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做好中职学生手机管理工作

2017-10-21 01:17战桂芳
职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智能手机利用交流

战桂芳

随着手机一代代的发展演变,智能手机已是主流。智能手机进入中职院校的校园,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近几年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中,教师对学生有过围追堵截,有过明令禁止,有过劝说疏导,可谓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笔者认为,智能手机作为时代的产物,教师如果一味地堵、禁、罚是没用的,引导学生对智能手机加以合理利用才是上策。

在对智能手机加以合理利用之前,要先明白手机是用来干什么的。无论是第几代手机,它首先是一个人与人之间通信、沟通、交流的工具。其次,网络化的今天,我们也可以利用手机进行学习,它又成为了学习的工具。最后,手机又衍生出聊天、电影、游戲、竞技等娱乐功能。中职学生使用手机管理难度大,是因为他们过度使用了手机的娱乐功能而忽略了其通信、学习功能。

那么,要如何利用手机呢?

一、让手机成为家、校、生的沟通工具

笔者所在的学校为寄宿制学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家、校、生沟通起来比较困难。学生离开家长视线后,就像脱缰的野马,很少和家长主动沟通、交流。因为距离的原因,教师往往也不方便家访。可以由教师建立家长QQ群或者微信群,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掌握孩子放假离校、到家、返校的行程,了解学校活动开展及学校动态等情况。这样既可以让家长及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动态,又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离开校园后的动态,及时给予指导。如:我们会让学生把本学期学习的科目以及需要掌握的技能,在学期初通过智能手机发送给家长;同时,教师会把学校开展的技能比武、举行的讲座以及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的简讯发送给家长;遇到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笔者鼓励学生通过手机向父母表达感恩……智能手机的利用,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二、让手机成为班级管理的工具

手机可以帮助班主任进行常规管理。中职学生管理难度大,除了学生普遍具有畏难、厌学情绪以外,连基本的生活习惯都成问题。作为班主任,除了承担必需的教学任务外,一天里还要宿舍、食堂、教室来回跑,可无论教师怎么努力,总有监管不到位的情况。有了智能手机,基本文件的传达、通知的下达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班级群实现。同时,利用一些APP,可以对学生进行定位,实现无盲区监督。

手机可以帮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手机的沟通交流方式与面对面交流相比,更加具有间接性。很多学生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和沟通有一定的难度,他们可能更愿意通过电话或是短信、QQ、微信等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是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消除面对面交流中出现的尴尬以及较为激烈的情绪表达等所造成的交流困境。隔着手机屏幕,可以让学生减轻学生对班主任的敬畏而产生的畏惧感,使双方能够在一个相对平等的地位进行沟通交流。通过一些表情、符号、动态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使班主任能够消除因年龄差造成的代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三、让手机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人们常见的课堂场景是教师在讲台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低头玩手机玩得不亦乐乎。其实,只要将学生手中的智能手机加以好好利用,还是能为教学提供较好的服务。比如说,职业院校推行的是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有的知识点、流程都要课前准备。教师可以将制作好的备课视频、习题、语音的课前预习课件先送到学生的手机,让学生预习。课堂上,学生可以使用自己的智能手机进行实时答题、弹幕互动,从而为传统课堂教学注入丰富的智能化手段。教师利用手机解决了“三率”问题,即到课率、抬头率、入脑率,通过课上扫码签到、实时答题、答疑弹幕,增强了师生互动,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智能手机的利用,对于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实现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等十分有效。

智能手机对学生生活、学习的影响有利有弊,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消除或减轻使用手机的不利影响,对它给我们带来的益处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通过手机,架起教师、学生、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让学生更加理解教师、家长,让教师、家长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里。

(作者单位:济南市技师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智能手机利用交流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