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部队应对突发事件网络危机信息预警技术研究

2017-10-26 17:22张鹏魏子达兰月新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22期
关键词:预警消防

张鹏 魏子 达兰月新

摘 要: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信息交流的方式和效率,随之而来的是突发事件处置中大量网络危机信息的传播。公安消防部门作为突发事件处置的突击和骨干力量,如何加强危机信息监控预警,有效引导网络危机信息健康发展是当前公安消防部门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典型公共安全事件为例,分析并构建了以消防局为中心,下属各单位为支点的网络危机信息预警网络和指标体系,对提高公安消防部门网络危机信息预警意识、预警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消防 公共安全事件 网络危机信息 预警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8(a)-0156-03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has changed the way people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followed with the spread of emergency online crisis information. The public security as the backbone of emergency disposal department must face the problem of how to strengthen the crisis monitoring of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and guid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crisis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This paper take a typical public safety event as an example, analysis and construct an early warning of network crisis information index system, which has significance on improving the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consciousness of public security fire department and ability of early warning.

Key Words:The Fair; Public Safety Event; Network Crisis Information; Warning

互聯网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据中国互联网数据咨询中心统计,2008年后中国网民数量便已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技术便捷、快速的特点,在改变国人信息交流方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突发事件网络危机信息的爆发造成的社会失序便是其中之一。

为引导危机信息良性发展,在促进公民舆论自由的同时又不至于失控而导致社会出现紧张状况,学者们进行了系列研究并取得了较好成果。赵路平阐述了公共危机传播和网络舆情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舆情危机的动态传播过程跟踪,判断出舆情发展的方向[1]。郑萍根据话题分布态势将舆情发展分为话题集结、争议辩论和意见趋同三个阶段[2],而张威从网民参与的角度认为网络舆情的发展可分为“刺激信息”的出现、“舆论领袖”的出现和个人意见的趋同三个阶段。在此之上,部分学者探索舆情的预警机制。吴绍忠通过研究构建四级11个指标的网络舆情预警等级体系,对确定舆情预警等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

这些研究对我国危机信息预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针对突发事件的危机信息预警方面还有待加强。据统计,2015年涉舆论事件最多的部门为公安部门,占全年热点事件的17.8%,位居涉事职能部门第一位。突发事件发生后,常常会引发大量网民的参与和讨论,短时间内舆论热度极速攀升。这些讨论既有对事故原因、伤亡情况、善后措施、解决策略等方面的合理关注,也有骗捐、网络谣言等不良信息的传播,给政府稳定社会秩序、妥善处理爆炸事故带来不小的压力。在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针对突发事件的网络危机信息预警机制研究,更显得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对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重要部门消防部门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针对突发事件网络危机信息预警技术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本文认为通过多种技术的对比分析,选取合适的预警技术是现实需求。

1 预警技术对比研究

危机信息的分析可分三步:①从互联网中搜取和采集满足预警指标的相关信息;②对信息进行分析并给出结果;③对当前的危机信息做出分析评价和发展形势的判断,并做出回应和干预。但在具体的操作中,则根据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给出适合消防部门的危机信息预警技术概括为以下三种:

1.1 感情倾向分析预警技术

其是常见的利用范围较广的预警技术,从人员情感倾向的角度分析危机信息的发展变化。此预警方法可分三步,见图1。

①根据在突发事件中的情感反应对情感倾向进行分类,如同意、中立、反对等以及不同情感倾向的强度。②利用信息检索、语言处理和数据挖掘三个领域的技术在互联网上针对某类情感所对应的文本信息进行提取[4]。③根据提取的信息进行情感倾向性分析,判断网民所持的正负观点,以此为基础统计出网民负向观点的持有率和强度,作为突发事件的网络危机信息预警信号。

1.2 坐标分析网络危机信息风险预警技术

该预警技术是通过构建预警坐标系,将坐标系分为四个区域,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表示四个预警区域。蓝色为危险系数最低,红色为危险系数最高,如图2。

蓝色是仅为危机信息初期的信息,是网民对事件的关注、疑惑、议论的轻微信息,无需关注介入,仅观察有否发展成负面危机信息的可能。黄色是可能发展成为危机信息事件,影响等级较低,需要及时介入处理。橙色是需要快速汇集信息并向上级部门及时汇报,持续关注危机信息发展,需迅速处置。红色是密切关注危机信息发展,迅速介入并控制危机信息发展。这种方法需要两个变量,分别是危机信息影响等级和发生的概率。影响等级可根据专家意见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确定。危机信息发生概率的判定根据式(1),其中P表示危机信息发生的概率,x表示两个危机信息出现的时间间隔,λ和α为常数[5]。endprint

≥α (1)

1.3 基于地震预警方法的网络危机信息预警技术

地震预警技术是通过在某一区域内建立若干个监测站以随时监测地壳运动的情况,根据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确定震源和震级,作出地震预警的技术。该技术可用于网络危机信息的预警中。成立以部局为中心、各省总队为单位下设多个网络监测点,通过对监测点数据的整理,实现及时了解突发事件发生地和影响程度等信息,为政府高效处理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提供支撑。

