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机场一次强雷雨过程分析

2017-10-21 19:11朱思礼
科技风 2017年19期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与卫星雷达资料等对2016年7月22日成都机场强雷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hPa中高纬呈两槽一脊形势,高原低槽东移南下同地面冷空气共同配合为强雷雨天气提供了有利天气形势。强雷雨天气主要影响系统为高原低槽、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急流、孟加拉湾低值系统。南海同孟加拉湾水汽在东南亚汇集,建立一条水汽输送带延伸至成都机场附近,副热带高压向西边延伸,同时500hPa同700hPa水汽输送带大体上保持耦合,为成都机场强雷雨天气发生提供了有利水汽条件。西北冷空气入侵到成都机场,与西南暖湿气流配合,再加上高能高湿物理环境,促进成都机场强雷雨天气发生。

关键词:成都机场;强雷雨天气;天气形势;过程分析

雷雨天气常常会对飞机起降造成一定影响,致使航班延误。成都机场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夏季暴雨天气发生频率较大,往往伴随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会损坏飞机关键部位,致使飞机无线电通信中断,威胁飞行安全。2016年7月22日成都机场出现强雷雨天气,导致程度机场能见度下降,在雷雨天气影响下,多个航班起降受到影响。本文针对此次强雷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为今后机场气象部門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和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对机场安全运行科学调度提供重要指导依据。

1 天气实况

2016年7月22日02时22分至06时14分,成都机场遭遇雷暴并伴有大暴雨天气,6个进港航班备降外场,9个航班被取消,1个航班补班。截至09时已导致68个出港航班延误,约5000名旅客出行受阻,给成都机场正常、安全运行带来严重影响。

2 天气形势

强雷雨天气过程前,成都机场20日多云高温,近地层水分蒸发大,集聚了一些不稳定能量,大气层结不稳定性变强。21日08时500hPa中高纬呈两槽一脊形势,咸海同巴尔喀什湖之间分布一低涡,在蒙古北边区域构成一阻塞高压,低槽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西北边缘,后部存在1℃负变温区,川西高原因槽前西南气流影响,副热带高压588线增强,向西延伸至湘、黔一带。四川盆地大多数区域受反气旋环流影响。21日20时,高原低槽逐渐朝东移动南下,槽后西北气流持续引导冷空气向成都机场入侵,副热带高压西伸边缘有来自孟加拉湾与南海暖湿气流同西北气流在成都機场交汇辐合,构成强烈上升运动,推动成都机场强降雨天气发生。

3 物理量分析

700 hPa以上区域水汽对成都机场强雷雨天气具有重要作用。川西高原南边区域至攀枝花、德昌一带属高湿区,TTd≤1.0℃;SWC_500hPa比湿持续36h预报成都大多数区域>6g/kg,为强雷雨天气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由EC模式21日20时700hPa风场分析能够知道,南海水汽受588线外围风场引导下聚集在东南亚区域,且孟加拉湾低值系统活跃,持续引导孟加拉湾水汽向我国南部输送到湄公河一带,并同南海水汽交汇,在玉溪、曲靖、毕节一线构建一条西南急流,左边主要呈气旋式弯曲,伴着副热带高压西伸,西南急流逐渐西移,对成都机场造成影响,并且使低层能量增加,维持上升运动动力。

由EC模式21日20时500hPa风场分析可知,孟加拉湾的低值系统特别活跃,南海同孟加拉湾的水汽在东南亚一片汇集,构成并建立了一条水汽通量小,但是路径不变偏南的水汽输送带延伸至成都机场附近,伴着副热带高压的向西边延伸以及向西边移动,同时500hPa同700hPa水汽输送带大体上保持耦合,为成都机场强雷雨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

4 能量条件分析

由21日08时成都TLogP分布图可知,成都湿层显著增加,湿层延伸到400hPa,具有较深厚湿层,呈典型的“上干下湿”结构,SI是1.93,CAPE是391,说明成都一带大气层结不稳定,在动力抬升触发机制下,推动强雷雨天气发生。伴着高原低槽的逐渐东移南下,以及西北冷空气逐渐南压影响,对触发成都区域对流云团生成极其有利,根据21日19时30分的红外云图,同前1h相比,成都上空存在显著对流云团,持续发生发展,云系结构稳定,云顶亮温保持53℃上下,说明西北冷空气已经逐渐开始入侵到成都机场一带,与西南暖湿气流共同配合,再加上高能高湿物理环境,促进了成都机场强雷雨天气发生。

5 结论

①此次强雷雨天气发生时500hPa中高纬形势场上主要表现为两槽一脊的形势,500hPa高原低槽东移南下同地面冷空气共同配合为成都机场强雷雨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天气形势。

②南海同孟加拉湾的水汽在东南亚一片汇集,构成并建立了一条水汽输送带延伸至成都机场附近,伴着副热带高压的向西边延伸以及向西边移动,同时500hPa同700hPa水汽输送带大体上保持耦合,为成都机场强雷雨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

③西北冷空气入侵到成都机场一带,与西南暖湿气流共同配合,再加上高能高湿的物理环境,进一步促进了成都机场强雷雨天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静,李川,谌贵眴.低空急流在四川“9.18”大暴雨中的触发作用[J].气象,2002,28(8).

[2]王兴菊,吴哲红,白慧,等.2012522贵州西部大暴雨成因分析[J].贵州气象,2013,37(4).

作者简介:朱思礼(1992),女,汉族,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气象预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