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园幼儿家园共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17-10-30 10:23王正芳
成才之路 2017年29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

王正芳

摘 要:为了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也让教师尽快达到初步了解幼儿、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幼儿园应做好家园共育工作。文章结合幼儿园实际工作情况,针对新入园幼儿存在的问题,对家园共育的有效实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家庭调查;观念分享;策略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9-0074-01

为了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也让教师尽快达到初步了解幼儿、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常青幼儿园先后开展了家庭调查、观念分享、策略指导、耐心引导等活动。这些活动实现了家园共育目标,促使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一、小表一张,信息多多

幼儿园通过“新生情况调查表”向新入园幼儿家长详细调查孩子情况,并结合幼儿日常表现,全面、客观地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对幼儿的进步之处给予肯定,也指出幼儿表现不足的方面,以引起家长的重视,实现家园共育。幼儿园通过家长填写的调查问卷可以清楚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和入园后思想和行为上的一些变化,以及孩子的家庭教育背景,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帮助幼儿健康成长。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入园后变得更加开朗,更有表达欲望,更加乐于与小朋友交往,一些适应能力较差孩子的家长则特别交代了孩子的特性。了解了幼儿,幼儿园和教师才能采取更加适当的教育方式,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二、观念分享,启发家长

本文作者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居住在英国的同学带妻儿回国探亲时来家里做客,同学的儿子当时三岁。当一行人来到家门口时,同学示意大家不要动。只见他的儿子从后面跑过来踮起雙脚、双手吃力地拉住门把,慢慢地把门打开,而孩子的父母则看也不看他,昂头径直穿门而过。有人问为什么让孩子开门,同学夫妻俩异口同声地说:“他是小男子汉嘛,应该学会照顾人,特别是照顾母亲。”一个三岁男孩应该学会照顾母亲,其理由就是他是男孩。同学说,他们身边的家长都这样教育男孩,教育他们从小要勇敢,有责任心,有性别意识,养成女士优先的教养。这听来简直令人瞠目结舌,在我国,一些男孩子不仅不会因为没有照顾女生的意识而受到家长批评,甚至还会受到家人优于女生的待遇,以致养成任性、懒惰、傲慢的习性。可见,早期教育势在必行,尤其要注重对男孩子的教育,让孩子养成不怕困难、主动帮助他人的好习惯,增强其责任心。在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让男孩搬玩具筐、排队时让女孩优先等措施潜移默化地教育男孩子。教师还应多与家长交流,让孩子在家里也养成类似的习惯。

三、助力家长,指点迷津

智慧是一种综合能力,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应付环境变化的能力,是各种才能的总和。智慧可以在教育中获得。家长通常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足够多的智慧,但是一些家长对如何教育孩子缺少有深度的认识,这就需要幼儿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指导。教师要与家长一起通过学习和生活中的训练,让幼儿充满智慧。

1)培养幼儿的敏锐观察力。家长可给孩子买一些图片或拼图,让孩子看、玩一段时间后,有意拿掉或遮挡一部分内容,让孩子回忆缺失的内容。比如,让孩子观察缺少半只耳朵的小狗、断了半截尾巴的老鼠等。2)增强幼儿的记忆力,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逻辑性。家长先让孩子摆放家人的鞋子,如爸爸的鞋、妈妈的鞋、宝宝的鞋等,然后从中拿走一双鞋藏起来,让孩子观察谁的鞋不见了。家长还可以在给孩子讲故事《胖熊吹气球》时,让孩子利用图片把动物与气球的颜色一一对应起来排列好,从而培养孩子的注意力、短时记忆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等。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家长可将孩子平时看的故事书的页面弄脱落并适当打乱顺序,然后让孩子进行重新排列,通过恢复全书或重编一个新故事进行知识的构建。在这个游戏中,幼儿开动了脑筋,发挥了想象力,培养了逻辑思维,并能循序渐进地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家长还可以对孩子多提问一些生活问题,不断刺激幼儿的大脑皮层,激发大脑运动的灵活性和语言思维的协调性、顺畅性。另外,家长还应该学会放手,让孩子对身边世界进行积极探索,不断发现问题,并试着运用已有智慧独立解决问题。以上种种措施,只要家长能够坚持实行,就会让幼儿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耐心细致,持之以恒

实践表明,切实有效的家园共育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确实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不难发现,教师即使拥有家园共育的意识,并采取了以上家园共育的措施,仍有一些孩子在入园时哭哭啼啼,有很强的焦虑感,不愿和自己的亲人分开。孩子毕竟还小,来自不同的家庭,都要经过入园后的一段适应期才能真正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因此,幼儿教师要拿出百分之百的耐心和细心,真诚、友爱地对待幼儿,持之以恒地做好各方面工作。

五、结束语

家园共育工作千头万绪,幼儿教师应该抽出尽量多的时间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为家长的家庭教育出谋划策,并取得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积极支持,促使家长配合幼儿园实现家园共育,与家长携手为幼儿的成长营造一方健康、自由、向上的天地。

参考文献:

[1]马爱莲.家园共育现状及其改善措施[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7).

[2]彭妹.家园共育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江琳.家园沟通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在活动中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