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高效教学模式探究

2017-10-30 18:28洪显波
成才之路 2017年29期
关键词:汽车运用与维修高效教学运用

洪显波

摘 要:学、训、工融合的教学模式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更好地结合,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益。文章结合实际,对学、训、工融合的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模式;高效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008-3561(2017)29-0053-01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基于对学校发展前景的规划,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成为本文作者所在学校的重点专业(本专业是国家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点专业)。汽车行业飞速发展,中职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也不能滞后,因而探究一套切合本专业教学实际的高效教学模式成为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基于学、训、工融合的教学模式初探

高效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效益。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践性强,技术发展较快,社会化程度较高,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汽车研发中已成为一个重要方向。课本内容只能给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一个基础,而学生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汽车运用与维修能力的培养,则需要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来支撑。

在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特征进行细致研究的基础上,我校提出“学、训、工融合”教学模式,意在强化学生的基本知识学习、实训(实习)与岗位训练(半工)的有效融合。具体地说,就是在本专业教学中,一方面研究学生的实际(主要指在校学习的实际),另一方面研究企业的需求,然后更好地确定本专业教学中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时间、内容比例,尤其是更好地让学生进行高效的实践训练,让理论知识更好地扎根于实践,让实践更好地滋养理论。学、训、工的融合,强调的是这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而不是机械地从时间或内容上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划分成三个阶段。因此,学、训、工可以同步进行,也可以交叉进行,但必须进行有效衔接。比如,在“汽车检测技术”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汽车检测与分析技术,掌握汽车检测的标准与规范,了解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知识,教师在教学理论知识时,可以将其与学生的技能实训结合起来,让学生先对汽车性能检测等基本知识有一个直观的理解,然后将学生安排到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实习基地,让他们在生产线上直接或跟随师傅以“汽车维修检验员”的身份生成实践知识。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这种模式将原有的分段式学习过程融合到了一起,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

二、学、训、工融合的教学模式实践解读

具体地说,学、训、工融合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第一,选准学、训、工融合的教学时机。强调学、训、工融合并不是说每项知识的教学都要采取这种模式,而是要选准具有提纲挈领作用的教学时机来实施学、训、工融合教学,如上面提到的汽车检测技术。又如,教学“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这一知识时,可以在学生学完汽车底盘总成、部件的结构及相关原理知识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实训初步掌握汽车底盘的拆卸与组装能力,并在此过程中积累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经验。然后,让学生到实践基地体验利用专门的汽车底盘维修与检测工具对汽车底盘进行测量、维修。第二,学、训、工教学模式要重视学生的体验。强调学、训、工的融合,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运用”的机会,这个“运用”指的是将理论知识与训、工结合起来。真正有效的“运用”是指向学生的有效体验的,学生的体验过程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既不是单纯听实训指导教师或师傅讲,更不是跟在“讲”后面的亦步亦趋,而是学生在自主实践的基础上生成经验。比如,教学钣金知识时,教师可以围绕车身校正这个教学点,让学生以“车身主修人员”的身份生成钣金体验,这样学生就可以对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学习进行有效衔接。第三,学、训、工教学模式中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如果纯粹让学生去“做”(即训与工),那么学生能够生成的有效经验实际上很少,而在教师进行有效的点拨之后,学生则可以生成大量有效经验,甚至是智慧。比如,在发动机的拆卸与装配中,瞄准发动机的拆卸,让学生认识发动机各总成的结构与修复过程,尤其是在实训中积累发动机故障经验,可使学与训有效融合。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一定会产生疑问,如最基本的维修工具、量具的摆放与使用为什么强调有序摆放、用完放回?这不仅是使用习惯的问题,还有维修效率及时间成本的控制问题。而这些经验,都是学生一时总结不出来的,是需要教师指导的。因此,教师在学、训、工融合过程中的有效指导,会使学生将这些经验和知识真正内化于心。

三、结束语

学、训、工三者融合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会遇到一些挑战,其中最直接的挑战就是教学传统与习惯的改变,以及教学成本的增加。但根据实践与反馈信息证明,这一教学模式是适合企业需要的,也是受学生欢迎的。从这个角度讲,增加一些教学成本无可厚非。事实上,一旦学校的学与训融合起来,一旦校企的训、工联系起来,学生所获得的专业能力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给予的。因此,学、训、工融合的教学模式,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高效教学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黄关山.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小模块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03).

[2]潘伟荣.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汽车运用与维修高效教学运用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以就业为导向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