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艺术公选课教学价值再认识

2017-10-30 16:27余洋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公选课教师队伍艺术

余洋

摘 要:“大学教育的文化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价值,摆正人在万物中的地位”。然而当今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不尽如人意,艺术公选课教学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所发挥的积极影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所以艺术公选课要在内容选择教学策略与方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加以研究,从而更好的发挥艺术公选课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积极作用,培养充满人文情怀和艺术素养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关键词:艺术 公选课 教师队伍 大学生人文素养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文素养的培养愈发显得重要,因为人文素养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人格完善有直接的影响。艺术教育是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很多地方普遍高校纷纷开办艺术专业,在帮助广大艺术青年实现大学梦的同时,浓化了大学的艺术氛围,促进了人文教育,特别是普遍开设了艺术类公选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艺术课程繁多,而且大多偏重于技法,而且什么老师都上,甚至谁没有其他课程谁上。课程和教师是关系艺术公选课的两个重要因素。调查表明,从课程设置上看,艺术欣赏最受大学生欢迎,欣赏课教学,对非艺术类大学生美育及人文素养教养最有效。从教师方面看,有丰富创作经验的教师最受学生欢迎,对学生影响最大。加强大学艺术学院公选课教育首先要真正了解当下大学生艺术素养状况,并引导广大师生认识到艺术人文素养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一、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以及当今大学生人文素养状况

高校的人文素养,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等,人文素养,作为大学生综合素养的一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的作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不只是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发展,它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德、智、体、美的能力的发展。学生在大学里的学习内容不仅局限于科学知识,还要学习做人做事,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可内化为人的品格外化为人的气质,融化为人的道德素养。

总体上看,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呈现向好趋势,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人生态度和观念看法向善向好,他们乐于助人,积极奉献,但还是有一些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道德缺失、世俗化、功利化等问题,人文素养不良,与大学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要求相悖,而且这些人的影响往往比较大,必须加以重视。

1、人文知识缺失的现象时有表现

大学生的人文知识面狭窄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他们了解的人文知识极少,这也许有我国现行高考中考制度有关,家长和学校过渡关注学生的成绩的高低,而不关心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造成学生死读书,为应付考试而学习,只学考试范围以内的内容,虽然语文等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教师不主动开发,学生不愿意深究。以至于到了大学,随着考试升学氛围的淡去,他们的人文素養缺失的情况显露出来。最浅表的表现是“不懂人情世故”,与社会发展相脱节,缺少人文关怀,与人交往缺少感恩之心,等等。

2、存在盲目推崇外国文化倾向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民族传统,但很多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并不了解,特别是地方应用型高校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并没有读过中国的四大名著,甚至有些同学都回答不上来四大名著的名字,不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有哪些,但对一些西方流行文化却开口就来,津津乐道。从图书馆借阅记录也发现了这一点,这些大学生有盲目跟风追随国外文化倾向。比如大学生中有哈日哈韩群,过圣诞节比过中秋节热情还高。

3、社会责任感不强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与自己的利益没有关系的事情采取坐视不管的旁观者心态,做事情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没有集体意识和助人为乐精神。看到同学晾晒的被子掉在地上视而不见,绕着走过去。为了抢座位,在图书馆书桌等公物上留下“唯我独坐”印记现象似乎见怪不怪。往轻了讲,这是社会责任感缺失,往重了讲,可算是道德缺失。

当然,产生这些问题不能全部怪罪学生,而是要检讨高校自身教育的问题。一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对人文素养缺失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有普遍认识,对人文素养教育高度重视。另一方面,要研究开设一系列适合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并受他们欢迎的课程,逐步提高大学生对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自省和行动自觉。实践表明,大学生艺术公选课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有潜移默化的持久的影响。

二、艺术公选课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积极影响

公选课是指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公开开设的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没有学科和专业的限制。艺术公选课,有影视鉴赏、民族音乐鉴赏、书法鉴赏、绘画鉴赏、文化漫谈、戏曲艺术鉴赏等多种课程,它们有各自的特点,又有着密切联系,并通过不同的方式发挥育人的作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方式,对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艺术具有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在高校设立艺术公选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明确什么事,善恶美丑,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挥想象力,激发创造力,陶冶高尚情操。

