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境界

2017-10-24 23:54唐小意
湖南教育·B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过日子周易境界

唐小意

对阅读的担忧,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克·鲍尔莱因认为“我们正进入另一个黑暗和无知的时代”;耶鲁大学的哈罗德·布鲁姆也说,“我们正处在一个阅读史上最糟糕的时刻”。在国内,国民阅读率连年走低,已不是新闻。浅阅读覆盖深阅读,有人甚至试图以声、光、电等新媒体取代文字阅读。在越来越浮躁的阅读环境下,唯有真正的阅读者方谙读书之境界。

书,会读吗?

读书假设有方法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热情。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作者艾德勒和范多伦有一个观点,就是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主动地热情地回应书籍。对很多人来说,阅读是一件不得不为之的事情,所以他们很难体会到快乐,当然也很难进入到较高的层次。难道阅读也有层次吗?作者认为一共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基础阅读。基础阅读是大部分人一辈子做的事情。读完一本书,我们大概清楚这本书讲了什么,过了一段时间就遗忘了。这样的阅读没有太多的补益。

第二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检视阅读。是在一定时间内,找到一本书的重点。这里谈到读者常犯的毛病———逗留、倒退。我们看书时常常在某些字句上逗留,甚至会倒退回去再看。作者认为,这是因为我们训练太少,不能在一遍之后就抓住核心意图。怎样才能避免逗留和倒退现象呢?那就需要不断地阅读,而且要在阅读过程中训练自己找到这本书的框架和重点的能力。比如亚里士多德曾用100多个字概括了《奥德赛》的内容:“某个男人离家多年。海神嫉妒他,让他一路尝尽孤独和悲伤。在这同时,他的家乡也濒临险境。一些企图染指他妻子的人,尽情挥霍他的财富,对付他的儿子。最后在暴风雨中,他回来了,他让少数几个人认出他,然后亲手攻击那些居心不良的人,摧毁了他们之后,一切又重新回到他手中。”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这才是真正的主干,其他都是插曲。

第三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分析阅读。读完一本书,我们要分析它的优点和缺點,弄清楚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想法。所以作者说,最能学习的读者,也是最能批评的读者。当然,批评也不是去存心诘难作者。有些人好辩,但为了争辩而放弃吸收营养的机会就太可惜了。当年熊十力先生曾怒斥徐复观:“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它的好处,再批评它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正如徐复观后来回忆时所说,这对他是起死回生的一骂。恐怕对于一切聪明自负的人来说,这都是起死回生的一骂!

第四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主题阅读。在这个层次,重点不再是书籍本身,而是读者自己以及自己关心的主题。这就类似于不是“我注六经”,而是“六经注我”。我之所以读书,不是要了解别人怎么说,以此显示自己渊博,而是让别人的书注解我的想法,这也是我们中国人所讲的“学以致用”。

这是一本很真诚的书,它带领我们进入到不同的阅读层次。我相信大部分人有这样的体会:读了很多书,但我们依然无知。原因是我们虽然读书,但没有进入比较高的层次,没有掌握比较好的方法。这就让我想到法国作家蒙田所说的:“初学者的无知是获得知识以前的无知,而博学者的无知是获得知识以后的无知。”

书,读完了

有人记下一条轶事,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说过,他幼年时去见历史学家夏曾佑,老人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他当时很惊讶,以为那位学者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时,他才觉得那话有点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几十种,是读得完的。

中国古书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怎么读得完呢?到底把哪“几十种”书读完,就算是“书读完了”呢?

学者金克木在《书读完了》中说,所谓书读完了,不是我们把所有出版的书籍读完,而是把关于“书的书”读完。“书的书”是源头活水,其他所有的书都从这些书当中来。他说西方文学茫无边际,但有几个文学家的书是不能不读的: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再加上一部《堂·吉诃德》。不要满足于这些书的提要和评价,要读这些书本身。

在中国,我们应该读哪些书呢?金先生认为,如果读历史,应该读《资治通鉴》《两汉书》《史记》《续资治通鉴》《文献统考》;读中国文化精要,首先要读《周易》。《周易》号称“群经之王”。《周易》是“体”,《老子》是“用”,所以读完《周易》,我们应该读《老子》。接着再读《尚书》(言)、《春秋》(行)、《毛诗》(情)、《论语》(礼)。这样,“体、用、言、行、情、礼”都已齐备。他还推荐了六部佛教大经:《法华经》(信)、《华严经》(修)、《楞伽经》(解)、《金刚经》(悟)、《心经》(密)、《维摩诘经》(显)。

哪些书值得读?哪些书不值得读?如果是一般作家告诉我们,我们还是要表示怀疑的。但是金克木先生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这样高屋建瓴地讲述,我们还是能够基本认同。

聊了两本书,大家一起读书吧!人活着,过日子,读书是其中多么自然的事情,就像生活中享受阳光一样自然。而一旦缺少这样的事情,活着其实是不一样地活着,过日子也是不一样的过日子。相较于鲍尔莱因和布鲁姆,著名阅读推广人梅子涵先生并不那么愤怒和无奈,他说:“微博、微信、朋友圈……这些都像是汹涌的潮水,唯有沙滩永恒,经典就是沙滩。我相信,一切都会过去,一切终将到来。”(作者单位:株洲市文化路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过日子周易境界
会过日子
《豫》卦释义
甜甜的“蝴蝶茧”
我一个人也可以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一双筷子
最高境界
《百年易学文献菁华集成》(一)目录(周易经传研究专辑)
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