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017-10-25 06:11刘丹丹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瑞舒伐血管性内皮

刘丹丹

(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300)

瑞舒伐他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刘丹丹

(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300)

目的本文就瑞舒伐他汀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2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接收3个月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ET-1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NO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瑞舒伐他汀来进行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并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血管性痴呆;瑞舒伐他汀;血管内皮功能

血管性痴呆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其指的是患者在各种脑血管疾病前提下所出现的一种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并具有进行性发展的临床特点[1]。血管性痴呆患者其往往伴随有严重的认知缺损以及记忆减退等情况,并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本文选取血管性痴呆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就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经过确诊。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68.1±7.1)岁,病程4个月~6年,平均病程(3.4±0.5)年;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63~80岁,平均年龄(67.9±6.8)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病程(3.6±0.4)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具体治疗内容为:遵循医嘱应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改善脑代谢、促进脑血管扩展以及加快脑补血液循环的药物。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瑞舒伐他汀来进行治疗(国药编号J20120005,出产商:阿斯利康制药有效公司)。晚上服用,10 mg/次,1次/d,三月为一个疗程。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19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15例,治疗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情况

3 讨 论

血管性痴呆是一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属于神经内科的一种多发症。一般血管性痴呆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记忆障碍以及智力障碍,病程也呈现为阶梯式的进展。采用常规治疗手段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对患者认知能力无法起到良好的改善效果,其临床治疗效果也不够理想[2]。瑞舒伐他汀具备有良好的调脂作用,其能够对血小板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对于毛细血管的增生以及神经再生也具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3]。借助于瑞舒伐他汀的应用,能够使得血管性痴呆患者其因为脑缺血而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并取得良好的脑神经保护效果[4]。此外NO以及ET-1等血管皮细胞出现紊乱与血管性痴呆病症的发生以及发展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其也能够反映出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情况。ET-1由21种氨基酸构成,其本质是血管内皮分泌的一种重要缩血管物质,并能够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状态进行动态的反应。而NO作为一种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因子,其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其也能够反映出血管性痴呆患者其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状况。

在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NO以及ET-1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综上所述,在进行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瑞舒伐他汀的应用其能够对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并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进行临床应用与推广。

[1] 南毛球,戴 军,黄光辉,等.瑞舒伐他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3): 137-140.

[2] 杨 静,王文慧.瑞舒伐他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6): 85-88.

[3] 张 潇,曾鼎华.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8(5):649-652.

R453

B

ISSN.2095-8242.2017.47.9260.02

本文编辑:王 琦

猜你喜欢
瑞舒伐血管性内皮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疗效对比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3例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
养脑复聪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