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图书管理的创新研究

2017-10-30 18:54杨勤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8期
关键词:图书管理信息化创新

杨勤

摘 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的繁荣,都离不开书籍给人类的教导作用。但是,进入21世纪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化时代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式,改变了人类交流方式。在这个时代,人们越来越追求高效快捷地获取知识,完成工作。图书作为人类发展重要的工具,也应该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好更高效地服务于人类。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探讨图书管理的创新路径,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多的读书机会和更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信息化;图书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8-0178-02

一、信息化背景介绍

人类进入信息大爆炸的21世纪,身边的信息无处不在,信息的获取也变得非常容易,特别是近十年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彻底改变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进步,科技难题不断被突破,人类渐渐离不开身边信息。信息时代不仅改变了人类的交流方式,也改变了人类学习、生活及工作的各方面。在信息时代的社会,人们越来越希望能够获得便捷,丰富的信息。图书资料是人类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重要来源,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现代,原来图书资料应该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利用先进信息技术适应社会的发展,以便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读书需求。图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图书管理人员更应该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图书管理模式的创新,从而提升图书的应用范围,增强图书的影响力,更好地应用于我国人民,進而促进我国人民基本素质的提升。

在过去图书资料的管理是非常落后的,对于图书的分类也是没有概念的,基本上就是哪里有地方就放到哪里,完全没有考虑以后找书的困难。这样不仅浪费了读书人的时间和精力,也降低了图书的利用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阅读,同时还降低了图书关人员的服务效率。随着人类不断发展,技术不断进步,人类慢慢认识到图书分类的重要性,图书的分类不仅解决了后来人找书的困难,同时也便于图书的管理。后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半导体材料的发明,人们将微电子技术与图书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将图书的分类与数字化结合,将浩如烟海的各类图书整理好,实现图书资料的数据化、网络化,真正做到方便管理,方便读者阅读,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提升图书馆的形象,拉近图书与读者的距离。

二、图书管理的创新路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现代的图书资料越来越多,专业分类越来越细。因此,如何将图书管理好不仅需要脑力的劳动,需要体力的劳动,而且还需要图书管理人员要有相关的专业素质,在图书管理的过程中,运用现代技术,不断创新,将图书资料实现现代化管理,减少图书资料的差错率,提升图书资料的高效利用率。

1.创新图书资料,实现图书的信息化。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离不开网络世界。作为图书资料的管理者,应该要顺势而为,利用现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便利,让图书资料管理实现信息化。作为管理者,应该要意识到图书馆的门户网站对于图书馆的重要性,将图书馆馆内的图书编入到网站上,将图书馆内的图书数量和范围做一个收集整理,实时监控图书馆内图书的情况。另外,将图书资料放到网站上方便了读者的查阅,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图书馆内所有图书。如果读者想要借阅图书馆内的图书,可以首先登入图书馆的网站查阅相关的图书,如果图书馆里没有或者是已经被借走了,那么读者就不用再去图书馆找了。这样不仅方便读者的查阅,而且还节省了读者不必要的时间和麻烦。除此之外,图书馆管理者也可以利用读者在网站上浏览搜索的信息做一些图书调整,图书馆没有的图书或读者非常感兴趣的书可以适当地增加,从而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提升图书馆的服务。

2.创新图书管理制度,实现图书管理的信息化。信息化时代的条件下,带给人们的改变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因此作为图书的管理人员,应该要在图书管理的制度体系上多做创新,多利用现代技术,迎合读者的各方面需求。首先,要在图书管理的整体上有创新,利用信息化技术,将图书变成数字化图书,需要懂网络编程的专业性人才,需要懂数据分析的专业性人才,而且日常的工作也有了不小改变,原来是要每本书都要去了解,每个书架都要去记录,现在只需要在电脑上用鼠标轻轻一点就知道了。因此,图书管理的整个制度要创新,在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及人员的分配上做一些调整。其次,图书馆的服务上要有创新,建立自己的图书馆门户网站只是迎合社会发展的第一步,如何更好地把图书馆的网站管理好是需要创新的。另外,图书的整理也要根据图书网站读者的浏览量来做调整。例如,对于读者普遍喜欢的图书,可以适当增加图书的数量,并将其放在比较显眼的地方,以便读者方便借阅。最后,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减少图书管理的成本,在图书管理成本上实现创新,将原来的体力劳动占大头的管理,改变成脑力占大头的信息化、数据化管理。

3.创新图书管理服务机制,使服务更加人性化。图书馆管理的创新都应该以人为本,以服务好读者为目标,做到图书管理创新为人民,图书服务创新为人民。服务创新的本质就是方便读者,减少读者不必要的麻烦,减少读者查阅图书的时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准确了解读者读书需求,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例如,一些图书馆现在根据阅读者的习惯,将关注度比较多的图书放在比较明显的地方,以便读者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另外,根据读者关注度比较大、图书影响力比较大的图书,可以单独设立一个推荐图书区域,对于那些想看书但又不清楚要看什么书的读者来说是莫大的福利。再比如,在图书馆网站上将图书馆的每本图书都做出图书简介,让读者不用完全看图书的全本内容就可以知道图书写的是什么,如果读者看了图书简介以后,对图书简介的内容感兴趣,那么读者可以再找到这本图书,进行全部内容的了解。图书管理的服务就是一项精工细活,需要我们管理者多从小处着手,多为读者考虑,不断提高图书管理的服务质量。

4.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创新图书资料数字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时代,离不开信息化时代,离不开手机。现在的手机已经不仅仅只是原来的接打电话这么简单的功能了,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手机吃喝玩乐。随着各种手机APP的不断出现,人们现在可以利用手机听歌、看电影、看小说、聊天等应有尽有的功能。因此,作为图书管理者,更应该要意识到读者的变化,实现图书的数字化。例如,现在比较流行的超星图书馆,它就是将图书馆里的图书实现数字化,超星图书馆这个APP将图书馆里所有的图书都放到里面,读者只需下载这个APP,搜索到自己想要的图书,在手机上观看就可以了,从而让图书馆就在读者身边,走到哪里看到哪里,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读者阅读。

三、结语

一直以来,图书馆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就是如何更好地将图书资料共享给每一位读者。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受制于过去资源限制的影响导致共享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但是利用现在信息技术使这个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总而言之,在信息化如此发达的条件下,图书管理也应该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将图书管理做得更好,从而为更广大的读者提供更多的读书机会和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卉.论图书馆的管理创新[J].图书情报导刊,2005,(15).

[2] 申玉粉.谈以人为本对图书馆管理创新人才的培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4).

[3] 张碧娟.现代图书管理之研究[J].考试周刊,2007,(23).

[责任编辑 陈 鹤]endprint

猜你喜欢
图书管理信息化创新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创新图书管理
谈数据挖掘为图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