、太阳能供热方式的调整、智能化系统的增减等,随时可以修改,而且修改后投资方案立刻可以反映出来。

建筑方案一旦确定后,直接进行施工图深化设计,不需要再进行初步设计这一阶段。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人力及费用成本。

用于造价行业的“族”信息库建立,首先必须将各地的定额库录入其中,在编制不同地区的工程量清单时,要有对应的当地定额库,这步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定额库直接导入即可;同时再将国家最新的《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6-2013)导入,两本标准其中都有代码可以识别,定额中有定额编号,清单中有清单代码。还拿安装水泵为例,水泵安装的基础项是安装定额,即套用完水泵安装的定额后,再依据清单的代码,项目特征等,对安装这台水泵进行组价。从而达到编制清单控制价的目的。注意的是在清单库导入后,建立不同模式的清单应用模板也是关键问题,这要聘请有丰富经验的造价师先编制若干成型的清单模板录入其中,最后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再加以完善。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付出大量的劳动。

今后的造价行业,不需要大量的造价人员,因为复杂、繁琐的计算已经不再需要人工来计算了,要求造价师是懂管理、有大量的工作经验、善于与甲方沟通、熟练掌握各专业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今后的工程竣工结算更加方便、快捷、准确、合理。因为工程量是通过平台自动形成的、是唯一的。结算阶段不需要甲乙双方再扯皮、无休止的对量。建筑工程进入了一个公开、透明的理想化阶段。

根据上述想法,绘制了下面的示意图示,设计出二个产品目标:

结论:

“互联网+”战略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已近两年,互联网从单一的经济形态,已经逐步转变为经济社会的基础,而“互联网+BIM”与传统的造价行业融合,必将能大大提升建筑行业的生产力,他们的深度融合将会给造价行业带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

猜你喜欢
造价互联网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木坡水电站调整概算综述
建筑工程前期阶段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