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接触网维修规则框架与管理技术创新

2017-10-21 21:41吴海松
名城绘 2017年2期
关键词:接触网管理技术高速铁路

吴海松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铁建设也在不停地扩张,而与此同时我国的高铁在维修以及管理创新方面还是比较的落后。本文主要从高铁接触网的维修规则框架出发,同时探讨管理技术方面的创新。

关键词:高速铁路;接触网;规则框架;管理技术;创新

在整个高铁的组成部分当中,接触网是重要的行车设备,能够在一定程度内保障铁路的运输安全在高速铁路中所有动力源的提供者为接触网系统,随高铁的快速普及以及应用,供电专业面临的安全生产压力倍增,为了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我国对高铁接触网的维修政策进行了重新规定,与此同时为了紧跟时代的脚步,必须加快管理技术方面的积极创新。

一、供电修程修制改革

(一)基本思路

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高铁的迅速普及,为了适应当前时代的要求以及发展,我们对高铁当中的供电修整体制进行改革。其中基本的思路在于,以提高设备检修效率、保证供电质量、降低设备全寿命周期运行成本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重检慎修”的方针,按照“定期检测、状态维修、寿命管理”的基本原则,对于后期的高铁维修进行集约化以及机械化操作,这样可以提高其维修的效率,与此同时建立信息的共享平台[1]。

(二)主要步骤

1.推进检测维修现代化

随着现代时代的快速发展,很多机械化以及自动化的装备应运而生,与此同时我国的高速接触网的维修还是处于传统的操作模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周期长,因此为了提高现代化的建设,在高速铁路当中运用及时引进现代化操作,可以提高整体的维修周期以及效率[2]。

2.试点示范

为了提高整体的运作效率以及降低整体的运作成本,我们对于有些地区采用现代化机械模式进行检修。其中包含供电段实施运、检、修分开维修模式试点操作,并且在此当中检验三级维修的可行性。

3.发布运行维修规则

当完成整体试点的效果检验之后重新规定和颁发高铁接触网新的运行维修规则,进而形成高速铁路接触网设备检测、状态诊断、鉴定评价、分级维修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

二、新维修规则编制原则以及总体框架

(一)编制原则

在整个新的高铁接触网,编制的过程当中注意以下几个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编制。

1.先进性。对于新的高铁接触网在进行编制的过程中,注意其整体维修的先进性,永远站在时代的前面,采用最为先进的技术进行维修,提高整体运作维修水平。

2.适用性。在采用新的技术以及模式的时候,适应性非常的重要。因此应认真对待每一个技术对于高铁接触网维修的每一个环节,积极探索其应用的实际范围,进而促使整体协调发展。

3.传承性。新技术在高铁维修的过程中,一定要具有比较普遍的实用性。因为在实际的过程当中,高铁维修新技术的传承性非常的重要。

4.操作性。首先新技术对于高铁接触网的维修一定要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以及可操作性,这样不仅可以进行简单有效的操作而且对于新技术的传承又具有非常积极地影响,因此新技术的操作性非常重要的。

5.差异性。在具体使用新的技术进行接触网的维修过程当中,应积极寻找传统技术和新技术的差异性的对比,找到其不同之处,然后对于进行积极地创新以及改造,以提高整体的维修效率为目标,进而整體降低维修的成本。

6.开放性。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我们对于新的技术,要抱有开放以及兼容并包的思想,积极接触新鲜的事物,对于新技术勇于尝试用于新的场景以及场所,只有这样才能在时代的进步当中,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勇往直前,走在时代的最前列。

(二)总体框架

在整个维修规则章程编制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整个维修内容的适用范围、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管理要求和维修组织机构职责等;然后对于高铁接触网运行管理、检测与分析诊断、修程修制、质量评价与鉴定、维修技术标准等进行规定,对于后面不符合的进行淘汰,使用现在所通用的以及修订的总体框架[3]。

三、新维修规则管理和技术主要创新点

(一)维修机构实施运行、检测、维修分离

在整个高速铁路的运行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其中的维修机构分布式管理以及维修,这样做有助于提高的整体的积极性,另外就是在维修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其技术的整体创新,进而提高整体的维修水平。

(二)明确高速铁路接触网修程修制

在所有的高速铁路的维修当中,要制定相应的接触网维修机制,与此同时在整个维修的过程中建立比较规范以及流程化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个维修过程中,任务分配比较的清晰,权责分明,进而对于整体的进行全面以及系统的把握。

(三)强化设备检测分析

在整个高速铁路的维修过程中,注意整体的定期检测以及维修,对于不同的维修作业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及探讨,对于比较困难的维修问题应该及时的向老师傅请教,与此同时在高速铁路的维修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设备的检测以及分析,重点排查设备的整体问题,对于有问题的应该尽早维修以及修理,不留一点安全隐患。

(四)推行接触网集中维修

对于比较困难的维修方式,我们一般采用的是集中维修,这样大家可以集思广益,选取比较可行的方案进行。另外就是提高整体的维修的优势,有助于维修速度的提高。

(五)实施接触网三级修(精测精修)

一般的机械维修都是比较粗糙的,有大修和小修。一般对于我们而言高铁要更加的细致化,进行三级精修,对所涉及的点以及面更加的细致,对于整体进行三级的修理,这样设备才会更加的健康以及高效地运转[4]。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于高速铁路的实际考查,我们清楚的知道对于整体高铁的运行以及安全,最主要的是接触网的维修,因此在实际过程中接触网的维修采用集中式的维修,另外就是定期的检测,才能排除安全隐患,为高铁以后的高效运行奠定比较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韬,刘玉辉.《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编写与创新实践[J].中国铁路,2016(12):20-24.

[2]李涛.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技术的探讨与应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7):00238-00238.

[3]秦晓宇.基于动静态检测参数的高速铁路接触网性能退化评估[D].西南交通大学,2017.

[4]刘浅.基于动静态参数检测的高速铁路接触网剩余寿命估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7.

(作者单位: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接触网管理技术高速铁路
BIM技术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中的应用研究
地铁接触网检测技术及发展应用分析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铁路运输的影响
地铁接触网导线磨耗分析及检修论述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管理技术探讨
高速铁路明确仅运行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