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017-10-21 18:44蒋逸祥
科技风 2017年19期
关键词:技术分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

蒋逸祥

摘要:新形势下,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入,重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开展,为此积极进行相关建筑技术的攻坚,在很多技术领域都实现了突破,尤其是在混凝土施工技术方面,积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相应的特征体现,努力加强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从混凝土应用的各个环节入手,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技术分析,希望能够增强其各项强度和性能,更好的满足建设的需求,为我国土木工程建筑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目前,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具有截面积大、体积大等特点,提高建筑整体质量的同时,也对其施工建设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我国虽然在现代化建筑领域起步较晚,但是已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方面,拥有这较为科学合理的施工体系,为了更好的适应当今发展需求,应当从混凝土制备、运输使用、养护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从而推动现代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的进步。

一、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特征体现

不同于其他建筑工程施工体系,混凝土施工具有较为显著的特征体现,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各施工部门更加应当抓住施工特征,加强分析,有针对性的做出相应的技术上的改进和创新。

(1)连续性特征。

连续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环节,这主要是由混凝土材料特性决定的,混凝土凝结后,混凝颗粒之间相互作用力较强,如果进行多次浇筑,会大大降低其整体强度,影响后续的土木工程建设环节质量。应当遵循连续性原则,提升混凝土整体强度。

(2)便捷性特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也应当跟上其节奏,在这一方面,混凝土施工优势十分显著,对混凝土的施工在程序上比较简单,有相应的工序、标准以供参考,过程中导致工程失误的影响因素较少,这有效缩短了土木工程建设整体工期,同时降低了建设成本,十分便捷。

二、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前期准备

混凝土施工虽然工序简单,但是为了增强其各项性能,应当重视其前期准备工作,从材料选择,到配料比例,以及搅拌运输等等入手,为后续工程需要做铺垫。

(1)混凝土材料和配比的选择。

混凝土不是一种单一的建筑材料,它是由多种材料参照一定配比混合而成的,其中主要包括水泥和骨料两个部分,根据建设强度的不同,混凝土施工使用的水泥也有所不同,大致分成专用水泥、通用水泥、特用水泥三类,这需要根据其实际应用途径进行具体分析,仔细考量,以免强度不够造成工程失误,也能够有效避免工程浪费。当然,骨料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可分为天然骨料和人工骨料,也应当遵循相应的使用标准,以保证混凝土的各项性能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混凝土的配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外界环境对其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其强度务必满足工程建设要求,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具备过硬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经验,对配料比例进行严格的把控,利用科学合理的配比,来提升混凝土质量,提高整体建设水平。

(2)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

土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搅拌环节应当注意投加次序,以及投加量。对将要混合的多种材料进行归类整理,做好规划,分清次序,并且对加水量进行严格把控,另外由于混凝土具有凝结性,一旦长时间放置会出现凝结现象,因此应当定期进行搅拌设备的清理,同时应当避免过夜混凝土的使用。运输过程中,尽量采用搅拌罐进行运输,防止混凝土在这一过程中凝结分层,限制混凝浇筑的实际效果。

三、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

(1)现场清理工作。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应当对施工地点进行清理,去除其中的杂物和积水,保证施工地点清洁度和干湿度,为接下来的浇筑和振捣环节做铺垫,以防对正常的浇筑施工造成影响。

(2)掌握模板相关参数。

混凝土的浇筑离不开模板的协助,因此技术人员应当针对建设需求,对其尺寸、强度、标高等参数进行掌控,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准确性,另外,相应的预埋物件、钢筋等也应当进行参数分析,从而达到良好的浇筑效果。

(3)保证建筑均匀密实。

混凝土的施工具有连续性特征,这和保证建筑的均匀密实有很大的联系,为了有效提升浇筑的均匀度和密实度,应当有针对性的进行整体规划,避免多次浇筑成型,尽可能一次成型,以保证其密实性效果。

(4)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振捣环节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需要其依据科学性选择,对振捣时间、深度等方面进行控制,提高混凝土浇筑效果,当然,不能完全遵循相关参数标准,结合工程实际,做出有必要的调整,然后,注意其平整度,这也是衡量混凝土工艺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四、混凝土的养护处理

在完成混凝土浇筑、振捣等施工后,还应当注重对其的养护,由于混凝土中水和水泥之间的水化作用,会硬化和凝结,为了降低外界风吹、暴晒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应定期进行洒水养护,防止裂纹、裂缝等情况的出现。在缺水、寒冷的条件下,混凝土还可能出现非常规性的收缩现象,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施工经验进行预判,尽可能规避工程风险,降低环境因素的影响。另外,还有人为方面的一些因素,混凝土浇筑一定时间内,其荷载能力较弱,应当进行一定的交通管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由人为因素带来的破坏。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我国重视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为此,我们应当基于其发展现状,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工艺技术,结合长期以来的工程经验进行技术攻坚,从施工的各个环节入手,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加強施工工艺和建筑设备的契合度,完善施工程序,为混凝土的质量施工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为我国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于家庆.浅谈土木工程砼施工技术中的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2(09).

[2]谢文利.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1).

[3]王国军.试论土木工程中的施工技术与设计配合[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6).

[4]曹建平.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防控综述[J]. 科技信息,2010(19) .

[5]陈观明.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8).

猜你喜欢
技术分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网球男子单打决赛技术统计分析
2014年世界羽毛球超级系列赛男双决赛技术对比分析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数据分析技术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