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2017-10-25 06:11李华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肾炎肾小球我院

李华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四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李华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四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4例,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积极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少,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实施积极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更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护理;积极护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男性发病率较女性更高,主要发病原因为患者的皮肤感染或是上呼吸道感染所诱发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发病同时会伴有高血压、水肿以及血尿等临床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1]。合理的护理措施与临床治疗相结合,能够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本文选取我院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4例,研究分析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35~76岁,平均(55.52±6.83)岁;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12例,年龄37岁~78岁,平均(57.52±6.84)岁。比较两组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基本身体检查、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定期对病房打扫消毒、进行饮食和用药指导。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积极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①心理护理: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情相对较重,且患者的痛苦较大,很容易产生焦躁、不安和恐惧等负面心理,对后期治疗有不利的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后对其基本病情有一定的了解,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深入的了解,以更轻松的心态面对治疗,有利于让接下来的临床治疗更加顺利的进行。

②用药护理: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主要的治疗药物为降压药、利尿药,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药物过敏史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指导患者用药,告知患者药物的药效及相关不良反应等。在患者用药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血压、尿量进行观察,当血压下降、尿量增多时说明药物起效。

③病情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对其脉搏、血压、体温、尿量以及尿色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在过程中进行详细记录。若患者出现尿量减少,且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可能会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处理。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测,观察患者24 h的尿量,详细记录。选取患者清晨的初次尿做维护留置尿标本,每周1次,进行临床检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x ±s)表示,t检验。若P<0.0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设备:DirectView DR3000数字化摄影系统,非结晶硅、拼接板碘化铯,矩阵为3 k×3 k(每像素139 μm)、成像面积为43 cm×43 cm、检测灰阶为14 bit,DOE为75%。

2 结 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少,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3 讨 论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发病机理为患者发生皮肤或是上呼吸道感染,引发了弥漫性、肾脏渗出性和增生型的病理病变,导致患者的肾小球基底膜受到损害,主要临床症状为水肿、血尿或蛋白尿等,患者所需的临床恢复时间相对较长[2]。所以除了进行及时的治疗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好的恢复健康。

积极护理模式比单纯进行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和心理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既能提高治疗依从性,又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除了常规的身体指标检查外,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3],向患者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相关疾病的知识,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本文以我院64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比较对临床护理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显示积极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少,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对急性肾小球肾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积极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实施积极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更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1] 张慧松.慢性肾小球肾炎综合护理临床护理体会[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6):1121-1125.

[2] 高正兰,兰运彤,甘 华,等.疥疮相关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J].重庆医学,2017,46(10):1330-1332.

[3] 李戎霞.优质护理在急性肾小球肾炎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8):128-129.

R473.6

B

ISSN.2095-8242.2017.47.9205.02

本文编辑:王雨辰

猜你喜欢
肾炎肾小球我院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奶牛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人本位理念在我院体检中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