1.4 预警技术的对比分析

上述三种预警技术虽都可用到网络危机信息预警,但这三种机制所适用的范围不同。

①感情倾向分析预警技术适用于某事件发生后的危机信息预警,可作为中队级的危机信息预警系统。当中队辖区有突发情况时,中队可监测网络言论对中队处置是否有危机信息风险,进而采取处置措施。②坐标分析技术适用于总队级的网络危机信息预警。当某省份发生公众特别关注的灾害事件时,总队监测信息比较及时,因此可对危机信息进行预测,利用坐标分析预警机制,判断出事件预警等级,随后进行处置。③地震预警的信息预警技术可用到部局以上层级。

2 危机信息预警监测指标的建立

2.1 危机信息预警指标概述

危机信息预警评估指标反映的是突发事件中公众参与的意愿和所持态度。当监测点监测到的危机信息符合针对突发事件所设定的预警指标,预警机制才会启动。

国内危机信息指标方面的研究丰富,但多是使用信息空间模型建立细节化的指标,即设危机信息的发布者、危机信息要素等方面为一级指标向下细化,如表1。但突发事件的危机信息和普通的社会热点问题有很大的区别。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有关现场信息的发布者多是事件经历者或处置场外的围观群众,该发布者的指标就非常单一,仅为对这一事故发布信息或评论和转发者,危机信息要素和传播等属性也围绕这一事件展开[6]。

2.2 指标选取的原则

危机信息监测的指标选取要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1)网络内容监测准确性。对信息内容做出判断是关键的技术,目前的监测系统依然无法做到对内容信息完全自动判断和处理,内容识别无法保证100%的准确率的情况下,就需要人工校验对监测分析的中间产物或无法识别信息的筛选和整理。为了提高内容识别的准确性,通过面向特定领域的知识、经验和基础数据的积累与更新,逐步建立起危机信息监测系统在特定领域的服务特长和功能优势。

(2)监测内容时效性。内容检测的时效性高低,与软硬件技术、运营设备、信息资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需指出的是,内容检测的时效性与准确性是密切相关的。如系统能够对内容作出准确性高的判断,所需相应的人工干预就更少,监测信息处理的时滞也随之变少。另一方面,有一些监测系统的结果是依赖于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进行再分析。因此危机信息内容的监测要关注于微博、微信用户这些“自媒体”的“第一手消息”。

(3)监测内容导向性。危机信息指标的建立是通过对互联网信息文本语义判断之后的加工,因此,对文本内容的语义分析非常关键,这一点严重影响到危机信息指标的导向性。所以,在进行语义分析的过程中,关键词的选择尤为重要,关键词既要准确又要全面,这样才能确定合理的评估指标。

2.3 预警监测指标的建立

在上述指标选取原则下,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和消防部队应对危机信息的经验,构建了如下体系,如表2。

3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网络危机信息预警的策略

3.1 案例问题描述

本文以省接警中心为例进行预警流程的预案制作,运用基于地震预警机制进行响应。灾害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群众利用微博等发布现场图片、视频,引起大量转发。部局通过对各省站点的监测,发现微博评论和转发的影响达到信息预警的阈值,触发预警启动。

3.2 假想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危机信息应对措施

(1)部局预警系统模式。利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互联网,危机信息经过危机信息评估指标的逐层考虑,经过语义分析后筛选出来通报总队进行预警。

(2)总队预警系统模式。当总队接警中心接到部局通报后,向下询问或者查看接处警信息进行核实,第一时间展开预警工作。

3.3 危机信息预警技术的实施

在接到危機信息的同时,利用坐标分析网络危机信息预警机制,判断出危机信息的危险等级,在查明故原因后,向部局汇报事故情况和危机信息危险等级,部局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危机信息做出处理。

3.4 正确引导和预警信息的回应

当事故在接到报警后已经处理完毕,部局可以通过官方自媒体平台向公众做出通知通报。如微博上的“中国消防”、“北京消防”、“上海消防”等;微信上的“中国消防”。或联系各大门户网站和当地媒体,就这一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情况进行报道。

3.5 突发事件网络危机信息预警要点

(1)完善预警机制是前提。危机信息预警是消防部门处置突发事件的关键,因此需要在预案中加入危机信息应对的相关内容和方法,将危机信息应对机制规范化。(2)政府部门相互密切合作是核心。危机信息预警的运行需多个部门的紧密配合,建立统一的应急联动机制是预案制定的重点。(3)信息发布透明是关键。舆论导向的发展变化在于对信息的掌控和正确的引导,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向群众公布有关信息,对于占领舆论高地防止不法分子趁机扰乱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加强公安消防部门危机信息应对能力,既是现实需要也是加强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危机信息的应对为例进行了理论分析,对三种危机信息机制进行总结,从消防部队角度构建出危机信息风险预警系统,对提高危机信息应对能力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路平,许鑫.浅析公共危机传播中危机信息分析研判机制的体系与流程[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4):99-102.

[2] 郑萍,薛冰.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政策制定的途径[J].中国行政管理,2009(1):61-65.

[3] 吴绍忠,李淑华.互联网络危机信息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38-42.

[4] 姜连瑞,叶涣,聂际来.消防部队应对网络危机信息危机方法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34(3):387-391.

[5] 潘洁珠.基于数据挖掘的预警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

[6] 曾润喜,徐晓林.网络危机信息突发事件预警系统、指标与机制[J].情报杂志,2009(11):52-54.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警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消防体检”保安全
一架MQ-9收割者正在执行消防任务
基于BIM的基坑开挖实时感知与预警应用研究
漫画说消防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消防也幽默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辽宁 短缺药品三级预警
日盲紫外探测技术在空间预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