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创作素材“储蓄式”积累的实践研究

2017-10-30 16:22郑军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美术课美术作品绘画

郑军

绘画素材来源于生活,这是毋庸置疑的。很多一线美术教师都会碰到这种情况:上美术课的时候,很多学生面对一个命题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去表现。一双双眼睛注视着老师,希望能从老师身上找到答案……。很多美术教师都认为农村孩子画不好画主要原因在于生活不丰富,没有见过大 “世面”,很少能像城里娃一样有着精彩的假期生活。即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农村孩子当真是没有“米”吗?其实不然,那这“米”从何而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丰富孩子们的绘画素材,从而促进其美术创作。

一、教师有效地引领孩子,增加美术创作素材的积累

(一)农村孩子接触社会机会少,难以获取丰富的创作素材

以东吴小学为例,学校70%的学生都是外地生源。家长平时忙于繁琐的工作,很难顾及孩子接触社会上新鲜的事物。记得我在一年级上美术课《有型的世界》的时候,让孩子们说说我们宁波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高楼建筑,很多外地生都说不上来。后来我调查了一下,班级里有一部分学生甚至从没去过天一广场等市中心。这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在我们乡村学校确实存在。还有上《悠悠北山街》一课,这条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历史街道对于杭州的小朋友并不陌生,但是据我课后了解整个班去过杭州的有5位同学,到过西湖边上这条街的只有一人,而且还是路过那里。我曾在一个班级做过调查,学生家长会主动购买美术课外辅导用书给孩子的不到10%。学生绘画工具也只停留在水彩笔、油画棒、记号笔、橡皮泥这些,城里孩子常用的麦克笔、广告颜料、水溶性油画棒、色粉笔等更是少见。如何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展开美术学习,长期困扰我们农村一线美术教师。

(二)美术教师要引领学生会“阅读”生活,并自主积累绘画素材

学生的绘画素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于直接观察和体验生活,二是来自教师如何创设情境,用阅读、看、玩等渠道提供学生绘画素材。结合农村孩子的特点,尤其需要教师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提供绘画之源。学生个体掌握积累绘画素材的方法,最终养成自主积累绘画素材的习惯,以破解美术教学中绘画素材积累的难题。

1、教师多渠道、双管齐下丰富学生绘画素材的来源

如何让学生直接观察和体验生活,具体的做法有:(1)走进自然。我们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如广袤的田地、起伏的山脉、古老的建筑、精彩的庙会等。一年四季,我们农村都是多彩的。我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野外观察自然风貌、动植物的状态等。学生通过有目的性的观察,对平时虽然常见但不留心的事物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这就为绘画提供了具体的素材。(2)认知社会。根据学校大队部的统一安排,美术教师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参观当地一些工厂、敬老院、菜市场等。如去年我们老师带领学生参观了东吴镇的欣达集团(图1),学生通过参观车间,看到了劳动中的人物动态,体会到了爸妈工作的辛苦,促进了今后的学习。(3)接触社会。做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是社会的小细胞,包括学生。每次寒暑假,我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如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事、做个社会小义工、参观名胜古迹等。在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同时,鼓励其把亲历的事情记录下来,甚至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欢乐中积累绘画素材

教师巧妙创设情境,用阅读、看、玩等渠道提供学生绘画素材。(1)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丰富课余生活,拓宽视野。如组织学生到学校旁边的小溪里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利用溪边的鹅卵石制作彩泥作品。组织学生放风筝,并把奔跑中的人物动态描绘下来。每当校园里琵琶树结果的时候开展摘琵琶“爱心义卖”,并把活动中的趣闻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每年毕业前夕,鼓励学生表现小学的校园生活,举办美术作品毕业展。下雪的时候,组织学生堆雪人并描绘动人的雪景。通过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积累绘画的素材。(2)精心布置教室,美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在教室里开辟艺术角,放置学校免费给学生征订的全国重点美术期刊、杂志,设置学生绘画作品展示台,定期对每个班进行量化考核。如今,艺术角已成为学生很好的精神家园,成为孩子心目中的艺术PK大舞台了。(3)每个月举行美术新闻发布会。每个月初老师会利用美术课前十分钟组织学生将身边所见所闻的美术趣事向同学们介绍:说说你读到的一篇美术好文章、说说咱们班哪位小画家又出什么大作了、哪位同学的作品上学校的宣传窗了、哪些同学作品上报纸和期刊杂志上了、哪位同学在什么比赛中获奖了等。老师也会适时宣读一些最新的美术新闻,并介绍一些新的美术知识和艺术表现手法。通过新闻发布会,学生了解了很多美术知识,并积累了很多绘画素材,同时也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的意識(图2)。

二、教师有力地催化积累,促使学生美术作品发生质变

(一)美术教师自己先要做“学者”,然后再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美术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现实情况依然是语、数、英的天下,挤占美术课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临近期末,很多美术课早已成为摆设。美术老师一定要“誓死捍卫”我们的这道防线,主观上重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其他老师的尊重。

1、做一名会“阅”读的美术教师

记得温总理说过一句话“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作为一名基层的美术教师何尝不是这样,只有自己不断积累知识,不断开阔艺术视野,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作为美术教师要想在学校立足很难,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学习、积累、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我们只有不断更新“艺术源头活水”,才能教出好的学生。