1、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也许从善带有一些强迫性,政治说教往往事倍功半。但,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艺术公选课就是引导学生徜徉在美的天地里,感受自然美、人物美、作品美,逐渐养成懂得欣赏美和追求美的习惯、品性,获得审美的眼睛,继而美化自己的心灵。电影《战狼》点燃国民爱国主义热情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吗!通过艺术作品去感染学生,其教育效果要比政治课、主题班会,包括课外文化活动强几十倍。

2、艺术公选课对学生社会责任感有积极的影响。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作品都是相应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具有显著的认识和教育功能,饱含艺术家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徐悲鸿的《风雨鸡鸣》,作品创作于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之际,画面灰暗的背景令人压抑,那是对深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中国现实的暗喻,站在巨石之上的雄鸡昂首高鸣,那是在唤醒和号召国民,为民族解放而奋斗不息,作品表达了大师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黎明的渴望。而几乎在同一时期,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创作了《格尔尼卡》,这是一部世界著名的反战题材作品,表达了艺术家对战争五的反抗和控诉。欣赏这些艺术作品,会引起学生的强烈的共鸣,社会责任感会油然而生。许多中国画作品和歌曲里均还饱含丰富作者深深家国情怀、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也饱含的传统文化知识,能使学生充分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历史,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endprint

三、开展艺术公选课方法和策略

1、要加强艺术公选课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教材和学生,是教育的三要素,教师是最活跃和能动的要素,也就是说教育的關键要素是教师,学生素质的高低与广大教师自身素质不无相关。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对学生有非常明显的潜移默化影响,因此,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是坚强高校艺术公选课教育教学首要工作。那么,怎样建设好公共艺术课教师队伍呢?首先,学校要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制定一套公共艺术课教师的选聘、考核和评价体系,鼓励艺术类教师主动加入这个队伍。目前很多高校艺术教师只注重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即专业课教学,一定程度上认为上艺术公选课大材小用,主要原因就是学校缺少制度层面的吸引力。事实上艺术公选课教学一点也不比专业课教学容易,甚至更难,对教师素养要求更高,没有广博的知识和较丰富的创作体验很难胜任。道理很简单,艺术课程艺术专业学生必修课,不能不学,教师差不多维持好课堂秩序都能行。而公选课,顾名思义,学生可学可不学,教师美有一定的讲课艺术、没有对艺术的深刻体验是控制不了课堂的。当然,加强对艺术类教师建设不能停留在书面上,要有实质性的奖励措施。如,在课时计算和职称评审中增加权重、给艺术类教师提供更多培训机会、成立公共艺术教学部挂靠在艺术院等。

3、深化艺术公选课的课程改革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老师也要有好的课程,否则教学无从开展。所以要深化对艺术公选课改革,完善艺术公选课的课程体系。不少高校的艺术公选课程没有体系课,哪个老师有时间就上,或因人开设,至于课程内容更没有具体要求,上课基本就是播放课件或录像,没有严格课程教学计划。因此,学校要组织相关教师,开发艺术公选课课程,编写校本教材,开发研制教学课件,建立课程组、“课件库”。教师呢,要优选教学内容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比如在课堂上放一些大家感兴趣的具有正能量的短片、讲讲美术作品背景故事、介绍当下流行歌曲的带给人的启发、组织学生开展影评活动等等,正面回应学生关切,因势利导,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增强学生对艺术类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艺术的学习,积极接受艺术的熏陶。

4、学生自身应提高对艺术类课程的重视

大学生自身对艺术课程的重视程度非常重要,只有自己从内心深处认识人文素养在其一生中的影响作用,才能重视艺术类课程。当前,许多学校也开设了一些艺术公选课,但大多数学生觉得公选课不够重要,他们之所以选修这门课,就是觉得艺术课程可能更有意思,不需要动手写,甚至不需要动脑,就能不费事地凑够学分。因此大多数学生虽然选了艺术公选课,但只是象征性的去上几节课,凑个出勤率。毋庸置疑,使学生认识到艺术公选课的重要性很难也很复杂,但营造校园艺术氛围,通过辅导员途径进行正面宣传不失为两条重要途径。

艺术公选课的教育价值是显著的,高校应加强对艺术公选课的管理,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健全艺术公选课教师建设的制度,保障教师的利益,同时不断改革和优化艺术公选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使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全面发展。

(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传媒学院副院长 安徽合肥)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选课教师队伍艺术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纸的艺术
高校音乐欣赏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摄影公选课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浅谈
传统文化美学在独立学院公选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公选课《行为经济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