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为例谈革命旧址类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要点

2017-10-21 21:11徐聪慧
科技风 2017年19期
关键词:旧址司令部红色旅游

摘要:本文结合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保护规划对革命旧址类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要点进行了探索和总结,以实现保护革命文物、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革命旧址;保护规划

革命旧址指的是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我国正在兴起发展红色旅游的热潮,发展红色旅游事业,必须对红色旅游的空间载体——革命旧址类文物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革命旧址类保护规划更加突出对革命事件、革命人物及其空间载体价值的发掘和保护,这也决定了编制此类保护规划的重心和侧重点。通过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保护规划的编制,归纳了以下几点想法,以点带面以供大家探讨。

一、革命旧址类文物保护规划的突出特点

(1)革命旧址作为保护对象,相对而言其文物本体存留的时间并不久远,建筑历史及建筑艺术价值本身一般并不突出,其文物价值更多地体现在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环境中。2015年新修订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提出:纪念地的保护应突出对应体现纪念地价值的环境特征的保护。所以对革命旧址的保护,即是对其地形、地貌、事件场景、传统民居特色、历史街巷机理等背景环境特征的保护。通过全面掌握革命事件的空间物质载体及历史环境,进而实现对历史过程及意义的整体保护。如:在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门前有五条石砌小坡,“五家坡”曾作为一二九师收发电报和信件往来时曾用过的代号,这样通过建立起场景与事件真实、生动的联系实现革命教育的目的。

(2)革命旧址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上,强调革命事件的真实性,抗战故事的鲜活性及时间、空间与事件的关联性。所以,革命文物的保护主题,不仅包括表现革命事件的重要物件、文献、手稿、图书、影像资料等物质的部分,而革命事件的发生过程、相关活动、讲演、歌曲、仪式、民谣等非物质的部分同样重要。所以在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注重多渠道收集、研究相关资料,注重对知情人的调查,了解当地民风民俗、传统文化;注重现场勘察,主要包括对文物本体的保存现状、管理和利用现状,周边建筑及空间环境的地方特色、影响状况、历史及演变过程等的勘察。深刻地挖掘革命事件的历史内涵,实现传播历史和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二、价值的发掘

认识和挖掘革命旧址类文物的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是进行有效保护和发挥其社会教育意义的前提。价值发掘应从革命事件、革命人物、遗物、建筑场景、战略选址等各个方面去展开。如在革命事件的发掘上,八路军一二九师自1940年12月到1945年12月,驻扎在涉县赤岸村达5年之久,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在此指挥了大小战役31000多次,建立了全国面积最大的抗日革命根据地-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形成了赫赫有名的“刘邓大军”等等。在人物历史价值的发掘上,八路军一二九师不仅为全民族抗日战争和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还走出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刘伯承和徐向前两位元帅、3位大将、18名上将、48名中将、295名少将。这些革命人物价值的延伸对人们全面了解历史、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意义重大。在发掘革命遗物的价值时,除了物态的的陈设、物品、影像资料等之外,刘伯承、邓小平、李达三位首長在下院亲自栽种的丁香树和紫荆树,成为革命遗物中活的见证。在场景的挖掘上,如1942年至1943年,太行山区发生严重旱灾,一二九师和边区政府决定把漳河水引进太行山,兴修漳南大渠。《刘伯承回忆录》中就回忆了当年在兴修漳南大渠时邓小平政委冒雨与民工抬石头的情景。这些故事和场景更能生动地表达历史、教育后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涉县位于太行山南麓,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八路军一二九师及太行区等党、政、军等110多个机关和单位驻扎在涉县,可见其选址在大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地域环境中的特殊意义和作用。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位于涉县赤岸村,赤岸村依山临水,南临邯长公路,东临涉左公路,在当时相对闭塞的大环境下交通上有相对便利之处,具备敌后抗战的有利因素;村落地势西高东低,房屋随势而建,高低错落,司令部旧址院落处于村落中部一台地上,旧址门前向东视野开阔,利于随时掌握周围动静,东部又有清漳河作为天然屏障,易守难攻。通过分析研究,可以看到不论大的区域环境、还是小的村落环境,其选址充分体现了科学、战略的重要思想。

三、保护区划的调整

在修定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保护区划时首先明确了文物及其周边环境的特点和价值,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对原保护区划范围进行认真分析,评价其保护范围是否囊括了保护对象重要建筑空间的实物载体,并达到保护文物安全的要求;评价其建设控制地带是否满足了保护文物历史环境特征的要求,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保护范围的调整本着尊重历史、使文物建筑历史信息能够真实、完整地传予后世,同时必须要满足文物安全的需要;建设控制地带的调整,重点考虑了历史环境主要构成要素及战略选址的重要因素,同时要考虑环境风貌的和谐关系。同时注意保护区划划定时应以道路、街巷、河流、山脊(谷)、建筑外墙皮等作为边界,这样区域明确,增强可操作性。

四、注重展示利用、促进红色旅游发展

革命文物的价值最终要通过展示利用、发展红色旅游来实现,所以增加展示利用过程中的学习性、故事性、参与性、拓展性十分重要。在一二九師司令部旧址保护规划中强调了与当地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的有机结合。结合《涉县一二九师红色旅游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可适当拓建陈列馆,以满足高水平展陈、学习教育、服务等重要功能;积极开展如“红色七月”系列主题活动及拓展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周边如将军岭、烈士陵园、漳南大渠、传统民居街巷等相关展示内容,使游客有更多机会参与、体验、感悟、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职能。

五、结语

革命旧址类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应当受到严格保护。通过此类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使革命旧址类文物得到有效地保护,其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意义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简介:徐聪慧,女 ,从事文物建筑修缮设计和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猜你喜欢
旧址司令部红色旅游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油画
延安发布实施革命旧址保护条例办法
关于做好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保护修缮的思考
年轻人渐成红色旅游主力人群
访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特朗普下令成立“太空司令部”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与红色文化传承
信阳红色旅游带动6.5万人就业
美网战司令部要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