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供给侧改革对当前我国经济改革的启示

2017-10-30 16:37刘正才李朝霞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启示

刘正才+李朝霞

摘 要:面对英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严重滞胀,撒切尔夫人力推供给侧改革,采取大规模民营化和减少国家干预等措施,使英国经济摆脱困境并进入长期增长通道。为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应勇于担当,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改革,使其逐步退出一般竞争行业,进一步放权让利,增强企业和市场的活力。

关键词:撒切尔夫人;供给侧改革;启示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30-0003-02

欧美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末也曾大力推行了供给侧改革,美国里根总统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实施的经济改革最为有名。但我国现在谈及供给侧改革,更多文章介绍和推崇的是美国里根的供给主义改革,而忽视了英国撒切尔夫人的供给侧改革。其实,英国当时的经济形势和改革着力点与我国相似性更大,对当前我国经济改革更具启示意义。

一、撒切尔夫人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二战后,英国工党开始上台执政,奉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大规模推行国有化,致力提高社会福利。然而,英国经济发展并不理想,经济状况在20世纪70年代变得更加恶化,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國有企业效率低下。经过两次国有化后,至1979年英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达到高位,电力、铁路、煤炭、煤气、船舶、邮政和电讯部门被国企完全垄断,航空和钢铁部门达到75%,汽车制造业达到50%,石油工业部门也占到25%,国企产值占GDP比重达到11.5%。但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国有企业效率大幅下降,国有企业尽管雇佣了全国25%的劳动力,但对GDP只做出了10%的贡献,很多国有企业长期亏损,需要进行大量财政补贴才能维持。

2.社会福利支出庞大。随着经济发展减速,英国高福利制度的弊病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集中暴露,社会福利支出大幅增加,并由此导致税收税率高涨。英国的福利支出在政府支出占比在1970年已达到59.93%,1976年更是增加到63.25%。在撒切尔夫人进行税收改革之前,英国个人所得税的基本税率是33%,最高税率达到83%,而公司所得税率更高达52%,结果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不足,个人缺乏工作积极性,整个社会缺失创新精神。

3.公共债务不断攀升。长期高额的福利支出以及对国企的大量补贴,致使英国政府入不敷出,财政赤字加剧。英国政府负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1979年高达55.2%,远高于当时西德的29.7%以及法国的20.8%。政府收入在财政支出中占比也不断下降,由1951—1970年的平均97.07%减少到1971—1976年的83.5%,结果政府只能靠增加国债发行和扩大货币供应来弥补财政赤字,从而导致物价不断上涨。

4.国际收支逆差大幅扩大。二战之后,英国工业品的竞争力明显减弱,英国工业品出口在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持续下降,从而导致英国进口长期高于出口,国际贸易逆差越来越严重。英国的国际收支在20世纪50年代还处于顺差状态,但到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转成了逆差,而20世纪70年代前七年的逆差额更是高达44.6亿英磅,1974年经常项目赤字占到GDP的3.9%。

5.经济增长长期低迷。在第三次技术革新浪潮的推动下,二战后的西欧经济普遍出现较为快速的发展,但英国的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要明显缓慢。英国经济在1951—1970年的平均增长率仅为3.2%,而西德和法国分别达到6.3%和5.2%。但1974—1980年,英国经济增长率平均只有1%,而通货膨胀率却达到15.9%。与此同时,英国的失业状况持续恶化,失业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3.8%上升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11.9%,致使经济深陷滞胀泥潭。

二、撒切尔夫人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撒切尔夫人执政后,坚决放弃过往依靠国家干预去刺激需求的经济增长模式,而是采取减少国家干预和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方法。

1.减少干预,推行民营化。撒切尔夫人将私有化作为重振经济的突破口,以增强自由市场经济的活力,激发个人进取和企业家精神。一方面,大规模推行国企私有化改革,并先后将汽车、钢铁、电力、电信、航天航空、造船、供气供水等国有公司的股票卖给民众;而另一方面,通过私有化获得的高额收入又为紧缩财政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支持。此外,英国政府还通过招标的方式,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不仅将垃圾收集、公路养护、路面清洁等服务承包给私人,而且还出台措施鼓励私人经营医院、养老院以及学校,并将公屋大量地出售给私人。通过私有化后,到1988年国企资产只占1979年全部国企总产值的43%,占英国GDP总量的5%,国库直接收入达200亿英镑。

