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电路板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017-10-30 21:59陈茹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8期
关键词:新方法环境污染新技术

陈茹

摘 要: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率带动了更多的电子产品的消费,无形中促进了印制电路板产业的发展,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PCB生产基地。在PCB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将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如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环境的污染等,所以应该在发展印制电路板产业的同时引入新技术、新方法,解决好所出现的新问题,达到良性发展。

关键词:经济增长率;环境污染;新技术;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8-0038-02

PCB(印制电路板)在电子信息产业链中起着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是说,集成电路离不开印制板,军事民用、高科技电子产品少不了印制板,许多现代科学和管理又体现在印制板上。印制板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它已经成为电子信息的支柱产业。中国PCB产值已超过美国,仅次于日本,是世界PCB的生产大国。但是,我们不是世界PCB生产强国。同其他所有行业一样,PCB产业面临发展与资源、发展与环境的矛盾。2008年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清洁生产印制电路板制造业》HJ450-2008,规定印制电路板制造生产企业必须对其蚀刻液进行回收利用,并且铜的回收率要达到95%。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印制电路板(PCB)市场年度调研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指出,过去十年来,全球PCB持续向亚洲尤其是中国大陆迁移,中国大陆迅速成为电子产品和PCB生产大国。中国因内需市场潜力与生产制造优势,吸引外资纷纷进驻,促使中国大陆PCB产业在短短数年内以倍数成长,行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33.68亿美元到2012年的216.36亿美元,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 PCB生产国家。2013年中国PCB产业行业总产值达到231亿美元,同比增長6.77%。未来几年,中国PCB行业仍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在全球的市场地位也将继续提升;2012—2017年中国PCB 产值年复合增长率可达6%,到2017年总产值可达到289.72亿美元,占全球PCB总产值比例上升至44.13%。因此,在发展PCB产业的同时,也要处理好所排放的废液,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达到良性发展。

一、国家政策的支持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已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PCB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务院、工信部、发改委等制定了一系列鼓励、促进PCB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随着国家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日益重视,今后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扶植和管理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强。

2015 年一系列改革政策开始全面覆盖电子制造产业,智能制造、低碳环保、跨界转型、信息安全均成为改革目标的关键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社会信息化将深入发展。此外,《中国制造2025》把提升中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作为主要目标,并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首。将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也将助力电子制造行业全面转型升级,并借此提升国内 PCB 企业竞争力。

二、PCB板下游产业需求稳定

下游电子信息产业良好的发展势头是 PCB 产业成长的基础,近年来,得益于智能终端、消费类电子、节能环保、物联网和信息安全等热点应用领域的带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继续保持增长,推动了我国 PCB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此外,随着汽车从传统意义上的机械产品逐步演化发展成为智能化、信息化、机电一体化的高技术产品,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已十分广泛,无论是动力控制系统,还是安全控制系统、车身电子系统和娱乐通讯系统等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电子技术产品。预计到 2019 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达到 2 460亿美元,2014 — 2019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5%,汽车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将带动汽车用PCB 的发展。

三、PCB板的不可替代性

PCB 板是电子元器件的关键互连件,在产业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PCB 板的整体品质直接关系到电子产品本身的可靠性。无论大型设备还是个人电脑、通信基站或手机、家用电器或数码产品均离不开 PCB 板,因为集成电路、电阻和电容等电子元件作为单独个体无法发挥作用,只有在 PCB 板的支撑下为其提供电气连接,才能在终端产品中发挥其功能。更为重要的是,PCB板作为支撑元器件的骨架和连通电气的管道,目前尚无成熟技术和产品可提供与其相同或类似的功能,不可替代性是 PCB 行业始终得以稳固发展的要素之一。

四、发展的同时带来负面影响

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游产业需要的稳定性及PCB板的不可替代性,促使了PCB板行业的蓬勃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拉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PCB产业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产业链整体技术水平偏低,生产、技术、工艺落后于日韩及台湾地区,现在化企业管理相对滞后,生产规模偏小,真正拥有并能应用实践的自主知识产权较少,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PCB产业的突破性创新发展。

