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个性化设计

2017-10-25 22:48杨春玲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个性化环节语言

【摘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步骤以及教学过程等诸方面的策划与安排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的基本要素,其中教学环节的设计更能体现一个教师对新课标精神的领会和具体实施。作为交际语言教学产物的3P教学模式,以呈现→操练→生成为其主要教学流程,在实践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对于新知识型课堂,3P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尤为明显。本文以人教版《新目标》教材八年级第十单元A部分为例,拟深入探讨3P教学模式的个性化设计方略。

【关键词】3P教学模式 英语新课准 个性化设计

前言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步骤以及教学过程等诸方面的策划与安排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衔接,相互影响,其中教学环节的设计更能体现一个教师对新课标精神的领会和具体实施。做为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交际语言教学模式下的产物,3P教学法把语言教学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呈现→ 操练→ 生成,即语言材料展示(Presentation)、语言实践(Practice)及语言生成与建构(Production)三个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语言知识的呈现和操练让学生掌握语言,然后再让学生在控制或半控制状态下进行假设交际,从而实现语言的输出目的。王蔷教授曾经提出:对于新知识型课堂,3P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也非常赞成该观点。无疑,一堂成功的课堂离不开教师课前精心策划和设计,本文以人教版《新目标》教材八年级第十单元A部分为例,拟深入探讨如何进行3P教学的个性化设计。

一、个性化的导入设计(lead-in)

事实上,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应该说没有一个必须遵守的固定程序。但可能会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可供借鉴。按照语言学习规律,学生通常应该首先接触一些语言现象,然后体验、感受、理解这些语言现象,即实现英语的语言输入,然后是输出。最后才是语言操练和生成问题。下面笔者分别先从课堂导入和呈现来看一下本课的个性化语言输入环节。

人教版《新目标》教材八年级第十单元A部分内容的主要话题是谈论职业,笔者设定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是通过对各种职业的了解和学习,使学生能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做出初步的构想与规划,引导学生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而努力学习。为引入话题,教师以自己的一张全家福导入新课。具体操作如下:教师播放幻灯片,首先呈现出一张教师本人和家人的全家福合影,教师同时语言向学生介绍照片,此时幻灯片分别出现教师哥哥和姐姐着工作装的照片。(音频出一男生声音作自我介绍)。引导学生猜测家庭成员。“Wow, so cool, my brother is a pilot. What about this girl? Who is she? What does she do? listen! (音频出一女生做自我介绍)As you see, my brother is a pilot, my sister is a policewoman and Im a teacher. What about your family members?”通过此种形式导入,不仅能引起学生对教师个人家庭情况了解的兴趣,增加课堂气氛的活跃性,而且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对学习过职业名词的复习和本节课新内容的导入,为下一步进行新课的渗透做了热身。

二、个性化的呈现环节(presentation)

在本阶段,教师的任务是把新的语言知识介绍给学习者,通过各种途径引起学习者对所学新句型、新对话或新文章的兴趣,从而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并检查学习者对新授要点的理解。笔者把本环节设计成了两个步骤。

第一步:通过“梦想剧场”和游戏等直观手段,向学生呈现本节课的新单词和句法结构。本环节教师设计了一个“梦想剧场”,在通往“梦想剧场”的大道上开始闪现出不同的职业图片,包括工程师,飞行员、演员等。在图片闪现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的向学生发问,“what can you see on the picture?”或“what are they doing?”通過此过程,可以很自然的引导学生对职业名词的认识和了解,而且也可以起到对课前预习效果的检测作用。在新单词呈现完成后,幻灯片隐去了剧场背景,只留下表达各种职业的图片,此时,教师提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以此来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句式“be going to do…”。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不同方式分别在教师引导下对图片做出反应。第二步:通过师生答疑互动,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点的印象。在完成上述游戏活动后,教师趁着学生高涨的热情,抛出问题。“if you are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从而自然地导出要想成功的实现职业理想,学生现如今必须做的事情。此处有同桌之间相互提问完成,并有个别小组最后展示,通过此环节,学生很自然的开始使用“I am going to do…”的句式来表述自己的想法。

综上所述,在呈现环节,通过设置引人入胜的情境手段,巧妙自然的把学生带入了本节课新的知识内容环境下。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基本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但还缺乏深入的强化和熟练,这就有待以下环节的进一步的引导和操练。

三、个性化的操练环节(practice)

