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的初衷

2017-10-24 00:06刘茜
湖南教育·A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春晖精准习近平

刘茜

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

———2015年4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的讲话

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的讲话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在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教育,帮助乡村孩子学习成才,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

近30多年来,中国共减少6.6亿贫困人口,是世界奇迹、人类壮举。但是,贫困状况依然严峻,还有约7000万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年要减贫1200万人,每个月要减贫100万人,形势逼人,任务艰巨。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精准扶贫”……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对扶贫工作的新论断,是对党的扶贫理论的新发展。他提出,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個地区掉队。从对贫困宣战的态度中,我们看到国家的责任变得明确而巨大。

在扶贫的政策脉络里,“精准”清晰可见。一如这些政策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思想是———贫困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的内生动力的缺乏。内生动力不足主要体现在精神贫困和能力贫困两个方面。

精准扶贫,应扶在根上,必须找准“精神贫困”与“能力贫困”的破解之策。

在此情况下,教育扶贫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教育扶贫的目的是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提升脱贫的精神动力,获得自我发展、自主脱贫的能力,是一种内生式的扶贫脱贫方式。教育扶贫既“扶志”又“扶智”,从根本上抓住了教育这个标本兼治中的“本”,抓住了整个扶贫工作的“根”。教育扶贫最具持久效力,是从根本上斩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的扶贫举措,是扶贫工作的关键环节、精准之“穴”。大力实施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战略。

诚然,教育扶贫有很多方式方法。但我们应该清楚,中国教育最大的分母在乡村,教育扶贫的短板也在乡村,于是,我们更应该从短板发力。而发展乡村教育,乡村教师是关键的关键。

从中央到地方,从一揽子方案到各级各类实施细则,当前支持乡村教师发展的力度可谓空前,全面覆盖收入保障、职称评定等硬性层面,以及职业尊严、幸福感等软性层面,既见力度,又显温度。

2015年6月,国务院发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2015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2015年11月,湖南省出台《湖南省教育扶贫规划(2015—2020年)》,针对困扰乡村教师的热点难点问题,给出了有力的答案。

提高乡村教师待遇,一直被视为解决所有难题的“抓手”。国家设了一条底线———“使乡村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同职级县镇教师工资收入水平”。

增加收入只是其一,而提升乡村教师专业化水平无疑是重中之重。“国培计划”近年来持续走向深入,完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全面提高乡村教师职业素养和师德水平,正在一步步推进。

基于党和政府的号召,基于教育人的责任与情怀,2009年,《湖南教育》编辑李统兴博士毅然发起、创办“春晖援教”,2012年又创办“春晖学院”,致力于通过高端培训对乡村教师进行“扶志”和“扶智”,以实现社会力量对教育的扶贫。而这,亦是“春晖援教”的初衷。

“春晖援教”8年、“春晖学院”6年,我们不忘初心,坚持为农村教师提供全免费、高质量的培训,让每一位踊跃参训的老师重新树立教育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研究习惯、反思习惯和写作习惯。endprint

猜你喜欢
春晖精准习近平
百年富春:四季宴魁春晖飨
游子吟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为教育扶贫做实实在在的事
贵州思南县春晖人才扶贫计划正式启动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