PCB板需求的增大,必然带动生产PCB企业的建立,劳动力成本增大,利润空间减小,在生产PCB板时所排放的废液中含有铜离子,废液排放到自然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等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并且在发展时没有全方位、总体考虑,企业之间没有联系,只是单一的、局部的,只考虑自身利益。没有将生产前与上下游企业、市场需求、生产中废液处理和生产后市场的推广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当前,三方都是各自发展,寻求生存,这三方在短期内可以生产,但要长远发展,出现的制约因素过多,难以长久生存,并且与国家所提倡的政策、给予的支持、扶持的政策相抵触。所以,我们要用好国家给予的扶持,积极发展、健康、持续的产业链,使PCB板行业可持续发展,带动我国经济上到一个新的台阶。endprint

五、形成产业链

在全球的新定位中,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必然引起PCB行业的历史性变化。从制造大国到消费大国,从3G到4G标准的争夺,国内智能终端品牌迅速崛起,中华酷联等下游消费电子的广阔市场正在逐步释放,为国内PCB产业打开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改造、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必将成为PCB行业的发展核心主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技术的创新,在生产PCB板时应引入当前新技术,处理所排放的废液,将“变废为宝”,新技术的引入并没有增加投入,而是增加了利润。例如,在生产PCB板的企业废液处理工序,可以将废液中的铜离子回收,用于PCB内、外层及防焊前处理的废液中含铜30-40G/L,而用于PTH和图电前处理的废液中含铜15-25G/L,电镀槽失败的电镀槽液中含铜15-25G/L。采用隔膜电解法将这些铜回收,使处理后的废液中铜含量小于500ppm,并且此废液也可以作為废酸液用于中和油墨废水,达到对环境的零污染。生产PCB板的企业,按每月废液总量15m3,以平均铜含量25G/L计,每月总铜量为375KG(以双面多层板月产量20 000m2计算),以铜价58RMB/KG来计算,每月铜产品收益为21 750RMB。设备运转功率按5.5KW,每日工作时数为20HR,每月工作22天,则电费为1 694RMB(按平均电价0.7RMB/KWH)。因此,方法在实现时,设备正常工作时不需要人干预,所以操作很少,工作量小,完全可用环保人员兼任此项工作,所以人工费用可以不计算在内,这样每月净收入可以达到20 056RMB。

PCB板产业的发展不能是孤绝作战,而是合作共赢的发展。与上下游企业之间诚信、友善合作,共同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档次、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为目标,汇聚各方资源优势,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对生产后的成品也要做好市场的推广,增大需求量。对生产中所产生的我们也要合理利用,做到资源最大化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六、总结

任何一个行业得以可持续发展,都是有章可循,走持续、健康的路线。对于正处于蓬勃发展起来的PCB板行业也不例外,要能够长久地发展下去,必须要形成产业链。PCB企业不仅需要关注国内外PCB产业的战略布局、市场变化、技术方向,还应积极了解上游CCL、电子铜箔的行业现状,以及下游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并从国家所提倡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等全方位考虑,良性发展,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柯勇.PCB行业的研发现状与研发管理体系之探讨[J].印制电路信息,2012,(4):180-182.

[2] 刘东,姜雪飞,彭卫红.美国PCB行业调查及中国PCB发展战略[J].印制电路信息,2015,(7):7-11.

[3] 梁志立.我来议一议“中国PCB行业大而不强”[J].印制电路信息,2015,(10):5-11.

[4] 蒋欣,朱琳.印制电路板行业铜元素代谢分析[J].污染防治技术,2015,(10):24.

[责任编辑 吴高君]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方法环境污染新技术
我国环境污染犯罪治理机制中的不足及对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分析
2008年高考中的环境污染与保护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