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合作教学模式在建筑设计课教学中的应用

2017-10-21 12:45向东红
科技风 2017年19期

向东红

摘要:团队合作模式是一种建筑设计课教学中采用常见的教学模式,本文讲述了设计课教学中应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建筑设计教学;团队合作模式;综合素质培养

一、团队合作模式的概念

建筑设计课的教学环节中,經常会将学生分组,以完成某幾个阶段环节的教学。这种模式是将学生组成一个一个小的团队 ,使学生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团队合作的模式应对设计教学任务,解决建筑设计教学中的一个个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团队合作模式是相对于学生独立设计而言,是一种辅助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团队合作对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建筑师的职业素养,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形成良好的集体学习氛围,达成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团队合作模式的分组方式和规模

在设计课教学中,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应注意分组的方式和规模大小。一般来说,分组时应考虑组员之间的互补性,从而体现团队合作的优势 。通常考虑的分组方式如:男女生互相搭配、不同个性学生互相搭配、不同生源地学生互相搭配等。男女生搭配是最常见的方式,男女生个性特点不同,思维方式通常有一些差异,而且容易合作而不至于产生争执和互相推诿的现象,对团队合作来说是一种比较好的分组方式。其他的分组方式适当考虑就可以了,对于教师来说,要对学生比较熟悉了才能操作。分组时可以以学生自己组合为主,教师根据以上原则大致调整下。分组时每个小组的规模应根据不同的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目的而定,一般情况下三个人左右为宜,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组员太多,则容易导致任务不饱满,容易导致部分组员敷衍和推诿现象;且组员之间协调不宜,合作的效率反而会下降。组员太少则会导致无法发挥互补合作的团队作用,效果不明显。

三、局部设计教学环节采用团队合作模式

设计教学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单独指导是主要的设计教学方式,所以通常会在某些教学环节采用团队合作模式作为一种辅助模式来完成教学。一般在设计课的教学中,设计开题后大致上有这样几个阶段:调研及案例解析、方案构思、方案深入设计、方案成果绘制及表现。在这几个环节中,调研通常都会采用团队合作模式来完成,通过团队合作模式来解决调研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调研的关注点也可以多样化。设计构思阶段如采用团队合作模式,也是可行的。构思阶段往往是一个发散性思维过程,思路要开阔,尽可能找到设计的创意点。 采取团队合作模式其实就类似于一种头脑风暴,鼓励组员提出各种不同的创意,各种发散性的思路在组员之间互相激发,最终形成较好的创意或设计灵感。这一阶段的成果可以是多种或者一种,小组成员可以共用。设计构思仅仅是设计的初始环节,从构思到深入完善还有很长的过程,这个阶段的成果共用并不会影响到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设计的能力。一种构思通在设计的深入,通过不断的发展、推敲、完善,完全可能由不同组员发展出不同的结果,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很有意思的。在这个阶段,团队的作用会慢慢减弱,更多的是由学生独立进行设计。不过由于构思相同或相似,组员之间可以对彼此的成果互相比较和印证,也能起到扩展设计思路的效果。另外,虽然是各自独立进行设计,但由于前期一直是进行团队合作,团队的惯性还在,所以团队的学习氛围还能继续存在,因此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分组模式所想要达到的效果。

四、贯穿设计全过程的团队合作模式

当设计教学任务比较复杂或者要求比较高时,如学生设计竞赛或者群体建筑设计之类的教学任务,可以在教学中采取全过程的团队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完全的团队合作模式,和单独指导模式有很大的不同。教师不仅在设计教学上进行指导,同时还需要关注团队的运行状况是否良好,是否能发挥出团队的优势。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每个团队的队员组成心中有数,对他们各自的能力特点有所了解。团队会在合作的过程中形成各种各样的合作关系。比如组员性格均较为强势则可能形成分工合作的关系,教师在指导的时候应要求组员划分清楚各自应完成的任务,避免不必要的争执,真正做到分工合作。另外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某个组员能力较强,其他成员居于配合和辅助地位。这种模式下,教师应注意的是避免形成一人独大,其他人可有可无的局面,强调必须进行合理的分工。总之,这种完全团队合作模式的教学更关注于学生对各自团队角色的定位,关注于学生对自我角色的认同,而不单纯的是设计知识和能力的教学了。这种模式的教学可能会更注重学生自我特点的发挥,而不是按照一种统一的模式来对学生进行培养。

五、其他辅助性团队合作模式

在教学中也可应用一些辅助性的团队合作模式,比如团队评价。一个设计环节完成后,可以组织团队成员在教师的参与下对彼此的工作互相评价。团队评价可以有效的帮助成员对各自的工作和其他成员的工作进行合理的评价,正确认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促进形成正确的团队意识。再比如角色互换。在设计教学中,学生往往只站在设计角度思考问题,而不会考虑甲方的意图和想法。角色互换模式则要求学生互换角色,轮流扮演甲方和设计方,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些辅助模式的应用,较为容易操作,可以比较有效的提高设计教学效果。

六、结语

团队合作模式一直以来都是设计教学中的一种常见教学模式,具体的应用方式很多也很灵活,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不同的应用方式,针对学生特点不同应用也有区别。但总体而言,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仅仅在设计能力上得到提高,更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因此能适应设计工作的需要,更能符合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毅,王辉.转型中的建筑设计教学思考与实践兼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基础课教学[J],世界建筑,2013,(03).

[2]汪海鸥,于欣波.基于能力培养的建筑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06).

[3]张少伟,宋岭,李志民.对建筑设计课程传统范式教学的思考[J].华中建筑,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