2.放松管制,增强市场活力。撒切尔夫人上台后,英国政府开始放松管制,推行自由主义政策,让市场发挥主要作用。除了打破政府对石油、铁路及邮电通信等领域的垄断地位外,更是取消了物价管制委员会,大幅缩减政府管制权力,相继废除了180多项限制民间经济活动的规定。此外,还取消了实施四十年之久的外汇管制条例,实行英镑汇率的自由浮动政策。在一系列对内放松金融管制和对外开放外资的政策作用下,伦敦又恢复了往日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3.降低税率,为个人和企业减负。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就立即推行减税政策,把个人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从33%减到30%,进而又减到25%;最高税率也从83%减少到60%,进而又减到40%;同时把个税起征点由8 000英镑提高到1万英镑。为了减轻公司的税收负担,英国政府把公司所得税率由52%逐年减少到35%。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撒切尔政府还把小企业的公司税税率由高位时的40%减少到1990年的29%。另外,为了提高征税效率,英国政府还多次推进各种税率下调,并对税收征收程序进行最大限度简化。

4.紧缩货币,抑制通货膨胀。撒切尔政府在货币政策上放弃了以充分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凯恩斯主义政策,转而采取货币主义的货币供应控制政策,把通货膨胀的治理作为更重要的目标。通过严控货币供应量以及提高银行利率来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从而达到遏制通货膨胀的目标。自从采取货币主义的控制政策后,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从1980年的25.2%降至1983年的10.3%。通货膨胀也从1980年的18%降低到1983年的4.6%,并进一步降低至1986年的3.4%。endprint

5.削减福利,扩大公共产品市场化。撒切尔夫人执政后,还大力改革福利制度,大幅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加大公共产品的市场化供应。具体做法是:一是推行住房私有化改革;二是支持私立学校发展;三是改革公共医疗制度,鼓励私人诊所发展;四是实行养老金的调整只与通货膨胀挂钩,不再与工资增长率挂钩,降低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五是实行严格的失业登记,以打击欺诈行为。

三、对当前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启示

通过撒切尔政府的一系列自由化改革,英国经济走上了相对快速发展的道路。与里根总统侧重减税相比,撒切尔夫人更侧重国企私有化改革。尽管我国经济形势与那时欧美有所不同,但是英国撒切尔夫人的改革对我国当前经济改革更有借鉴意义。

1.政府要勇于担当,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无论是推行凯恩斯需求主义的财政刺激政策,还是实施凯恩斯需求主义的货币刺激政策,这些刺激政策往往会给各种利益集团带来“皆大欢喜”的结果,且短期对推动经济发展见效快,因而政府容易对其形成依赖。与加强需求调节和管理不同,供给侧改革着重于长期性的制度改革,这会牵涉多方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受到的阻力无疑更大,需要有魄力的改革者来推动。因此,我国政府也应发挥撒切尔夫人的“铁娘子”精神,要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

2.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改革,使其逐步退出一般竞争行业。中国当前虽然没有出现英美那样的滞胀局面,但经济体制和结构性问题相当严重。目前我国国有经济比例仍然过高,国有资产占比高达37%。国有企业比例过高不易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会多方面限制效率更高的民营企业发展。例如在融资问题上,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更容易得到银行贷款,致使央行即使“放水”,也大多流向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因此,国企占有了45%的信贷资源,却仅仅创造了不到30%的GDP。也就是说,占用了大量经济资源的国有企业却在低效率地运行着,势必严重拖累经济转型发展。20世纪90年代“抓大放小”的国企改革为我国后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长久动力,但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大型国有企业对诸多行业的垄断严重限制了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和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对大型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当然,对于国家基础和垄断性行业,国有企业无疑要起主导作用。但是,在一般竞争行业,国有企业应该从其中逐渐退出,让位于民营企业,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增强经济的活力,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3.进一步放权让利,增强企业和市场的活力。撒切尔夫人改革的精髓之一是经济上推崇自由市场,目标是“小政府”。 当前我国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的问题仍然很严重,存在很多形式的管制,教育、医疗、金融、能源、交通等诸多领域对民营企业开放程度还很低,且企业税负过重,这制约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政府需要进一步放权让利,增强企业活力,让市场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尽管中国当前所处的情形与那时的欧美国家有所不同,但英国撒切尔夫人所实施的供给侧改革强调发挥市场机制和推行企业民营化,更切合我国经济改革方向,对当前我国经济改革也更具启示意義。只要我国政府做勇于担当的改革者,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强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放权让利,相信我国经济仍能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成功实现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范洁.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美英案例”及其启示[J].新金融,2016,(8).

[2] 马连鹏.撒切尔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N].中国经营报,2013-04-13.

[3] 贾康.新供给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 刘娇娇]endprint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