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空心砌块复合外墙施工技术特点及控制要点

2017-10-26 18:08杨少军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22期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杨少军

摘 要:对于砌筑材料而言,目前流行用清水混凝土形式形成空心砌块这种全新类型的材料,采用此材料对砌块外墙而言就不用在其表面进行其他装修便可以一次成活,而且其建筑风格具有古朴自然的韵味,因而备受青睐。本文以某工程为例,对用清水混凝土形式形成空心砌块对外墙进行施工过程中具有的技术特点方面、流程方面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关键点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 空心砌块 复合外墙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8(a)-0067-02

采用清水混凝土形式形成的空心砌块模式的复合外墙在施工时需一次性便成活,对施工精度要求比较高,也比较难砌筑,施工工艺也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砌筑墙体,但可有效节约施工工期。此形式的墙体不仅经济效益良好且发展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 技术具有的特点

该技术主要是将混凝土形式的空心砌块作为夹心保温的方式,并结合钢筋混凝土的有关框架结构或者结合钢结构,其中外页墙厚度为90mm、空气层厚度为20mm、保温层厚度为50mm、内页墙厚度为20mm。对于外墙按砌块宽度分,可分为小砌块和大砌块,这两种类型外墙交替布置,不仅更具立体感,还更加和谐统一。其中小砌块形式的内墙和外墙都搭配190×190×80(mm)规格的玻璃砖进行混砌,且按梅花形进行布置。而两种类型外墙都是内墙外墙一起砌筑,对于大砌块形式洞口上部位置设计异形砌块形式以此使外立面达到设计的效果,而小砌块窗洞口部位采取现浇形式,并粘贴装饰类型的砌块。

2 大砌块形式外墙有关施工流程

2.1 施工具体流程

第一步:对基层进行清理、对高程进行抄测;第二步:放线;第三步:立皮数杆;第四步:芯柱钢筋的相关设置;第五步:砌筑洞口部分的砌块;第六步:对内页墙体部分进行砌筑;第七步:对芯柱部分进行浇筑;第八步:放置相应的保温板;第九步:设置过梁;第十步:对过梁进行浇筑。

2.2 施工采取的工艺

(1)对门窗洞口部位的两旁以异形砌块形式施工,将K412砌块置于窗上口,且一律进行现场切割。(2)对放线进行测量等工序方面及对砌筑砂浆方面的要求均按小砌块形式的墙体方面的要求。(3)先将采用116型号的芯柱钢筋进行固定,将6mm厚的钢板通过膨胀螺栓进行固定,将其固定于主结构,再把芯柱钢筋与之双面焊接,其中焊缝保持5cm长。将上部锚部分固定于过梁里面。(4)对于内外页墙体而言,其砂浆强度分别为M5和M10,且其配合比部分及试配强度部分需符合设计要求,其中砂浆进行搅拌的时间应大于180s,应用时再搅拌。(5)根据芯柱部分的放线位置在钢筋里嵌入异形砌块,每隔两皮墙体就固定一个钢筋网片,再将保温板进行粘贴,在中间部位每隔800cm需预先埋入导水麻绳,等砂浆呈现硬化状态将其抽出。(6)当墙体准备对窗洞口位置上皮进行砌筑的时候开始设置过梁。(7)当砂浆强度高于1MPa时采用C25混凝土对芯柱进行灌筑,浇注高度低于1.5m,且浇注过程不得超过1.5h。(8)相比窗洞口,其芯柱模板在有关支设方面的高度需高1cm,对于过梁部位使用的异形砌块需现场切割,由于混凝土形式的砌块具有较大硬度,难以切割,因而切割时需先对洞口尺寸进行测量,然后选择和该尺寸相一致的完好砌块,画出待切割位置,再用砂轮形式的切割机对其进行切割,破损砂轮片必须统一回收。(9)对于页墙砌筑成功以后关于勾缝方面和喷憎水剂方面等工序和施工小砌块形式墙体工序一样。