笔者每月都会利用一些时间仔细阅读《少儿美术》、《少儿书画》、《中国美术教育》等全国一线重点美术期刊杂志上的文章、优秀课例。并重点摘录了适合学校实际的案例为实施课外美术辅助教学之用。日积月累一方面提炼了自身的艺术修养,同时也了解了当今一些最新的美术教学理念。endprint

2、做一名会引领学生“阅”读的美术教师

科学家们发现,各科(当然包括美术)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是课外阅读书报多的学生;自学能力强和创造能力强的学生也是课外阅读书报多的学生。我不断督促孩子们要不断“阅”读,我们不能关起门来学习。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为养成阅读,非多读不可。”读书如此,学画也一样。美术兴趣小组成员都订了《少儿美术》等,同学们通过这些杂志阅读,使孩子们了解了很多课外美术知识。除了这些,现在学生订阅的报纸杂志还是挺多的,如《小主人报》、《少儿书画》等都有一定版面刊登学生绘画作品,通过这些渠道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绘画素材。通过阅读使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二)美术教师如何积累学生手中的这把“米”,并做到颗粒成仓

1、教师要利用农村富饶的资源,开展各种美术特色课程

我们现在手头使用的浙美版教材,其内容、材料、形式制作手法新奇多样,这确实给我们美术教学带来了更多素材,学生也能学到更多表现手法。但是,很多课实施起来有不少困难。其中美术材料的昂贵、繁杂是最主要的。这样容易造成美术课学生材料准备不足,如果教师不加以改变,很容易把美术课变成简单的绘画课。那到底是照搬教材还是“活”用教材,值得我们教师去思考。如一堂剪纸课,很多同学没有带剪刀,那我们可以“摇身一变”用手来撕。一部分学生上美术课没有卡纸怎么办,我会叫学生平时收集一些废旧的挂历纸、包装纸、超市的宣传海报、旧报纸、牙膏盒等,虽然这些素材没有卡纸的规范统一,但是我们恰恰能把这些缺点转变为优点,利用它们的不同肌理和色彩效果制作出别具效果的美术作品。还有一些农村特有的美术素材,城里孩子花钱也很难买的到,如麦秆、各式的叶子、各种彩豆、鹅卵石、废旧毛线、旧纸盒……还有我们农村特有的农家风情,如果能将这些乡土素材和教学联系起来,使我们美术教学独具特色。

为了更好地开展农村美术教学,形成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美术特色教学。美术教师集思广益,进行一些有特色的美术校本课程研究。如每个学期,学校都会进行如《创意美术》、《纸浆画》、《手指印画》、《刮版画》、《彩泥瓶子》、《创意彩绘瓶》、《创意彩绘瓶》等校本课程教学。这些特有的美术课程开展,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为其今后探索利用更加广泛的素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如何把学生手中的“米”用得恰到好处,让其充分发挥作用

在兴趣小组或美术课后我都会收集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很多学生都会来问:“老师你把我的作品拿过去派什么用场啊!不会是丢“仓库”里,永久封存了吧!那可是我的心血啊!”是啊!我们美术教师经常碰到这样的疑问,在这里就要考验我们美术教师了。我们如何把这些素材利用好,让学生每张作品都能发挥作用。(1)拿到学生作品后,我会立马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并在电脑上进行处理。然后建立2个文件包进行保存,一个是原始文件,另一个是处理后的学生作品。文件名上注上日期,以方便日后的文件整理。在这里也要求我们的美术教师能熟练操作PS等软件,并给孩子的作品进行后期处理如裁剪、污点的处理、图像明暗调整等,最终完稿。(2)拍好的作品分类处理,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措施:①优秀作业展览:挑选优秀的美术作品贴在班级艺术角、学校美术室的展板和展示柜、学校美术宣传窗、艺术长廊等处。这里要注意不要老挑几个画得好的 学生的作品,也要鼓励进步快的,只要有某些方面进步的都可以展览,这样学生参与面才会广。②择优投稿:学生中好的作品,可以在校级期刊杂志刊登,如今年学校教师期刊杂志《三溪浦》就发表学生美术作品30幅;同时也可以向学校网站投稿、上传至教师博客上、部分特别优秀作品投稿到校外各类报纸或刊物上。每当学生看到自己的美术作品在各类杂志上发表都非常开心,同时也大大激发学生的积累素材及绘画的兴趣。③编绘美术校本课程:教师平时会把学生积累的优秀绘画素材按照绘画的种类进行分类,积累到一定数量进行编绘。如历经三個月编辑,由美术教师编绘的《纸情浆趣》第一期于2016年6月正式出炉了,总计发表学生优秀美术作品225件,同时印发给所有美术兴趣小组学生。既实现了资源共享,又使作者获得了成功感,这对最终形成自主积累绘画素材的能力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图3)。

经过我校美术教师几年来不断地研究,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农村美术教学的新路子,实践证明这条路是通的,是正确的。比较符合农村学校的实际,因地制宜,较有当地的乡土性。近10年,东吴小学美术教育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历任校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孩子们用他们稚嫩的小手,独特的艺术视角,在美术老师引领下,创作出数以万计的作品,其中3000余件次创意美术作品在《中国中小学美术》、《少儿书画》、《少先队活动》、《少儿美术》、《小主人报》等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发表或区级以上获奖。我校先后3次被国家教育部门艺术教育委员会颁发全国中小学绘画比赛组织工作先进集体奖,获全国美术特色学校、省第二批艺术特色学校等荣誉。

(宁波市鄞州区东吴镇中心小学 浙江宁波)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术课美术作品绘画
美术课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趣味美术课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怎样让美术课更生动有趣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