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职场危机怎么破

2017-10-21 21:41文熙
投资与理财 2017年10期
关键词:职场危机

文熙

不可否认,三四十岁,尴尬的年纪,面临养老、养小、养房的多重压力,一旦失业,可以算是灾难。

曾有“华为裁掉34岁以上的员工”让“吃瓜群众”哗然,后有深圳男子“中年失业”的故事引爆社交网络。无论真假,“失业”、“二孩”、“房贷”、“中年危机”等词汇都在刺激着职场人的神经,更让不少中年人产生了相似的焦虑感和危机感。毕竟,人到中年,寻求转变和突破的二次求职并不容易。笔者的先生是一位技术工程师,就在他兢兢业业工作时,也时刻担心着几年后,因为自己不再年轻,失去了竞争优势,而丢了饭碗。

说到“中年危機”这个词,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词。著名的心理学家、经济学家荣格先生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提出了著名的中年危机理论,称人到了35-40岁之间,将会陷入一种极度难熬的状态。

不可否认,三四十岁,尴尬的年纪,面临养老、养小、养房的多重压力,一旦失业,可以算是灾难。而在大企业中,能够进入中层的也毕竟是少数。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人都非常焦虑,着急让自己成长,担心会被这个世界所抛弃。尤其到了中年,这种焦虑更加明显。日本2015年的一个调查报告显示,最近的15年中,日本人35岁-50岁之间的中年下岗待业人员数量激增了2.5倍,已经达到了273万人!

生活压力大

“工资去掉‘五险一金,1个月也就4000多元。”在某私企上班的丁先生说,平时过日子比较节俭,花销还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但是老人年纪越来越大,子女养育成本也在逐年增加,而自己的薪酬待遇目前不会有大幅提升,没有额外收入,也不会投资理财,因此经济压力较大。

今年41岁的孙女士也深有同感。她从事销售工作,目前是一支销售团队的负责人,月收入底薪大约4000元左右,奖金同销售业绩挂钩,不过这两年收入较前几年下滑了不少。目前她每月的生活账本如下:花费在孩子身上1000多元,还房贷需要3000多元,水电、煤气、上网费、物业费支出700多元,私家车油费支出800多元。生活压力不小。“房子、车子、孩子,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

遭遇被离职

人到中年,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现象,要么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事业发展蒸蒸日上;要么能上升到领导岗位,却容易遇到事业上的瓶颈期。

职场“天花板”是许多职场人士在成长期间都不得不遭遇的,而由“天花板”带来的中年危机,更是焦虑的根源所在。

谈到“被离职”的原因,李梅说,公司新人成长速度快,对自己造成很大压力。同时公司领导层变动,团队重组,不知不觉,她就上了“离职名单”。

“奔四”的手机工程师孙毅经历了三次裁员。“前任公司是一家知名国际手机厂商,因为业务收缩,公司裁了一批员工,我不幸也在其中。”

“工程师攻克技术难关,就像战士打仗,战场都没了,一身本领难以施展。”孙毅说,为了寻求新“战场”,他选择到美国深造。“每天和比自己小一轮的同学一起上课、做实验,虽然累,但很充实。中年员工要咬着牙爬坡过坎,拼了不一定行,但不拼一定不行。”

“高科技企业中年员工‘被离职现象已经很普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李育辉说,她在调研中发现,甚至有公司在召开董事会的时候,点名让某些员工在规定时间内离职。“新人经过一两年的锻炼,很容易上手。相比中年员工,年轻人工资低、干劲足。从企业把控成本的角度考虑,一些中年员工失去了竞争优势。”李育辉说。

直面危机

这是一群深陷职场困境的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身体在走下坡路,生活的责任却越来越重,理想的饭碗越来越少,事业、婚姻、家庭、孩子教育等问题纷至沓来,让人喘不过气,却又倍感无力。人到中年,怎样才能不恐慌,需提前规划职场,直面危机,找出适合自己的出路。

1.技能精进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的你或许离35岁还遥远,但不提前规划好,到了35岁的槛,真惨遭淘汰,也是后悔已晚。

这个社会的职业种类在不断变化,我们无法预料五年或十年后的情形。但身怀技能,永远不会被淘汰,努力打磨技能,何愁哪里没有路?

2.换个东家

“我这个年龄段的‘大叔一旦晋升受阻或者薪资待遇难以实现突破,很可能会萌生‘跳槽的想法。”孙先生表示,有猎头公司来“挖”过自己。在大企业中,能够最后站到中间阶层的也是少数,这符合金字塔法则。但离开大企业,中小型企业也是一种选择。

资深人力资源管理张丽表示,对于个人能力确实比较突出的个体,要想保持自身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在能力提升遇到瓶颈、行业发展放缓之前,就应该考虑“跳槽”,去更适合自己的地方,继续提升个人能力。

3.成为老板

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如果出来就创业,一无人脉,二无经验,三无父母关系,成功率一般不太高。但如果在企业呆过,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人脉后,开始创业,赢来事业的第二春也未可知。

互联网的盛行,让很多同行抛弃传统媒体,转而做新媒体乃至自媒体。而笔者也获悉,不少微信公众号,经过两三年的运营,目前实现了盈利。笔者的一位校友,选择了自创新媒体品牌,成为老板,而不再是员工。笔者的一位前同事,选择自开工作室,而不再是单打独斗。

创业并不适合每个人,需要高情商和深厚的行业基础,如果想走这条路,一定要先做好积累。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场危机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危机来临
中年你危机了吗?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90后的职场
“危机”中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