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创伤性骨折的特点及临床治疗

2017-10-25 06:11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桡骨创伤性四肢

尹 斌

(筠连县人民医院,四川 宜宾 645250)

老年创伤性骨折的特点及临床治疗

尹 斌

(筠连县人民医院,四川 宜宾 645250)

目的分析老年创伤性骨折的特点,总结临床治疗要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294例,回顾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将出现骨不连的患者纳入病例组,未出现骨不连的患者纳入对照组。结果:多部位骨折(四肢、躯干)占11.6%,共出现骨折476处,主要部位为骨折部位脊柱、胫腓骨、尺桡骨、股骨、手和腕部骨折,致伤原因主要为跌倒,保守治疗占32.7%,住院时间2~114日,住院期间出现并发症42例,术后并发症65例,骨折90日内死亡7例。病例组多保守治疗、内固定问题、石膏以及外固定支架问题、四肢骨折比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创伤性骨折多见跌倒所致脊柱、胫腓骨、尺桡骨、股骨骨折,不同患者的病情、预后存在较大的差异,死亡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骨不连影响因素较多,需合理的应用微创手术,提高解剖复位效果,合理的安置内固定物,术后加强外固定的管理。

老年人;创伤性骨折;特点;治疗

老年人并非创伤性骨折的好发人群,其骨折的流行病学与中青年人存在较大的差异,高能创伤较少,多与跌倒有关,病情相对更轻,但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骨折的康复速度慢,容易出现延迟愈合等并发症[1]。分析老年创伤性骨折的特点,总结治疗经验非常必要。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294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余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294例,其中男84例、女210例,年龄60~93岁,平均(71.4±5.2)岁。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病理性骨折,如肿瘤、骨质疏松症等所致骨折;②临床资料不完整。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调取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就骨折类型以及分布进行描述性统计,调查统计患者的致伤原因,治疗方法以及预后,包括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情况等。将出现骨不连的患者纳入病例组,未出现骨不连的患者纳入对照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计数资料采用例或率符号n、%表示,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性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发生特点

294例对象,多部位骨折(四肢、躯干)34例(11.6%),共出现骨折476处。骨折部位脊柱184处,胫腓骨67处,尺桡骨44处,股骨43处,手和腕部骨折28处,肱骨25处、锁骨25处,其他70处。致伤原因:跌倒198例(骑车或行走跌倒166例),高处坠落21例,交通事故20例,打击、砸压19例,其他或不明原因36例。

2.2 治疗方法与预后

保守治疗96例(32.7%),手术治疗198例。保守治疗主要为支架以及石膏固定、药物外敷治疗。手术治疗中,微创74例、开放124例。住院时间2~114日,平均(15.6±3.4)日。住院期间,出现并发症42例,麻醉认知功能障碍14例、肺炎8例、肠梗阻2例、切口愈合不良8例、泌尿感染4例、继发损伤4例、压疮2例。术后并发症65例,骨不连45例、骨髓感染与切口感染4例、愈合畸形3例、缺血性坏死2例、神经功能缺损11例,内固定问题17例、石膏以及外固定支架问题22例(主要为松动以及石膏开裂)。骨折90日内死亡7例,主要为车祸所致严重创伤多发骨折3例、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四肢骨折4例。

病例组多保守治疗、内固定问题、石膏以及外固定支架问题、四肢骨折比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骨不连病例组与对照组单因素分析 [n(%)]

3 讨 论

老年创伤性骨折多见跌倒所致脊柱、胫腓骨、尺桡骨、股骨骨折,这与老年人的生活状态有关,因普遍伴有骨质疏松症,骨脆性增加,在跌倒后,受应力作用,容易在多节段的脊柱、承重关节周围处出现骨折,这是受重心改变应力作用所致[2]。不同患者的病情、预后存在较大的差异,死亡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骨不连影响因素较多。保守治疗、内固定问题、石膏以及外固定支架问题、四肢骨折比重成为骨不连的危险因素,老年人的自愈能力不足,若采用保守治疗,骨折往往难以活动满意的解剖复位,若内固定出现问题如放置不佳、石膏以及外固定支架问题,则容易导致对位不良,从而影响预后。四肢骨折骨不连发生风险较高,这可能与四肢骨折多见关节骨折,骨折后容易伴有局部循环障碍,同时末端骨折,容易出现软组织缺损,影响骨折断端的血供,从而影响骨折的愈合[3]。

故,治疗老年骨折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合理的应用微创手术,特别是对于耐受较差的患者,微创手术有助于减轻手术创伤;②解剖复位相对于手法复位的效果更为理想;③合理的安置内固定物;④术后加强外固定的管理[4]。

小结:老年创伤性骨折多见跌倒所致沉重部位的骨折,死亡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需重视提高微创手术质量。

[1] 王 欣.老年髋部骨折死亡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26):3929-3937.

[2] 郭永智,桑庆华,于 晨,等.PFNA与DHS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6):537-540.

[3] 季 科,王素春,李丹勇,等.影响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愈合和皮瓣坏死的因素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7,23(4):309-311.

[4] 杨 召,马信龙,马剑熊,等.动态外固定架与静态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远期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10):880-882.

R687.3

B

ISSN.2095-8242.2017.47.9167.02

本文编辑:王雨辰

猜你喜欢
桡骨创伤性四肢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中医加速康复外科行为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临床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