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成本控制的全方位激励法

2017-10-30 08:48赵世鸿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8期

赵世鸿

摘 要:工程类企业实施成本控制,需要建立多层标准和达标后的激励机制且需要内涵人本因素。所以,设置基本成本控制、理想成本控制和创新成本控制标准,对应着不同的员工需要以及相应的激励层次和激励类别。

关键词:成本控制标准;需求层次;激励类别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8-0186-02

工程的成本高低关系到工程类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关系到工程类企业利润空间的大小。工程的成本控制(Cost Control)是工程类企业对工程项目各项耗费进行事前、事中及事后掌握的管理活动,也是对影响消耗的各个因素和条件采取的预防、调节和考评反馈的一系列制度之和,它具有全员性、全面性和全过程性的特征。在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中,控制标准的科学与否决定着成本控制的效果。目前,我国工程类企业在成本控制标准的制定中存在着如下问题:成本控制指标对不可控制因素无法做到随机应变,无法实施实时监测和随时对标调整,成本控制指标内涵缺少人文考虑和对应的奖惩制度。

工程类企业实施成本控制,首先要建立多层次相应的成本控制标准和达标后的激励办法,要内涵人本因素,要克服原有控制标准单一性,要有针对性和激励性。企业工程成本控制从制度层面上解析就是,对施工中不同耗费点上的个体员工所进行的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和全方位激励。梅奥把这种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各种人力资源的学问称之为“充分利用生命的技术”。工程类企业的所有员工在进行行为选择时都是理性的,都会选择最有利于个体的行为方案,同时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管理者无法对施工中的员工进行完全监督,也难以判断管理对象的真实能力水平和努力程度。所以,单一的缺乏人本因素考虑的工程成本控制标准应该被多层的考虑员工不同需求的工程成本控制标准所替代。多层成本控制标准是充分考虑了施工中员工的不同需求设置的,由下到上依次包括基本成本控制标准、理想成本控制标准和创新成本控制标准。基本成本控制标准是工程进行中一般员工在现有条件下以良好的工作心态控制耗费而正常发生的成本标准;理想成本控制标准是以一定时期施工企业在控制耗费上表现突出的优秀员工或者具备高素质员工在现有条件下控制耗费的水平标准;创新成本控制标准是具备创新能力的技术类员工或者研发类员工在成本耗费上的创新引起成本大幅减低的成本控制标准。

基本成本控制标准、理想成本控制标准和创新成本控制标准三个由下到上阶层的工程成本控制标准分别应对施工企业内不同的员工需求。需求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的大脑引起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主观状态,这种主观体验是人体内的一种不平衡状态。一般有三方面的来源:生理需求、外部影响诱发的需求和心理活动引起的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求,从低级到高级(由下到上)可以排成阶梯式的层次。生理需求是人类为了维持其生命最基本的需求,也是需求层次的基础,其满足与金钱有关(改善劳动条件、增加工资、提高福利待遇)。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这个层次的需求它不仅考虑到眼前还考虑到今后,另外考虑已获得的基本生理需要及其他的一切不再喪失和被剥夺(三金、医保等)。归属需求(社交需求)是希望归属一个团体,这一需求比较细致,各人之间的差别性也较大,它与一个人的性格、经历、教育、信仰都有关系。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管理者对属于该层次需求的员工的激励应采取公开奖励和表扬下属的方式,布置工作要特别强调工作的艰巨性以及成功所需的高超技巧。自我实现需求这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需求层次理论提醒我们满足施工中员工最低基层的需求是基础。满足第二层次的需求应为施工中的员工提供安全有保障的工作环境避免过分冒险;当社交需求是主要激励源泉时企业需要在成本耗费标准中内涵这方面的人工费补偿,要给员工创造和提供社交机会和场所,要有经费预算,尤其是施工地在偏远地方或者山区的;管理者还要善于利用不同需求来激励员工的创新心理和潜在能力。

在成本控制中,满足员工不同层次需求的激励机制由物质激励制度、精神激励制度和竞争激励制度三个层次的制度构成一个全方位激励体系。第一层次,物质激励制度是最基本的激励方法,对应的是员工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第二层次,精神激励制度。精神激励是十分重要的激励手段,它通过满足员工的自尊、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较高层次上调动员工的三方面积极性,其激励深度大,效果维持时间长,对应的是归属需求和尊重需求。第三层次,竞争激励机制。通过竞争制度的设立实现激励的较高效能,竞争激励包括:管理岗位公开招聘,实现竞争上岗;全员加强目标管理,实现优胜劣汰,对应的是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多层成本控制标准对应着多层施工中不同的员工需要层次,不同的需求层次对应着不同的激励层次和激励类别。当员工达到了基本成本控制标准只是说明在工程成本控制方面是合格的,没有奖励,而员工如果达不到基本成本控制标准是要惩罚的;当员工达到了理想成本控制标准时,是可以享受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而员工如果达不到理想成本控制标准不惩罚;当员工达到了创新成本控制标准时,是可以得到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或者职位晋升激励的,这根据创新者的不同需求进行有效激励。

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标准应分节点设置,即将施工项目按大的耗费特征分为不同的耗费阶段,使每个阶段的成本责任人要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以及工作的标准,并使所有耗费指标有个数量化区间。这相当于做成本工作分析,写成本耗费标准说明书。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告诉我们,要使每个员工具有敬业精神,不能只靠思想工作,不能主要靠员工思想觉悟的提高,然后自觉去降低成本,而要通过明确成本工作职责来实现。在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工作中,“成本工作分析”(或称岗位耗费分析和职位责任分析)就是起到明确成本工作职责的作用,其具体表现是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成本工作说明书”。为了极大提高员工的成本意识,可以采取比较简便的办法帮助员工明确成本工作职责,即注意责权利对等。由于施工工程项目一般时间较长,所以,每个阶段任务完成后,要对照不同的成本控制标准进行细致验收考核,并依据完成情况及时激励(包括完成的奖励和未完成的惩罚)。

在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分层次对标激励,对于企业来说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主要手段,是提高员工开源节流、自觉降低耗费自觉性的管理杠杆(这一杠杆是保证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效应的基础和前提),更是形成良好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孙秀伟,等.建筑工程成本管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 周瑜.基于黑箱理论的双层动态成本控制[J].财会月刊,2015,(30).

[3] 姚星明.建筑企业责任成本管理应用研究[J].建筑经济,2015,(7).

[责任编辑 陈 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