在本阶段,通过知识呈现部分的学习,学生对新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理解认识,趁热打铁,在操练环节,教师紧密结合课本已有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技能操练。这样既有效利用了教材,又对知识进行了整合运用练习。该部分包含听、说、读三个环节。

首先是听,听为语言输入的一种方式。从输入到输出,听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为了将课本中无趣机械的操作练习转换为有趣高效的情景训练,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进入听力部分:“Do you still remember our friend—Cheng Han, today he is going to tell us his plans for future. So you need to listen carefully and then tell me what he is going to be.”随后,教师播放一遍听力材料,使学生达到对听力材料的初步理解并找出所提问题的正确答案。其次,是听力的深入认识阶段,此阶段听力材料被连续播放两次,同学们需要带着when、where、what、and how等问题对听力材料进行参透。最后在对听力材料全面熟知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实现语言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化。在此部分,初步认知——全面参透——生成语言三个环节,循序渐进,环环相扣。endprint

其次是读,在这一部分,教师紧扣课本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找出文中含有“be going to”的句型,使学生对该句型再次进行反复认识已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最后是说,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开口说的积极性,在此部分教师设计了有趣的课堂活动“say stop”。在大屏幕的左侧,教师将所学的各种职业图片做成不断变幻的相册,在图片转换过程中,教师将挑选多名学生参与游戏,随机选择图片进行对话练习。

从“听”到“读”最后以“说”结尾,“听”“读”都属于语言输入的范畴,而“说”则是语言输出,每一环节都精心设计,实现语言输入到输出的高效转换。在此阶段,教师不仅仅设计了机械型操练来强化学生对语言项目的认知,而且设置了一系列的角色扮演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交际能力,突破了传统上只关注语言项目机械型操练的教学模式。

四、个性化的生成环节(production):

在本阶段,教师要引导学习者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做到灵活自由地运用语言,从而实现正确流利地进行交际的目标。在这一阶段可以采取“角色扮演”、“讨论”、“解决难题”等活动形式,培养学习者恰当使用语言、正确表达思想、在语境中灵活使用所学语言形式的能力。

在此环节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话题进行讨论,“Imagine you can be anybody you want to be, what you are going to do?”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分别进行pair-work,互相向对方询问和介绍彼此的想法。结合本节内容,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他们可以任意想象自己要成为谁,要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例如:“Im going to be a superman, and Im going to help the people in danger ”讨论结束后分别选出几个小组进行汇报展示,最后有全班同学共同评选出,哪一组是最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在此环节,全班同学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实现语言的再次输出。结合本节课主题,以及本着“快乐教学,快乐学”的宗旨,教师在本节课教学内容结束之时要求全体同学起立,伴随音乐《我相信》的响起,全体同学观看大屏幕上出现的盲人歌手杨光以及千手观音表演者谭丽华的照片。歌曲的最后,教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激情昂扬地做歌曲高潮部分的手语舞。至此,语言升华和情感升华双管齐下,为课堂的结束划下浓墨一笔。此部分更是多元化课堂的完美体现。

五、个性化的作业布置(Homework)

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因人而异,本节课教师设计了两项供学生选择的作业任务。

作业一:教师要求同学们使用“be going to”句型,询问他们的同学或者朋友寒假的安排,并记录下来。所谓知识来源于生活,在家庭作业设计时,教师充分的考虑到 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达到了让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目的。

作业二:为与作业一在难易程度上有所拔高,教师布置了一个写作的任务。要求学生写一封“A Time-travel Letter”

(穿越时空的信)。学生以未来的自己为收信人,向未来的自己求证现在的愿望是否都已实现,该项任务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以及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对课堂语言知识的沉淀和语言输出能力的提高。

通过以上实例展示,我们可以看出,本节课在导入部分通过设置信息差,引发学生对未知信息的好奇感和对新知的新鲜感;在呈现环节,通过创设语境和合理安排游戏来呈现新知;在操练环节,通过设计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活动,确保学生的全面参与和语言的实践量;而生成环节,本节课更是通过设计体现学生语言灵活运用的活动,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交际能力提升的效果。整个课程设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启发让学生在活动之中、在真实的体验之中去学习;对新知识的处理坚持从易到难,从吸收到学习,然后到应用的合理顺序;实现了有理、有序、有效的结合。

参考文献:

[1]Nunan,D.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2]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济南: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

[4]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中华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杨春玲(1978-),女,汉族,河南南阳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河南省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课程教学论,任教学科:英语教学法和语言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性化环节语言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我有我语言
同桌宝贝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