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基准站的北斗数据质量分析

2017-10-21 00:12刘长年
名城绘 2017年2期

刘长年

摘要:精确位置信息和先进的全球定位信号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势必要建立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统。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就是基于这个条件下建立的定位系统。在我国导航系统的建立过程中,通常是基于国家基准站对北斗卫星数据进行分析和检测。

关键词:国家基准站;北斗数据质量;分析和检测

在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过程中进行数据的传输,除了要让空中的卫星进行数据的监测之外,还应当利用地面基站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个过程中通常是利用国家基准站进行的。而基于国家基准站的北斗数据分析,能否在这个过程中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精度和时效性,对于建立的北斗数据和卫星导航系统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国家基准站分析

基准站是一个基于地面机构对卫星进行长期联系观测、经营信号接收处理的地面观察站。在卫星信号观察处理的过程中,通过对卫星的综合检测进行一个相应的数据连接。

通过实时地连接将观测数据传输到地面基站,在传输设计的过程中,工具传输数据的类型不同,分为直接观测的线性传播数据和非线性传播数据。其中进行检测的数据,包括伪距、相应的数据连接中心距,以及各个部位的坐标数据,再者就是在整个数据观察中对数据起到主要作用的多普勒观察数据。

另一个传输的是基站数据。基站数据是基于一个定位坐标进行一个数据的连接,通过连接构成中的各个定位点。其中包括基准网络观测数据和基站观测数据,数据的类型主要包括水平数据、水准数据以及各个的相位数据[1]。

再者就是服务数据的传输。在服务数据都传输过程中,其中包括定位的是时钟数据和坐标数据。

二、对国家基准站传输的数据质量分析

在国家基站的数据传输过程中,通过对国家基站的数据进行控制,可以使得在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中收集数据的质量能够得到相应的保障,而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通过对数据的质量进行把控,主要包括对数据的信噪比、周跳等。将数据特征进行相应的分析检测,从而保证数据在采集、传输的过程中能够正常使用,而在国家基站的建设过程中对其质量可靠,主要包括数据的完整度、数据的可靠度和精确度。

(一)数据的完整度

在百度数据信号传输的过程中,通过对数据的完整度进行相应的检测分析,从而表明北斗基站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能够对数据进行正常的传输。在信号数据传输的过程中,由于外界信号的干扰会造成噪声影响。

在数据检测过程中发现通过国家基站进行北斗卫星传输数据的完整度可以达到98%以上,而在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利用信号对其进行干扰,得到最终的信噪比为90%以上,其中关键数据保留较为完整,可以完全符合使用的要求。

(二)北斗数据与GPS信号的对比

通过对现实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到最终的结果体现其与国家基站得到的数据传输与传统的GPS信号进行相应的对比与北斗数据GPS信号的优劣分析。

(1)数据传输静止特性变化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影响数据传输的类型主要包括卫星的高度角、卫星的类型和卫星信号的传输频率,这些对北斗信号的MP、SN都有相应的影响。其中比对GPS和北斗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卫星高度角、卫星类型和传输频率的变化,可以发现GPS信号在这些数据传输过程中,随着信号类型的变化,信号传输变化幅度较为明显,而北斗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对这些信号的干扰较弱,这说明别的卫星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静止特性较强[2]。

因此,在使用北斗数据进行相应传输的时候,可以完全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变化类型。这是由于北斗数据在构建的时候采用了最新的技术和传输方式,使得其能够适应大多的数据传输频段和数据传输类型。

(2)数据传输信噪比变化

由于GPS数据和北斗数据在数据传输上采用的定位信号不同,其中北斗数据在数据定位的过程中,采用的是星座异构进行数据的定位,而GPS是在进行数据定位的时候,采用的是区域化的管理进行数据的传输定位。因此,在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数据的有效占比和相应的周调频率,其中北斗数据的传输效率要高于GPS信号。

北斗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对于多路径的手机和多信号的数据转换就不能够进行相应的直接分析。因此在这个方面北斗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是要弱于GPS数据的,而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的信噪比对数据的完整度和数据的分析而言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不同频率的信号传输过程中,北斗数据和GPS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利用的频段和传输效益不同[3]。

(3)数据传输分析

对于北斗数据传输和GPS数据的传输而言,由于各自传输方式和传输信号的方式不同,使得北斗数据和GPS数据在不同的信号频段具有不同的优劣性。经过整体信号的传输图分析发现可以看到在北斗数据传输过程中,对于mp信号具有更好的传输效益,而北斗数据在传输的时候相对其他数据类型就较为平均,北斗数据再进行数据传输的时候有良好的数据传输效益。

(三)北斗数据分类质量

在数据传输时需要根据信息的不同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分类,因此,对于这些不同分类的数据,就要应用不同的保密度。其中处于第一保密度的是基站观测数据,对于这一数据而言,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数据传输效益,能够在传输过程中提供良好的保密性。

基站观测数据在总体上并不属于保密内容,但属于国家的基本机密。数据中心数据的管理对北斗在传输过程中数据中心的数据而言,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程度和信号的传输质量完全能够达到使用的要求[4]。

最后北斗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服务,手机服务数据对于其中传说的应用而言具有良好的效益,因此,对于服务数据的传输而言要求具有高效的时效性。

三、结束语

国家的信息传输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建立北斗数据传输对于我国后续的数据发展和卫星导图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北斗传输数据的本身进行质量的分析,同时将北斗数据与GPS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可以发现北斗数据应用上可以完全达到应用要求,质量可以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陈明,龚晓鹏.国家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设计与建设[J].测绘通报,2016,12:7-9,38.

[2]黄颖.BDS/GPS/GLONASS兼容的CORS站观测数据质量分析与评定[J].国土资源导刊,2014,11(10):116-120.

[3]白征东吴刚祥,任常.北斗观测数据的质量检查与分析[J].测绘通报,2014(6):10-13.

[4]杜仲进,何书镜,劉艳春.多模GNSS接收机静态观测数据质量分析[J].地理空间信息,2016(2):18-19.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信息测绘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