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分析

2017-10-26 17:47龚政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22期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电网

龚政

摘 要: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不论是电网技术装备水平还是电网技术支持系统均有了大幅度的发展进步,传统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于现代化电网的实际发展需求。本文简要分析了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优势价值,从系统架构、功能与操控要求等三方面对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支持技术展开了深入探究,并最终提出了一些完善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电网 调控一体化 运行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8(a)-0165-02

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实施主要是为利用监控来实现对变电运行管理的创新,这一管理模式更加契合于国家电力企业开展职能电网建设的目标要求。因而,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就必须要保证在实现电网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开展集约化、精益化的管理策略,调整并改革传统电网管理模式,大力加强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充分运用,对电网生产运行采取调控一体化管理,从而实现对国家电网发展需求的有效满足,并促进电网管理与运行效率的全面提升。

1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优点

实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优势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加强了电网电力供应质量

电网调控在采取了一体化的运行管理模式后,调控中心可利用各项监控设备来达成对电网设备运行状况、报警信息以及事故信息的全面监控,对各项设备故障做到精确评估,同时应用各项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来达到对电网的远程操控目的,例如送电、无功电压调节、投退備自投、开关闭合、投退二次回路软压板以及对主变中心点进行调控等,能够较为有效的规避由于设备运行状态不佳而致使供电质量遭受不利影响,进而保障电网供电的安全、可靠。

1.2 加强了电网管理技术水平

在实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时,对于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智能化水平均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同时还必须确保具备先进性的技术手段支持。只有满足于这一要求方可充分满足于监控、调度和控制等多方面功能要求。也正因如此,在电力网络系统调控作业过程中实施一体化运行管理,就必须大力加强对相关电力技术与性能先进设备的引进力度,以实现对传统电网管理所存在不足之处的有效弥补,保证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的相关指令能够得以高效化的传达与执行,切实提升电网管理的技术先进性。

1.3 提升了电网运行管理水平

随着当前电网运行越来越朝向一体化的趋势所发展,电网运行管理的工作流程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岗位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人员职责也更明确。另外,依据监控所获得的信息可促使调度和运行维护达到无缝衔接,可大幅度减少停电故障现象,实现了对电网运行安全的有力保障。

2 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支持技术

2.1 系统架构

在硬件上必须选用具备先进水平且普遍适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确保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日常维护时也较为简便,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另外,调控一体化系统还应当将容量、功能、结构等予以充分考量,确保在不对任何一项软件进行修改的情况下便可实现对终端与硬件配置的扩充。在软件中,调控一体化系统还应当具备应用功能、支撑平台与操作系统,软件的结构要能够同时支撑硬件的升级与系统的扩充需要。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2.2 系统功能

系统还必须能够实现对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其中所涵括的具体环节就包括了:数字量与模拟量的采集,数据处理与视频监控等;调控一体化系统还必须能够实现事件处理和告警功能,可以实现自主定位、数据记录与存储;可实现控制保护与重合闸远方投停。

2.3 系统操作要求

调控一体化系统还应当具备远程控制与调节功能,其中可执行的操控包括了解闭锁、人工置数、标志牌操控。调控一体化系统遥控操作防误闭锁。实施一体化调控系统建设时,还应当就调度、监控、管理、配网等多个方面的特征均予以充分考量,选用六位一体综合权限管理机制。将责任区域划定、职能范围、工作性质等予以综合考量,合理配置系统应用者权限,以期能够促使工作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

3 完善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的措施

3.1 优化人员管理

在实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时,对于电网系统运行的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这一点与传统管理方式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差异。对此,需依据具体状况来进行管理人员的数量配置,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调度和监控等岗位的人员配置,将一些不必要的管理人员及时予以裁减。另外,还需大力增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促使其专业能力与岗位技能可得以全面提升,确保其能够更加高效率的实现对运行管理工作的调节与控制。

3.2 细化信息管理

在各地区电网内实施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工作时,因对系统信息定义不一致、信息干扰等情况时有出现从而导致信息数据出现问题,造成相关工作人员难以确切、及时的判定出电网故障出现问题的具体位置,由此也就变相导致了管理工作效率与可靠性的大幅度下降。因而,便应对信息管理采取更加细致化的逐层处理,把电网当中各种完全不同的信息划分为多个层次,构建起监控信息模板,同时制定出标准化的信息监控管理流程,以期能够促进信息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并给予调度管理工作提供以详实的参考信息。

3.3 加强监控管理

有关管理人员还应依据电压级别选取适当的监控管理策略,以便能够促进监控信息精确性的全面提升。总的来说,需明确调度与监控范围,由城市用电电压级别的差异性来予以充分考量,以各电网电压级别为调度临界值,监控范围的区域划分即为调度临界值;划定出不同的信息责任区域,确保与之所对应的范围能够和监控范围相一致,并可满足于不同电压级别电网与变电站公用系统的监控要求。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对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方式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然而在目前的现状情况下,有关人员还应大力加强对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方式的深入探究,并同时制定出一些具体的优化改进措施,以确保能够将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优势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并最终为我国电网事业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并由此来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共赢。

参考文献

[1] 荀挺,张珂珩,薛浩然,等.电网调控数据综合智能分析决策架构设计[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11):121-127.

[2] 畅广辉,镐俊杰,刘宝江,等.电网调控信息智能分级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6):115-120.

猜你喜欢
调控一体化电网
穿越电网
图说电网
三位一体提高调控人员事故处理能力的研究
调控一体化模式下监控操作的防误技术
基于调控一体化的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
电网也有春天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
电网环保知多少
浅谈微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