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热镇痛抗炎药临床应用分析

2017-10-21 20:51许钰涵
科技风 2017年19期
关键词:应用分析

许钰涵

摘要:解热镇痛抗炎药不仅能够很好地帮助患者解热和镇痛,因为其具有的广泛药理作用还常常被用于治疗炎症以及风湿病。但在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些使用不当的地方,这不仅不利于充分发挥其疗效,有时候还可能导致药源性疾病。因此本文就从对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药理作用的阐述,对其临床应用进行细致地分析,并给出一些常见的长效解热镇痛抗炎药用法,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解热镇痛抗炎药;临床医疗;应用分析

解热镇痛抗炎作为一类主要用于解热、解热的药物,其化学性质与一般的甾体抗炎药物却有着显著的区别,因为它有时候会被用于治疗炎症,但其抗炎机制却又有所不同,因此又被称为非甾体抗炎药。本文主要就其药理作用出发,根据其常见的临床错误应用问题阐述正确的应用方法。

一、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药理作用

(一)解热作用

人体受到病原体和相应毒素的入侵后,将释放一种内热原,它会使得中枢合成并且释放出更多的前列腺素,由于前列腺素将作用于人体体温的调节过程,调定点将因此提升,生成更多的热,散热却更加困难,最终导致发热。由于解热镇痛抗炎药可以很好地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释放,因而能够帮助患者解热,使其体温恢复正常。

(二)镇痛作用

当人体的组织出现炎症或一些损失时,这些部位就会产生诸如缓激肽、组胺等在内的致痛物质。它们或直接作用与痛觉感受器,或提升其对于致痛物质的敏感性。由于解热镇痛抗炎药对前列腺素生成的抑制作用,因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自轻中度慢性钝痛的镇痛治疗中。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用于治疗轻度疼痛的首选药物。

(三)抗炎作用

由于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物质不仅会致痛,还可能使人体产生炎症。在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等胶原组织疾病时,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应用非常广泛。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其药理如下所示:解热镇痛抗炎药能够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作用的根本机制就是抑制环加氧酶的生成。环加氧酶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同工酶。环加氧酶1作为一种结构型,是人体的正常组织部分,具有保护肠胃,促进血管收搜舒张以及调节血小板聚集等诸多重要功能。环加氧酶2则属于诱導型,是因而不同的损伤性化学、物理、生物因子诱导而产生的,它将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解热镇痛抗炎药就是通过抑制环加氧酶2的生产来起到治疗效果的。但是,在这一治疗过程中,由于同时也抑制了人体环加氧酶1的生成,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胃炎甚至是消化性溃疡等问题。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环加氧酶抑制剂存在两种,即特异性环加氧酶 1抑制剂与倾向性环加氧酶2抑制剂,两者的疗效基本相同,但后者对于患者胃肠道的副作用要明显更小。

二、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临床应用分析

(一)两种以上解热镇痛抗炎药同时应用的情况分析

通过对大量的处方进行分析后我们看到,对于包括颈肩腰疼、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常见型疼痛疾病的治疗中,有不少临床医师会将多种解热镇痛抗炎药进行联合使用,这虽然确实可以在短期内很好地帮助改善疼痛症状,但与此同时也可能导致患者的胃黏膜屏障受到损伤,引发药源性疾病,轻者引起恶心、呕吐的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胃出血、穿孔等严重问题。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必须要严格地控制药剂量与用药时间,对于药物的更换也要谨慎,切记不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该类药物同时使用。

(二)不合理配伍分析

通过相关的调查分析我们还发现了另一个常见问题。存在一些医师回将阿司匹林与舒林酸配伍,由于舒林酸在进入到人体之后,很快就会代谢成为具有活性的甲硫醚化合物,此时如果再服用阿司匹林,将会导致其活性成分降低百分之二十,甚至是五十。那么其疗效也势必会因此大大降低,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

(三)常见的长效解热镇痛抗炎药用法

1.舒林酸

舒林酸属于前体药物,其活性比较小,在进入到人體之后,将会代谢成为具有活性的甲硫醚化合物,这种物质比舒林酸本身的药效要强五百多倍,半衰期为十八小时。因此正确的用法是每次口服0.2克,服用时间为早晚各一次。

2.奥沙普泰

奥沙普泰属于丙酸类解热镇痛抗炎药,以口服的形式能够取得最佳的吸收效果。由于其半衰期长达50个小时,因此成人每天口服一次即可,每次应控制在200至400毫克之间。

3.重复用药

基于处分分析我们发现许多用于治疗儿科发热患者的处方都同时使用了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以及乙酰氨基酚栓。他们都含有对乙选氨基酚,可以很好地帮助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退热。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量服用反而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不良后果,超剂量地服用止痛药,哪怕是最普通的止痛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即便是按正常剂量服用对乙选氨基酚,人体的肝脏还是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由此可知,应当尽可能避免同时服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与乙酰氨基酚栓这两种药物,就算不得不同时使用,间隔时间也应当尽可能延长至4到6个小时。

四、结语

由于当前市面上许多镇痛药物都可能导致人体产生药物依赖,同时还可能会抑制呼吸,因此使用受到很大限制。解热镇痛抗炎药不仅不会使使用者产生欣快感导致药物依赖,同时也不会造成呼吸抑制的问题,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解热镇痛抗炎药一类的药物,它的效果只能是对症治疗,但实际上并不能根治疾病,对于疾病的发展以及并发症的产生都不具备控制作用,不当使用还可能导致许多不良后果。因此在临床应用中,相关的工作者必须更加明确各种解热镇痛抗炎药的特点,针对患者病情合理运用,是其疗效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张休波,周景龙.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不良反应和预防[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7).

[2]魏民,王志刚,刘玉杰,朱娟丽,刘洋.氟比洛芬酯与氯诺昔康对局麻膝关节镜术超前镇痛的效果比较[J].中国药房,2013(02).

[3]尤厚成,尤楠,胡芸,李卫霞.20082010年解热镇痛抗炎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05).

猜你喜欢
应用分析
互联网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与探究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快乐教学法在提高少儿羽毛球启蒙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1)
试析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