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管理与安全对策分析

2017-10-25 01:16周云龙
关键词:辐射维修核电站

周云龙

【摘 要】安全稳定是维持电厂运行的核心任务,如何做好维修期间的辐射防护工作,促使各专业互相配合,加强与电厂维修部室、防护科室之间的联系与配合,这不仅是对电厂运营管理及维修方面的核安全要求,也是环保部门、行业协会对服务与技术管理提出的要求与方向。

【Abstract】To maintain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is the core task of the operation of power plant , how to do the work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well during maintenance,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and 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maintenance department and the protection department of power plant, this is not only the nuclear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power plants, but also the requirements and direction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s and trade associations for service and technical management.

【關键词】核电站;维修;辐射;安全;对策

【Keywords】 nuclear power station; maintenance; radiation; safety;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R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9-0021-02

1 引言

目前,大陆在运机组已达26台;2020年前后,电站机组总数有望超过40台,总装机容量可达5800万千瓦[1],核电将成为重要的电能来源。核电厂规模巨大,系统、设备、设施多样,技术要求高,维修工作异常复杂。因考虑的存核能安全风险与放射性物质,核安全要求严格,维修现场对辐射控制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有更高的要求。

2 运行维修辐射防护工作的演化与难点

国内辐射防护管理主要吸收了核工业与核军工科研系统辐射管理经验,又因技术引进国辐射防护管理工作的影响,如大亚湾、秦山三期和田湾核电厂借鉴法国、加拿大及俄罗斯核电站辐射防护经验。此外,以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ICRP(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各类标准、导则和文件为基础的辐射防护管理也都对现代的辐射防护工作产生重要影响,表现出不同电场辐射防护工作的差异性。例如,大亚湾核电站维修管理在参照法国EDF(法国电力集团公司)同类电站模式,结合多年生产实践、地方电网对电厂要求与WANO评审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维修管理系统。

世界核运营者协会WANO的使命是通过成员间学习交流,来帮助成员单位达到核安全最高的可行标准。其业绩目标和准则有七个方面:

①辐射防护组织与管理;②辐射防护人员知识与技能;③辐射剂量控制;④放射性污染控制;⑤放射性物资控制;⑥辐射防护测量;⑦固体放射性废物。

从上述要求看,电站维修辐射防护的主要任务是,辐射剂量控制、放射性污染方面。工作中核换料停堆阶段的工作是剂量控制重点,尤其是反应堆厂房内,对主回路设备、系统的检查维修,会对工作人员构成剂量照射。为降低辐照时间,通过提高效率、采取轮换作业的方法来均匀受照剂量。也可通过增加距离、设置铅屏障的方式。这两种做法要得到运行和辐射防护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协作。

目前,各省市积极筹划核电站建设,面对高科技密集式的产业,接产后要有一批合格的核安全与辐射防护人员参加管理,增加了对高水平人员的需求,另外合格的辐射防护及核安全资源分散使用也给工作带来了困难,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①理念存在差异,辐射防护管理与核电厂的生产计划、质量管理和安全理念相辅相成,A地的成功经验并不能完全复制到B地使用。②区域特点突出,有群堆厂址、有多堆型厂址,不同堆型和群堆区域的辐射防护管理有一定的区域特色。③辐射分区多样,依据区域辐射污染水平、设计阶段各区潜在风险,设置实体边界并划分辐射分区,堆型不同也存在差异。④组织交流匮乏,虽然辐射防护工作人员有自发的技术交流或信息沟通,但并没有专门的辐射防护交流或研讨组织。

目前运营电厂中主要以CNP及CPR为代表的二代改进堆型为主。但在建电厂中有美国AP1000、欧洲EPR等型号,中国自主创新的华龙一号也在福清和防城港核电落地,可预料2020年后核电厂机组大修将面临着多地区、多堆型的严峻考验,对于生产管理的培训和来源广泛的各参与单位人员现场辐射防护管理会带来一定的困难。

