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调查研究

2017-10-30 22:56梁红涛徐小峰梁园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8期
关键词:专业化发展专业素质

梁红涛++徐小峰++梁园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8所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陕西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部分教师固守陈旧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促进专业化发展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匮乏;体育教师使用多媒体、互联网、APP、云班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足;学校层面缺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制度建设、激励机制。同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加强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8-0116-02

引言

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与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核心是教育竞争。20世纪末期,欧美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开始重新审視本国的学校教育,提出教育要进行改革,教师专业化也势在必行。直到1998年,教育界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师范教育研讨会》,才明确提出:“当前我国师范教育改革核心工作是教师专业化问题。”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我国,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潮流,也推动了我国教师教育理念和管理制度的革新。但处在高等教育末端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其专业化发展却并不尽人意。造成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缺失的原因较为复杂,但从受教育的对象分析,作为高校教师,更应该具备专业化的素养与技能。本课题从陕西省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化调查入手,分析目前陕西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并给出对策。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国防职业技术学院、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职业院校96名体育教师。

二、结果分析

1.陕西省高职体育教师专业理念调查分析。陕西省高职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理解较为透彻。在90名调查对象中,选择了“学校体育能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教师有88人,占总人数的98.8%;选择“学生应处于课堂主体地位”的教师有83人,占总人数的92.2%;“围绕学生需求制定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有51人,占总人数的57.07%;“设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多种形式体育课程”有97人,占总人数的56.7%;选择“增强学生体质是第一目标”有42人,占总人数的46.7%;“以技能考试、体测达标成绩作为体育学习成绩”的教师有73人,占总人数的72.2%。从上述调查数据可以发现,陕西省高职体育教师虽然在专业理念上有所了解,表现在对体育课程目标、学生主体地位等方面知晓率较高。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特别是在制定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以及技能考试等方面,又表现出体育教师专业理念落后,部分体育教师仍然固守传统的教育理念。

2.陕西省高职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调查分析。陕西省高职体育教师对体育教材知识的熟悉程度,总体上呈现出较为熟悉的状态。其中,对体育教材内容十分了解的占到17.8%;较为熟悉的占到总数的70%。从整体上看,陕西省高职体育教师对教材内容熟悉程度较高,但还有总数为11人次,占到总人数12.2%的教师,对体育教材内容表现为“不太熟悉”与“不熟悉”。

3.陕西省高职体育教师对体育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查分析。从调查可以得知,陕西高职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的问卷调查中,最陌生的专业知识为运动力学课程的相关知识与应用,在调查问卷中,有高达70人,占总人数的78%的体育教师对运动力学这一课程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教师,相关知识知晓得更少;其次是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解剖学,分别有35人次、34人次回答不太熟悉或者不熟悉课程内容。虽然这两门课程是作为体育专业主干课程,但实际上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当中,约占1/3的教师在从教过程中,遗忘或者忽视了这两门课程的主要内容;相对于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解剖学,高职体育教师对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营养学课内容熟悉程度相对较高,分别有58人次、60人次回答为一般熟悉或较为熟悉,分别占到问卷总人数的64.4%、67.7%;高职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学、运动保健学的熟悉程度较高,分别有69人次、67人次回答一般熟悉或者较为熟悉这两门课程。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对自己从事的专项运动技术理论熟悉程度最高,在问卷中回答一般熟悉以上的达到了79人,占问卷总人数的87.8%。从调查分析看,对运动技术理论、学校体育、运动保健等方面大部分教师都较为熟悉,但对教师专业发展及其重要的基础学科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力学却并不熟悉,将极大地限制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4.掌握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查情况分析。从我们对陕西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抽样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对互联网技术应用、多媒体的基本操作较为熟练或熟练;但一些教师对互联网技术应用、多媒体的基本操作掌握程度不够,分别有35.6%、38.9%的体育教师还不能熟练掌握;掌握程度最高的是PPT制作,这可能与平时的课程讲座与演示相关;但也还有16.7%的教师不能熟练掌握;对近年兴起的APP手机终端软件、云班教学等的使用很不理想,APP手机终端软件使用能力当中,有67.8%的教师不能熟练使用;不能熟练操作云班教学手段的高达83.3%。对日常教学当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调查,可以得知,一直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体育教学的教师只有15人次;经常使用的有32人次,占总数的35.6%;偶尔使用的占总人数的38.9%;但还有约8.9%的教师从不使用。

5.体育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获得途径调查分析。从调查得知,陕西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获得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互联网资源,以及使用手机、电视获得知识与信息,分别占总人数的27.8%、33.3%;通过专业期刊、报纸等平面媒体获得知识的占总数的16.7%;与之接近的是通过教研活动、同事交流获得知识更新与补充,占到总人数的15.5%;通过外出进修学习、学术讲座等专业途径获得新知识的,只占总人数的6.7%;通过外出进修学习、学术讲座提高教师知识与技能储备的方式,只占总人数的6.7%;通过教研活动、同事交流的方式也只占总数的15.5%,这说明教研活动的质量与数量难以得到保证。endprint

6.制约体育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的原因调查分析。该项调查问卷可以多选,最多可以选择三个原因。从分析来看,影响体育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的因素中,年龄与个人时间安排不是制约提升教师知识与技能的主要因素,分别只占到总数的11.1%、12.2%;大部分教师认为学校的管理与引导是制约的主要因素,有高达86.7%的教师认为是管理原因;认为单位整体缺乏氛围是制约的重要因素,这一选项的人数也达到了72.2%;也有接近半数的教师认为是缺乏提升的途径。

三、结论

目前陕西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一方面知晓体育教育与教学的基本理念,另一方面固守陈旧的理念与教学方式。体育教师专业知识、技能、实践经验陈旧,缺乏更新。体育教师使用多媒体、互联网、APP、云班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足。体育教师获得新知识与技能的形式存在偏差,教研活动、学术交流、外出进修等主要手段的效果没有显现。学校层面缺少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建设、激励机制。

四、对策

1.增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信念与精神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育教师要确立职业的责任感、职业道德感,要有为体育教育与教学事业奋斗终身的精神。提高了专业发展的意识,才能自觉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进而提升自己的专业化的能力,使得自己的体育教学课堂显得更专业、更有效。

2.加强对体育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现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考核存在一定的漏洞,公需课较为统一,但专业培训与考核存在漏洞,大部分院校执行替代方案,如可以用科研论文、课题、裁判工作、社会体育其他工作代替专业培训课时。随之工作时间的延长,一些基础理论越来越弱,限制了教师专业发展。所以,要制定严格、具体的学习内容,不能使用替代方案,加强学习与考核。同时,加强对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培训,以达到使用信息化的要求。

3.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学校要把教研活动、学术交流、外出进修作为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要建立起相关的管理制度,细化教研活动的办法,对教研活动的计划、实施、总结要全程督导,对参与学术活动要进行奖励与付出,鼓励年轻教师全额带薪进修,并给予额外补贴,激励教师主动外出学习进修。

参考文献:

[1] 刘捷.專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51.

[2] 陈永明.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72.

[3] 滕越.教师专业发展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1.

[4] 尼科·斯特尔.知识社会[M].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5] 宋会君.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6] 黄爱峰.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责任编辑 吴明宇]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业化发展专业素质
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浅谈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以提升艺术生专业素质为导向的学生活动设计探索
消防部队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与解决对策探究
浅谈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质
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质培养研究
“基本功大赛”对学生专业素质发展的优化思考
学科教学知识对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化途径的研究影响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