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走向创意写作?

2017-10-27 18:31孙建辉
中国教师 2017年18期
关键词:作家文学情境

孙建辉

20世纪初期,创意写作在美国诞生,迄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已经是一个拥有完备培养流程、比较成熟的学术领域,被西方国家视为创意产业的学术根基和人才摇篮。2017年7月5—9日,“第四届创意写作国际论坛暨写作专题研修班”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拉开序幕。美国克雷顿大学英语与创意写作教授玛丽·海伦、鲁迅文学院副院长邱华栋、上海大学中文系副主任许道军、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副教授蔡静平、军旅作家侯建飞、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谢锡文、资深媒体人叶伟民及人大出版社副总编徐莉、新媒体出版中心主任费小琳等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共议创意写作教学的实践成果,反思其存在的不足,以期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学习相关写作技巧,克服写作障碍,规划写作生涯,并提供一定的指导和

助力。

什么是创意写作

对于什么是创意、什么是写作,邱华栋副院长从作家的视角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创意是一种创造的感觉,一种创造的意义,就像森林里有无数棵树,每一棵都不一样,作为作家要知道自己是一棵什么样的树,慢慢琢磨。他认为,写作需要具备三种才能,即观察、体验、想象,任何一种才能特点突出,并能坚持下来,就可能成功。而我国作家的一个最大优点是拥有想象力和无穷的写作资源,历史源远流长,但最关键的是要坐下来写。写作是一种孤獨的事业,是一回到家里进行的一种孤绝的创造。

在此次论坛上,玛丽·海伦教授从阅读、写作、工作坊和修改四个部分讲起,阐述了“想象力之痛”就是允许读者以他人的视角体验主人公的情感。她指出,创意写作有很多目标,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要为教师提供一个机会,形成自己的声音,讲述自己的故事。例如,小说写作与鉴赏是一门课,重点是识别和生成小说元素,将注意力放在人物塑造、人称视角、时间和叙述结构的处理及创造一个活灵活现的叙述语境。这关键在于阅读和反复阅读,因为“任何一部伟大的作品,都可以提供我们写作的指导”。在谈及写作方法时,她认为有两种,一是练笔,二是写草稿,将人物所需的一些想法与特定情境中的情感内化成自身技巧。对于工作坊,其重要目标之一是让被修改、被讨论、被分析作品的教师能够产生修改作品的强烈愿望,因为高效、优秀的作品,需要作者拥有足够的机会享受修改的过程。

极端情境和非虚构写作

无论是在小说还是在戏剧文学中,都会存在极端情境。为什么会存在极端情境,它对写作有无帮助?这是许道军副主任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孙绍振教授指出,小说常常将人物推出正常轨道,推到命运的极致,用生活的变故让人物变得不正常。其实我们发现孙教授说的这个现象不仅存在于小说中,在影视剧本、话剧、舞台剧中都是如此,总是倾向于把人物逼向极端情境,尤其是对主人公,许副主任如是说。极端情境虽说是一个套路,但是有用的套路,不仅仅是作家设计故事的个性要求,还是追求某种通俗、娱乐、麻辣风格的文体要求。写作是一种自觉行为,是世界观的重要展现,是对世界、生活、人性、爱情等方面的思考。故事的设计,其实是在虚拟地看待一个问题,分析笼统可能的条件,通过极端故事情境的考验,验证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作为资深的媒体人,叶伟民指出特稿实际上是非虚构写作在新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而《恩里克的旅程》对他触动很大,认为我们自己也要写出这样一篇作品向他致敬,这就诞生了《伊利亚的归途》。他认为问题意识是非虚构写作的一个重要核心。而非虚构写作包括四个元素,即真实、亲历、独立性和个人视角。教师在教授故事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生多元或垂直的需求,思考是规模化还是标准化的教学方式,运用某一场景或进行跨界。也就是说,顶层技巧是可以通过技术化实现量化的,达到标准化后,年轻人容易通过自身需求各取所需,学习写作技巧。正所谓,世界正渴望着故事。

“回乡的路”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又是一个灵魂概念。军旅作家侯建飞以“在文学丛林中找到一条回家的路”为主题,指出文学需要引领,尤其是文学需要阅读和教师的引领。他认为,所谓的作品,所有的人物和故事,技巧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中的经历要和读者契合,有共鸣的人物故事和环境。在谈及文学思想时,要做到意识性和思想的结合,找到自己。作家是个体,可以独立,应景去写作,而文学是特别孤独地想要表达的。

文学创作人才的培养实践

30多年来文学教育的探索,在蔡静平副教授看来是和西方的创意写作教学模式不谋而合的,如由知名作家领衔创办、学员是精心挑选的,并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借助开办不同的课程、讲座、研讨,激发学员的写作潜能。他指出,解放军艺术学院30多年来的教育实践,可以用强调合力育人、注重实践教学、力求实现“三个转化”来说,从而实现一种开放式、创意性和能力型的写作教学模式。军艺创办的一个基本宗旨就是为军队培养作家,为军队的先进军队文化贡献力量,为军队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服务。在合作育人方面,他们严把入口,做到因材施教,实行开放办学;在实践教学层面,以实战为本,实行“三贴近”(贴近部队人才需求,贴近学员学习需要,贴近创作教学规律),达成基础课向创作实践的聚焦,重点培养学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意写作能力,实施个性化写作,将课堂实践与课外实战相结合;在实现“三个转化”方面,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将作业转化为作品,将生活体验转化为创作的成果,从而变成一个有自觉意识的军事文学创作者。

结合山东大学新闻传播系的具体情况,谢锡文教授以“文学生活:从人文阅读到创意写作”为题,讲述了学校相关文学课程的设置情况,指出文学生活这一概念是温儒敏教授于2009年提出的,强调的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式,直指普通公民的文学生活,其创新性在于将普通读者的阅读反应纳入文学研究。在2013年时,他们创办了一个文化生活馆,以文学生活化和生活文学化的基本理念聚合调研对象,对外开放,并按照文学史的脉络做文学经典的讲座,就是希望借助这种课程形式,真正地将教学和创意写作相结合。

创意写作迄今已涵盖了20多个子门类,拥有较为完备的学士、硕士、博士培养流程的成熟学术领域,并被美国文化界称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当代作家文学支持体系”。此次论坛推动了我国创意写作的传播与发展,共享了全球优秀的创意写作理念和经验,从而提升学校写作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写作教学能力、写作技巧和创作水平。

责任编辑:孙慧

zgjssjh@126.com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家文学情境
作家谈写作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我和我的“作家梦”
文学小说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