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网络课程加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2017-10-30 18:31赵翀骆旗林黄萍曹天晓
成才之路 2017年29期
关键词:网络课程高校体育体能训练

赵翀+骆旗林+黄萍+曹天晓

摘 要:发挥基础体能训练网络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尤其是辅助俱乐部制教学改革,能够对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发挥重要作用。教师要认识到网络课程的价值,与教学环节改革思路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推动体育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俱乐部制;体能训练;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9-0017-01

在高校體育教学工作中,提高大学生体能状态水平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师应当将提升大学生体能素质与开展教学模式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基础体能训练网络课程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一、基础体能训练网络课程的运用价值

进入高校学习之后,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更为充沛,对于体育教学工作而言产生了较多的便利条件,此时强化体能训练是较好的时机。除了教学时间开展训练之外,还要强化课余时间的自主训练,将体能训练与网络课程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指导大学生科学开展体能训练。基础体能训练网络课程对体育教学改革以及促进大学生身心成长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网络课程的广泛运用,能够拓展大学生训练的时间与空间,让大学生在教学时间以外接受到科学的指导,懂得如何提高体能训练的质量,以及提升体能训练的科学性。其次,借助于网络课程,教师可以对大学生进行分层要求,与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改革一脉相承,实现差异性发展,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对提升体育学科综合成效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找准切入点,将体能训练网络课程与俱乐部制教学改革融合起来

在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推行俱乐部制改革,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让体育教学活动兼具教学和社团双重性质,兼顾到大学生的差异性需求以及发展层级。在这一教学模式中运用基础体能训练网络课程,可以起到较好的补充与促进作用。

(1)体能训练网络课程能够充分满足俱乐部分级会员要求。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俱乐部制,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对大学生按照体能与技巧进行分级,一般分为高级、中级和基础级三个层面,分别给予相应的目标要求。在俱乐部制教学背景下,不同层面的俱乐部会员所接受的目标难度系数以及相关训练要求各不相同,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与此同时,和体育训练相对应的体能训练要体现不同的差异性,对各个层级的大学生体育学习活动进行支撑。大学生可以根据课程的分级训练项目及其标准,找准与自己会员级别相对应的体能训练项目和考核标准要求,进行自主训练活动。经过网络中分层级的体能训练目标引导和技巧指导,大学生在基础体能训练等方面,可以在最近发展区域获得较好的锻炼。

(2)体能训练网络课程的运用可以营造团队大家庭关爱氛围。虽然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俱乐部会员级别,选取了不同难度系数与训练量的项目,但是开展体能训练的时间还是较为吻合的,学校应当为大学生的课余自主训练提供相对集中的时间与场所。大学生对照网络课程进行体能训练活动,大家相互指点、相互帮助,营造了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展训练活动,有的大学生在训练耐力,有的在训练爆发力,有的在训练速度,等等,大家在完成自己训练任务的同时,也会关注其他同学体能训练的效果与质量,相互研究探讨一番,遇到有困难的还要鼓励一番或是进行技巧的指导,在浓厚的氛围中开展体能训练活动。大家相互帮助,整个训练的氛围都有了提升,大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训练的效果更加明显。

(3)体能训练网络课程能够帮助俱乐部灵活安排训练时间。运用俱乐部制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既要抓住课堂训练的时间,也要利用好课余训练的时间。发挥体能训练网络课程的作用,可以让体能训练时间更加灵活,大学生既可以在平时集中时间训练,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灵活处理,将自己的课余时间运用得更加充分。自从运用网络课程以后,大学生的体能训练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平时大家有时间的时候就对照网络课程进行训练,自己揣摩力量与速度等方面的技巧,也可以根据个人课余时间的安排,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4)体能训练网络课程可以选择俱乐部制菜单式教学内容。基础体能训练网络课程在内容的设置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与俱乐部制教学可以一脉相承。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教师对不同层面的会员往往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要求,选择差异性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对此,网络课程可以灵活地根据会员的教学要求与内容,实行菜单式组合,为大学生制订更加有效的体能训练计划,指导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活动。从俱乐部制教学中的不同层级与要求,到体能训练的差异性目标,网络课程可以实现自由组合,实现菜单式的教学,对整个教学成效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基础体能网络课程的作用,对大学生开展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为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良好条件。网络课程的开展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和资源最大化利用,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江敏.高校体育教学质与量的问题刍议[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06).

[2]孔凌鹤.基于复原力理论的高校体育教学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4(21).

[3]于洋.高校体育教育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05).

猜你喜欢
网络课程高校体育体能训练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