3 小砌块形式外墙有关施工流程

(1)对基层进行清理,对高程进行测量。基层部位需清理干净,对于基层不平整的,需高剔低填,且误差不超过3mm。(2)对放线进行测量。需沿墙高进行放线,以灰缝来对误差进行调节。(3)设立皮数杆,并且拉纵向及横向方向的通线。皮数杆间隔为4m,对于每个跨墙体部分以两皮砖进行一拉方式拉横向方向通线。(4)对芯柱进行设置。其中内页墙部分的芯柱为190mm×140mm,搭配412型号的钢筋,以及8@200型号的箍筋。(5)对内页墙体进行浇筑(其中包括钢筋网片的相关设置)。选择错缝砌筑形式,其中砌块强度需达到MU5.0,砂浆强度需达到M5,玻璃砖大小需190mm×190mm,马牙槎尺寸为10cm。墙体内部一律使用4型号镀锌形式钢筋网片拉接,钢筋网片间隔两皮砖,搭接长度大于150mm。(6)在玻璃砖位置的洞口进行模板放置。其中玻璃砖规格是190×190×80(mm),由于内页墙部分的玻璃砖是和混凝土形式的砌块进行组砌,对构造柱部分及过梁部分进行浇筑的时候由于混凝土进行震捣会对玻璃砖造成破坏,并使其出现移位,导致外墙效果得不到保障,因而需事先用玻璃砖材料和灰缝材料制作木盒,等内页墙完工后再用玻璃砖将其替换。(7)对过梁进行设置。根据设计图在窗洞口位置的上下进行设置,有两种形式,通常在800mm规格的小砌块形式墙体部位通长设置过梁,从构造柱进行穿出,在其内部进行锚固,其中过梁纵筋包括14型号和20型号,分别对应49cm锚固长和70cm锚固长,其中过梁钢筋以搭接形式进行绑扎,而对其搭接长度而言,分别对应为69cm长和98cm长。以10号规格膨胀螺栓对钢板进行固定,再把U型6规格的钢筋锚进行焊接,使其固定于构造柱中,其中间隔600mm就设计一道这种拉接钢筋,而过梁做法同理。(8)有关构造柱方面及过梁方面。钢筋绑扎合模合格后才能浇筑。选择C25混凝土,对其塌落度进行控制,注意震捣防止砌块粘结,模板拆后应注意洒水养护。(9)梁强度符合要求后才可对内页墙体进行砌筑。(10)对玻璃砖部分的模板进行拆除。(11)在内页墙部分的外侧位置放置聚苯类型的保温板。(12)对外页墙体进行砌筑。(13)用原浆勾缝以免出现色差,待不粘手的时候抠缝以便二次勾缝。(14)对外页墙体而言,砌筑和对玻璃砖进行固定可同时进行。(15)等外页墙体稳定之后以1∶2.5配比的水泥砂浆对内页墙进行抹灰处理。(16)将外页墙部分玻璃砖部位的内测擦拭干净,并对内页墙位置的玻璃砖部进行固定。(17)放置好玻璃砖之后以1∶3配比的水泥砂浆对其进行收口。(18)所有工序结束后对外页墙部位的表面上向下进行清理,并以3%浓度的抗渗剂配以砂浆进行二次勾缝。(19)对外页墙喷洒憎水剂。当监理验收合格后便使用专门的憎水剂对外页墙按相关要求进行喷洒,完成后需进行浇水试验,要求水珠挂于表面但不进方表示成活。(20)每隔12m设计一个马牙槎温度缝以免外墙部分的装饰砌块出现开裂。

4 质量方面的控制要点

(1)对原材料在进场之前进行检验、确保砌块设计强度符合要求且生产偏差在规定范圍内。(2)严格遵循排砖图施工,切割砌块要符合精度要求。(3)对洞口过梁部分及其上部需按规定进行留设相应的空气层并按规定设置相应的导水麻绳。(4)对伸缩缝有关位置方面和质量方面进行控制。(5)每日砌筑高度需低于1.8m,必须待内页墙进行沉降完全再对外页墙展开施工。

5 结语

总之,该工程在其外立面部分的墙体都选择清水混凝土形式的空心砌块模式复合外墙,在排砖方面注意其合理性,使得外墙位置的小砌块部分同玻璃砖部分形成的缝隙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通过异形砌块确保洞口部位和过梁部位的清水效果;通过对变形缝设计的合理处理使开裂问题得以有效解决;通过导水孔使漏水排放得以有效解决;通过喷涂相应的憎水剂获得很好的防水效果。不仅确保建筑物的天然风格,还更具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王永福,王姝.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陕西建筑,2010(3):22-25.

[2] 张武廷,黄子春.高层结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剖析[J].混凝土,2008(3).endprint

猜你喜欢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现代室内设计中清水混凝土装饰的应用研究
浅谈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试析清水混凝土装饰元素在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