3 核电站辐射防护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目前,各核电厂的辐射防护工作因承接不同的理念、技术沿革的原因,均有各自的特点和差异。一种是倡导辐射安全人人相关,如:工作人员对自身辐射安全负责,不得对他人的辐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工作负责人对班组成员辐射安全负责;管理人员对本部门辐射防护的组织和管理负责;辐射防护人员负责监督、检查和技术支持。另一种理念倡导的是辐射防护部门和人员对核电厂的辐射防护负全部责任,对工作人员的辐射安全负全责,是一种全面的、统一化的管理[6]。理念差异带来人员配备、工作防护培训和辐射授权的不同,对电站检修工作辐射防护工作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首要解决的是理念的一致化问题,规范辐射防护管理工作。endprint

3.1 辐射培训授权的差异

中国广核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各电厂现行的辐射防护培训和授权体系分为二级。一级针对一般工作人员,主要讲授基本知识和防护技能。工作人员具有基本的自我防护的能力获得RP1授权。二级培训对象是工作负责人及以上的作业人员,主要讲授现场辐射防护技能和本领。一级授权培训后一年以上方可申请RP2授权,授权人员不仅有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有负责整个班组辐射安全的能力。中核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核)的培训授权体系与以上内容基本类似,不同的是工作人员可直接参加培训获得二级授权。各级培训的时间均为8学时,辐射防护实际技能的培训并不广泛和深刻。

因培训授权体系的不同,同时从事上述公司所属工程维修的服务方无法进行授权等效。调配人员进入另一项目要重新接受辐射防护培训,造成了各方资源的浪费,建立一致的培训授权规范是辐射防护监管的重要手段。

3.2 控制区划分的问题

工作场所划分为控制区、监督区和非限制区。控制区是需要专门辐射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的工作场所,监督区为控制区外需定期监测的区域,非限制区不需要进行监测。

控制区内,根据辐射和污染水平不同分为几个子区,环境剂量率的不同标识为绿区、黄区、橙区和红区,但分区的剂量率水平和区域管理办法各不相同,造成了现场工作、宣传管理方面的差异,增加了维修单位人力和技术资源的花费、工作管理及培训教育更新。

4 对于辐射防护风险采取的控制对策

良好的安全绩效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做好大修期间对于维修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是重要的管理方向,针对现有问题,采取措施如下:

4.1 促进一致的分区标准建立

各家电厂实施进出控制的环境剂量率并不相同,辐射分区的不同又带来辐射控制程度的不同;对此,应积极开展集团级的行业交流,并提供国内通用执行的分区剂量率标准和分区准入控制要求(包括审批原则或简要流程)。

4.2 正确做好维修单位间的衔接

辐射防护管理要推动运行单位辐射控制做好区域、房间的环境剂量监测和风险监督工作,必须进行区域辐射测量,事前通知辐射防护人员完成区域环境辐射水平测量,落实各项管理技术要求,只有在允许的剂量范围才能开展工作;现场采取主动宣传、组织和跟踪手段调动一线人员积极性,鼓励现场自查自纠,做到规范使用辐射防护用品的,减少体表污染。

4.3 规范现场管理,适当实施标准化,推进整体工作

4.3.1 完善个人剂量登记制度

目前,各电厂对个人剂量的全范围跟踪记录并没有建立,除开发相同剂量管理软件,建立人员剂量手账,大范围推广后可向核安局提出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剂量登记制度,从而促进剂量登记工作。

4.3.2 明确辐射防护用品使用规范

很多系统与设备包容有放射性物质,为降低辐射剂量水平并避免放射性污染,实行一设备一措施策略;个人防护措施包括剂量监测、防护服、气衣等;控制区要穿戴好七件套,进入放射性污染区域穿纸衣带上连体帽等,并严格进行穿戴训练。對于放射性物品运输要符合运输规范等等。

4.3.3 提高维修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

提高效率的关键在于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在施工方式和方法上想办法改进创新是对运行业主和维修单位提出的共同要求。

5 结语

随着运行电厂的增加,核电站的维修过程的规范性也要提到一定高度上来,如何做好维修,保证辐射防护的有效实施是运行电厂、维修单位的共同要求,也是监管单位的重点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川.邬强,等.浅析核电站辐射防护的主要任务[J].辐射防护,2008(02):125-128.endprint

猜你喜欢
辐射维修核电站
核电站的“神经中枢”
如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策略研究
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维修简介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完善
水稻插秧机维修保养的技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