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HSK四级词汇教学研究

2017-10-23 00:04姜安
文学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词汇教学法

内容摘要:新HSK四级考试是非汉语专业留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标准。词汇是新HSK四级考试的重点。文章从词性、语音、语义等角度分析了新HSK四级词汇大纲的基本面貌,进而探讨了针对四级水平的词汇教学方法,认为“语素识词法”和“语块教学法”的综合运用是新HSK四级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HSK四级 词汇 教学法

一.引言

汉语水平考试简称HSK,是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考查母语为非汉语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HSK从1984年开始研制,1990年在国内定期组织实施,1991年正式推向海外。2009年10月起,国家汉办开发新HSK,并在海内外逐渐推广,目前新HSK基本上已经完全替代旧HSK。

新HSK遵循“考教结合”的原则,目的是“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按从易到难分为一、二、三、四、五、六级,各级均以180分为及格分。其中四级180分相当于旧HSK三级水平。教育部规定,来华学习非汉语专业的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必须达到这一层次。所以新HSK四级考试对于非汉语专业的留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新HSK考试减少了对语法的考量,而是以词汇为纲,考察语言的交际能力,所以词汇大纲是复习备考新SK的唯一依据,而学习词汇也是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提高汉语能力的有效途径。Wilkins(1972)认为“没有语法,很少信息可以传达;没有词汇,则任何信息也传达不了”,Celce-Murcia & Rosensweig (1979)指出“掌握了最低限度的结构和大量词汇的人比掌握几乎全部结构但只有少量词汇的人在阅读理解和基本语言交际中更为有利”,由此可见,词汇的在表达信息和理解信息方面尤为重要。本文的分析有助于汉语教师、研究者及留学生更好地了解新HSK四级词汇,有助于帮助留学生更好地通过新HSK四级考试,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

二.新HSK四级词汇大纲基本分析

四级词汇大纲共含1200个词语,其中600个是三级词汇,600个为四级新增词汇。HSK四级试卷对词汇的要求和控制是非常严格的,“规定1200个词必须至少消耗960个(占80%),全卷一个超纲词都许出现”[1],因此词汇大纲的掌握度与考试的通过率成密切的正比关系。

1.四级词汇词性分析

四级词汇中实词数量远大于虚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数量最多,位列前三,这也与现代汉语词汇的实际数量比例分布趋于一致。列表如下:

(其中兼类词37个,如:变化;标准;差;差不多等。)

2.四级词汇语音分析

词语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汉语音节有限而汉字众多,这就造成汉语存在着大量的同音词或音近词,这是汉语在语音上与其他语言的一大区别。同音词和音近词既会影响留学生的听力理解,同时也是造成留学生书写偏误(包括电脑拼音输入)的一大因素。有很多学生在考试中把“他”写成“她”、把“交”写成“教”、把“近”写成“进”等,因此在学习中注意辨析同音词有助于留学生避免发生此类错误。

新HSK四级词汇中共含同音异体词24组,例如:班、搬;倍、被;的、地、得;东、冬;敢、赶。其中双音节词只有1组,是“要是、钥匙”。教师在上课时应就这些同音异体词进行针对练习,如组词练习、扩展练习、语境填空等等。

3.四级词汇语义分析

A.单义词

HSK四级词汇以单义词为主,但是与现代汉语词汇中的单义词面貌不尽相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词语本来就是单义词,如爱好;爱情;安静;安排等等。

(2)词汇大纲所列的词性把很多现代汉语中的多义词,限定成了单义词。如“白(形)”;“包(名)”;“点(量)”,也就是说只是选取了“白;包;点”这些多义词的一个义项。那么在教学中就没有太多必要解释这些词的其他义项。

B.多义词

HSK四级词汇中的多义词并不多,大部分以兼类词为主,如“差(动/形)”,“标准(名/形)”,“等(动/助)”,“花(动/名)”,“分(量/动)”等等;非兼类词的多义词则很少,有“菜单,而,功夫,赶,骄傲,叫,苦,让,热,送”等等。

在教学中应重视这类多义词,尤其是兼类词,要让学生能正确掌握其兼类的意义和用法。

C.同义词

这里所说的同义词是广义上的同义词,包括近义词。同义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對于新HSK四级考试而言,理解同义词间的区别比正确使用更重要,因为新HSK四级不同于旧HSK,也不同于新HSK五级和六级,并没有针对同义词使用的语法题型。教学中可以把新HSK四级中的同义词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词性相同的同义词,二是词性不同的同义词。从词性角度出发,有利于掌握同义词之间的语法和语用区别,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同义词。

(一)词性相同的同义词组,如:安排/排列;按时/准时;帮忙/帮助;本来/原来;表演/演出;并且/而且

在辨析、教学这类同义词时,应着重考虑词义与语用之间的细微差别。如“安排”和“排列”的英文释义都是arrange,但是“安排”常与“工作、生活”等搭配,“排列”一般与“顺序”搭配。

