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及应用研究

2017-10-26 20:24刘暕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22期
关键词:创新应用管理模式电力工程

刘暕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电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电力工程在今天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我国目前电力工程的管理模式还比较落后、传统,不能跟上时代、经济发展的脚步、不能适应电力工程项目的总需求,因此需要对电力工程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改进,使之适应当今的建设要求。本文在对我国电力工程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传统电力工程模式进行分析,以探究关于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改进,供电力工程管理人员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力工程 管理模式 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8(a)-0180-02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电力工程建设不断发展壮大,在国民经济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地位,对电力工程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电力工程的管理模式对电力项目的顺利实施、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都有着重大影响。过去传统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因此促进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让电力企业满足社会的用电需求,是电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1 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发展状况

当前,我国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主要有五种:企业自建模式、监理模式、CM模式、EPC模式和PMC模式,但随着电力工程的发展,这些模式渐渐落伍,显现出各种弊端。以下就主要分析这些模式的运行对企业发挥的作用以及其不足之处。

企业自建模式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类型,这种模式在电力工程管理中占的比例也比较大,在这种模式下,作为业主方的电力企业对电力工程几乎是全权负责,它自主管理各种建设项目,而电力工程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不仅需要工作人员有较高的技术、有完整的配套设施,也需要调动匹配和电力工程有关的社会资源,因此,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在专业知识、能力、设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由于资源匹配不到位,很可能造成严重浪费,大大增加电力工程的建设成本。

监理模式继企业自建模式之后出现,这种模式将电力工程管理的责任和工作一分为三,分别是电力企业、承包商、监理方三个方面,打破了企业自建模式中企业独自承包的局面,使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其中监理方受其他两者的委托,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管理,有效地弥补了企业自身知识经验、技术、业主知识不足的局限性。但这种模式由于对项目的管理分权,不能真正实现全过程、全要素的管理,由于监理方属于第三方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尽责的问题,不能对项目实施切实有效的管理。

CM模式诞生于20世纪,是国际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电力工程管理模式,一般是电力企业与设计方签署合同,将电力工程项目委托给专业的设计人员进行管理,设计承包商与电力企业的合同通常采用成本加利润的模式,在项目管理中采用“边设计,边施工”的方式,这样可以让设计效果以最快速度得到验证,加快工程速度。但由于这种模式刚引入国内不久,在电力工程管理上的应用还不够成熟,所以,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EPC模式其实就是设计—采购—施工的简称,指公司受业主的委托,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权负责,根据合同的规定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设计、采购、施工、运行等实行全过程的承包管理模式。这样保证了工程进度的同时,也使每个环节都相互衔接,相比其他模式,显得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但是由于公司的管理涉及到各个环节,业主出于对利益的顾及,会参与到项目管理中,有时甚至直接越过承包商,对工程的某些环节自行管理,这样会极大地干涉到公司对这个项目的进行,延误工程进度,降低工作效率,提高成本,同时也会降低承包商的积极性,使EPC失去原有的优越性。

PMC模式是业主委托承包商对项目进行全程管理,会出现和EPC模式一样的问题,但现在我国对于PMC模式还不够了解,也不能将其很好地应用到电力工程的实际管理中。

2 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2.1 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

由于我国电力工程企业发展比较晚,所以在管理模式上也有局限性,所以要想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必须以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为指导。管理理念的创新需要管理人员对电力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做出考察、进行全面的分析,发现其不足、待完善之处,然后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开展全新的管理模式。企业对全新管理理念的应用和实践需要做到两个方面:企业要深刻认识到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并且充分认可和重视全新的管理理念,电力企业能够转变固有的落后观念,接受创新理念是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和应用的基础、前提;要深层次剖析企业现在的工程管理制度,发现问题缺陷,积极有效地进行改进,为管理模式上的创新创造条件。

2.2 对组织机制的创新

有效创新管理模式离不开优秀的团队,一支综合素质优秀的团队是一个企业进行创新的支撑,在组建团队时,要选拔一些知识、技术、经验突出、个人素质过硬的人才,以建立一个训练有素、有能力的项目组织,以促进组织机构的优化整合。电力企业组织机制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力工程管理的创新,因此应该把内部组织机制的创新发展作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一项基本内容。组织机制的创新是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的持续动力,企业内部组织机制的整合和优化促进了电力工程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

矩阵式项目组织对组织机制的创新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一个具备旺盛生命力、能够实现迅速重组的项目组织,它把职能型组织和项目型组织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既具备这两者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们的缺点,一方面它能迅速合理地分配到所需资源,在这一点上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能够节省20%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它也能快速地发现和处理问题,也就是能很及时地实现人才的调配,将具备不同专业和能力的人才集中起来,组织成一个完整的团队。

2.3 寻求全新合理的创新管理模式

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需要两个方面:(1)要学习借鉴国际上应用广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可以对相关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这一管理模式的实践和应用情况;(2)把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管理模式与我国国情相匹配,结合国内电力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不能盲目地完全照搬。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管理模式的真正创新。比如在进行流域水电开发的项目中,可以采用滚动开发的管理模式,即建立一支分别负责不同专业的队伍,分别负责管理水电开发不同阶段的任务,呈梯级式管理,这样做既可以加快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也可以充分利用人力无力,使项目更加专业化。

2.4 建立评估、监督、考核管理机制

对于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首先要评估其是否具有可行性,避免盲目投资,综合分析工程项目的成本,以减少决策失误,在开始投入项目工程的建设后,应进行全面的质量监督,全面科学细致地分析和评价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全部工作,包括决策、设计、施工、竣工、生产经营等工作,客观合理地评价工程项目所带来的经济利润和社会价值。为保证项目的质量要求,要建立有效的質量监督体系以及考核机制。通过这套评估、监督、考核管理机制,全面了解电力工程项目的总体状况,完善管理模式,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 结语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传统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面对复杂的形势,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必须通过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创新管理模式,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优化整合组织机构,建立综合、专业、科学的项目管理组织,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下,借鉴学习国外管理经验,实现自身的创新和改革。以上指出了一些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和不适宜之处,也提供了一些创新管理模式的参考意见,但是要真正实现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电力工程的各方不断实践和探索,摆脱传统和落后的管理,迈向电力工程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杨先才.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通讯世界,2016(1):137-138.

[2] 杨神洲.试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科技视界,2015(8):215,277.

[3] 麦贤谦.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现代商业,2011(36):94.

[4] 张斌.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民营科技,2011(1):142.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应用管理模式电力工程
浅析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分析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