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游戏教学激活幼儿的动态思维研究

2017-10-30 11:40王荣翠
成才之路 2017年29期
关键词:语言能力独立性自主性

王荣翠

摘 要:游戏可以作为一种媒介,激活和发展幼儿的动态思维,而动态思维对幼儿的发育、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文章从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游戏活动中激活幼儿的动态思维。

关键词:动态思维;游戏;幼儿;语言能力;自主性;独立性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9-0075-01

近年来很多教育研究者认为,科学、正确地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活动,不仅能提高幼儿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幼儿拓展相关知识,激活动态思维,进而促进幼儿的发育、发展。动态思维是一种运动的、不断调整并不断优化的思维活动。具体地讲,动态思维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来改变自己的思维程序、思维方向,对事物进行调整、控制,进而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对幼儿的发育和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下面,从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游戏活动中激活幼儿的动态思维。

一、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将主观感受、听觉与视觉信息及想要表达的意愿转变成语言表述出来,或需要根据他人的意思迅速做出言语反应,进而在游戏活动中构建语言能力。以角色扮演游戏为例,幼儿们在游戏中需自行对角色进行合理分配,并通过模仿来诠释角色。而当幼儿如果模仿得不像某角色时,其他小朋友就会用语言进行指正。比如,一位幼儿扮演妈妈时表现出严肃、不友善、表情凶悍等特征,其他小朋友就提出异议,说“妈妈说话时应该是温柔的,会是表扬、鼓励我们的神情,不会那么凶”,然后“妈妈”就会根据伙伴的意见变换自己的言语输出,并努力模仿妈妈的口气与神情。在此过程中,幼儿们往往能自然轻松地学会如何用语言与别人交流。另外,角色扮演游戏能让性格内向的幼儿通过多种多样的角色扮演变得活泼起来,变得善于与别人交往、沟通。

二、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幼儿的自主性

对于游戏活动,幼儿可以自主、自愿地参与其中,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需求选择游戏类型,所以游戏活动是发展幼儿自主性的重要途径。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分指导幼儿或间接性地代替幼儿做决定,而应通过适时适当的言语来进行有效的指导。总之,教师要尽可能确保幼儿在游戏中的权利,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自主性。比如,在游戏中,教师划分几块区域,每个区域代表不同类型的游戏(面包店、盖房子、炒豆子等),然后让幼儿自行选择游戏区域。在每个游戏区域都缺少一个重要游戏“零件”,这就需要幼儿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比如,在“炒豆子”游戏中,幼儿发现其他材料都很齐全,唯独没有炒豆子用的大铲子,此时,一个幼儿提出可以拿一个积木或一支笔充当铲子,另一个幼儿提出拿小饭勺代替铲子。其他幼儿听了,便在游戏中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了积木、笔或小饭勺当铲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没有干涉幼儿,做到了尊重幼儿且放手让幼儿自行选择,而幼儿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及自主性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三、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有利于避免幼儿对别人产生过多依赖,并能避免其产生自卑心理。同时,独立性能让幼儿学会独立思考,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有助于幼儿在今后的发展中做到勇敢面对挫折与挑战。幼儿如果独立性不强,则容易丧失自信,进而阻碍发散思维、创造能力的发展,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而开展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可以让幼儿形成较强的独立意识。在培养幼儿独立性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幼儿适当的鼓励与表扬,使他们在游戲过程中体验到成功与喜悦,从而更利于他们养成独立的品质。同时,教师应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因为有些幼儿的游戏能力较差,总是习惯性地依赖能力较好的伙伴。这时,教师可以将这类学生分到游戏内容比较简单的一组,并鼓励他们独立完成游戏任务,然后在后续的游戏活动中逐渐增加游戏难度。这样,可以帮助幼儿逐渐克服自己的依赖性。比如,在拼图形或搭积木游戏中,教师应将游戏设置成两个层次区,即“容易区”和“难度区”。然后,根据幼儿情况将幼儿合理分到这两个区域。其中,“容易区”主要是让幼儿自己搭建一个简单的小车或者小动物等,而“难度区”是让幼儿独立搭建一幢别墅或者一座城堡等。这类游戏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创造能力,让他们勤动手、勤动脑筋。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给予适当的点拨,鼓励幼儿尽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搭建积木,拒绝模仿,教师要对平时不愿意独立操作的幼儿搭建出的房子给予赞美与表扬。这样一来,有助于幼儿产生自信心,促使幼儿更加认真、积极、独立自主地完成任务。在游戏期间,有幼儿说要将自己搭建的漂亮房子送给最好的小伙伴,所以要搭得牢固一些,这充分体现出幼儿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烈。

四、结束语

总之,游戏活动是一种促进幼儿成长的手段,只要教师运用得当,便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成功的游戏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自主性,能够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进而促使幼儿的动态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促使幼儿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高门杭.“动态思维”:儿童思维发展的另一个生长点[J].江苏教育,2015(07).

[2]张瑶.创造性游戏中幼儿自主性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言能力独立性自主性
浅论我国非审计服务及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考虑误差非独立性的电力系统参数辨识估计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组织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