(二)词性不同的同义词组,如:适合/合适;抱歉/道歉;关键/重要;回忆/记得;经历/经验;其实/实际

这类同义词组,在词义上具有相通点,而在语法特点上的区别则比较显著。如“适合”是动词,后面可接宾语,“合适”是形容词,前面常用“很、非常”等程度副词修饰。

D.反义词

反义词组的讲解和练习有助于学生成对地记忆、理解词语,是教学中常用的手段。新HSK四级中的反义词组并不多,如“笨/聪明;表扬/批评;成功/失败;反对/支持;快乐/难过;浪费/节约”等。教师在教学中可多加归纳,利用习得较早或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带动学生记忆词义相反的另一个词,如留学生一般较早习得“聪明”,那么在教学“笨”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聪明”来帮助记忆。endprint

E.类义词

类义词是指在意义或者逻辑上属于同一类的词。我们在教学上可以利用义场理论,把属于某一义类的几个词集中起来进行教学。如HSK4级词汇中表示“味道”的同类义词有:酸、甜、苦、辣、咸;表示“性格”的同类义词有:诚实、粗心、害羞、活泼、骄傲、可爱、耐心、认真、幽默。

类义词的归聚角度很多,实词和虚词都可以进行归类。类义词不仅在词义上具有相同义素,而且基本上都属于同一词性,从类义词的角度进行词汇教学,有利于幫助留学生以一带二、以二带三辐射式的记忆并掌握该类词汇。

三.新HSK四级词汇教学策略与方法

恰当的词汇教学法有利于揭示词义的本质,有利于阐明词汇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提高留学生的词汇习得效率。新HSK四级词汇是一个封闭的数量并不太大的词汇圈,在教学策略上,应提倡集中识词,而不是随文识词或是机械地按音序词汇表识词。在具体教学方法上,可采用语素识词法和词块教学法。

1.语素识词法

汉语的词由语素构成,不同的词可能具有某一共同的语素,利用这些共同的语素就可以把词汇串联起来。在教学中采用语素识词法,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词语的内部构造,理解词汇之间的意义联系,达到以一带多的教学效果。例如,以“心”为例:

心——粗心、小心、担心、放心、开心、伤心、耐心、信心、关心、心情

在教学时,以“心”为出发点,引出含有该语素的HSK四级词汇,分析各词的内部语义结构,词语之间的反义或同义及义类关系。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留学生从思维模式上接受汉语的义联特点,摆脱识词不识字义的毛病;同时这种揭秘式的释义教学法,也让留学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受,使得他们从心理上认识到汉语构词的智慧,从而降低留学生对汉语学习的畏难情绪。

2.语块教学法

Becker(1975)提出词汇短语(lexical phrase)的概念,词汇短语后来被称为“语块”,“语块”被认为是第二语言教学的理想单位。第二语言教学界普遍认为语块教学法(lexical approach)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流利形和准确性。张博(2015)指出“由于语块教学法理论的深刻影响,使新HSK比起此前和同期的词汇大纲来,表现出更为鲜明的‘重大轻小取向”[2]。因此可见,语块教学法既符合新HSK词汇大纲的取词倾向,又符合第二语言教学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词汇的使用能力。

语块包括固定或半固定的多词组合结构。在教学中,语块主要指词语间的常见聚合形式和常用搭配。例如在教学“认为”、“家具”、“允许”这些词时,应该给学生指出,“认为”常与“我”组合成短语“我认为”用来表达个人意见和想法;“家具”常与“一套”、“买/卖”、“搬”等词汇结合;“允许”常与否定词“不”一起出现。

语块教学可以改变学生囿于母语的思维惯性,提高词汇运用的正确性和熟练性,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大大地提高阅读速度。学生熟悉语块教学法后,在阅读时就不会孤立地点读每一个汉字,而是努力把相近的字词联合起来组成语块进行阅读,这样可以节约阅读时间,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效率,对于学生应试答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语素识词法主要解决的是教学中的释义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词义、理解词语构造;语块教学法更着眼于词语使用,帮助学生提高信息表达和信息接受能力。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在教学中应注意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Celce-Murcia, M. & F. Rosensweig. 1979. Teaching vocabulary in the ESL classroom [C]//M.Celce-Murcia, M. & L. McIntosh.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Rowley, MA: Newbery House.

2.Wilkins, D. A. 1972.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M]. London: Edward Arnold.

3.曹炜.现代汉语词汇学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4.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编制. HSK考试大纲(四级)[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

5.骆雁雁.基于语块理论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研究,外语学刊2009年第6期。

6.莫修云.词语结构组织与HSK词汇学习,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注 释

[1]李桂梅、张晋军等,新HSK词汇控制对试卷难度影响的研究,测量与评价2015年第3期。

[2]张博,关于词汇大纲语言单位取向问题的思考——兼论《新汉语水平词汇大纲》“重大轻小”的收录取向,语言教学语研究2015年第1期。

本文系南京医科大学“十二五”校教育研究课题成果(项目编号为NY2222015060)。

(作者介绍:姜安,南京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词汇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读后续写词汇锦囊之“行”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