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技术技能积累,丰富高校职能内涵

2017-10-21 12:45苏昊
科技风 2017年19期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职业教育

摘要:技术技能积累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在创意学院,在艺术类专业发展过程中十年磨一剑,通过共生式、内生式、外引式三种路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依托专业的技术技能积累,发展了衍生企业,促进了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变革,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了科研创新能力,直接助推了文化創意产业的发展,丰富了高校职能内涵建设。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积累;文化创意产业

2014 年6 月22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中指出:“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联动,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积累成为了国家战略。

学校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充分契合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把技术技能积累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确立了艺术类专业群技术技能积累的价值导向;探索实践了影视动画专业群技术技能积累的方式,形成了专业群技术技能积累的共生式、內生式、外引式等三种路径,积极探索了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的技术技能积累新路径。依托专业的技术技能积累,学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了科研能力,直接助推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丰富了高校职能内涵建设。

一、高校职能的定义

职能:是人、事务、机构应有的作用(现代汉语词典第1483页)。

世界范围内的高等院校作为一种育人机构有着其自身特有的作用,这种高等院校应有作用的持续发挥决定了高等院校在社会系统中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国内高等教育理论将高等院校的职能一分为三,即人才培养职能、科学研究职能、社会服务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本体职能,科学研究是附属职能,社会服务是派生职能。

为了表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按照照沃尔夫冈·布列钦卡关于概念解释的四要素, 通过词义分析和概念梳理,我们将高等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划定了一个范围并精简为从直接满足社会现实需要出发, 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依托,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社会发展提供的一系列活动。从广义上来讲高校的社会服务是指为社会所进行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从狭义来讲高校社会服务则是指高等学校利用自身优势为社会提供的直接服务活动。

二、技术技能积累提升高校职能内涵建设

明确了高等院校的职能以后,我们将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意学院艺术类专业技术技能积累为主线,介绍技术技能积累对学院职能内涵建设的作用。

(一)技术技能积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本体职能。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意学院近年来,通过实施“卓越教师”行动计划,建设了一支高水平的教科研师资团队。通过与国内外名校的交流合作,建立了师资团队的交流平台,实现了校内有骨干,校外有专家的良性格局,提升了技术技能的传授主体的质量,打下了技术技能积累由量变传向质变的基础;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深入开发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将技术技能积累转化为教学积累,成果作用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技能竞赛;充分调动校内衍生企业的资源优势,发挥培养训练学生、教师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多重功能,激励师生共同创新创业、共谋发展,使技术技能积累转化为创新创业积累;依托紧密合作企业的产学研集群优势,共建技术应用联盟,实现技术技能积累转化为社会服务积累,为区域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和人力支撑。使创意设计技术技能实现自我更新、主动提升,真正实现“内生式”积累与发展。

(二)技术技能积累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科学研究是高等院校的附属职能。创意学院通过校企产教联盟,与企业深度合作,将企业先进技术内化专业教学核心,以生产性教学为过程开展课程改革,使技术应用与技能积累相适应。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外引”优质资源进行技术技能积累的整合与利用。一是“外引”高端文化资源:引进意大利威尼斯美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国内外高端智力资源配备专业组群,引进江苏省工业设计协会、常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苏州智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公司,打造行业技术技能积累的集聚地,二是“外引”国际先进技术:引进国际先进的无纸动画技术,引进国际同步的VR(虚拟现实)技术,分析提炼技术关键点,有针对性地运用于动画、环境艺术设计等教学内容中,将企业通用职业标准在生产性实训教学中进行渗透,使先进技术得到合理应用,关键技能实现有效积累,提高学院的科研水平。

三、技术技能积累促进文创产业发展

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的派生职能,学院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理念为导向,紧贴区域创意产业升级发展并结合企业各层次岗位需求,加强对技术技能积累的领导力,把技术技能积累作为创意设计类专业建设的主线,2008年以来先后整合创意系、艺术系、信息系、人文系部分资源成立创意学院,为创意设计类专业群技术技能积累创造条件;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步伐,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通过与行业内资深企业的加大合作力度、建立企业专家入校园制度、支持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并促成了加减文化、雷奥传媒等一批校内衍生企业的发展,形成了校企“共生、共赢”的立体生态环境,有力推进了创意设计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2]教育部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

[3]肖坤,夏伟,卢晓中.论协同创新引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14(3):1114.

[4]傅家骥,施培公.技术积累与企业技术创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11):7073.

作者简介:苏昊(1983),男,江苏常州人,硕士学位,讲师,2012级江南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动画设计产品设计。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产业职业教育
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问题探析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证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
浅析“跨界与融合”思维的特征与应用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互联网+”时代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策略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