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森田疗法在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中的运用探讨

2017-11-01 13:56刘忠芳毛靖林
保健文汇 2017年7期
关键词:森田疗法精神科功能

●刘忠芳 毛靖林

改良森田疗法在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中的运用探讨

●刘忠芳 毛靖林

目的:探讨改良森田疗法在精神科开放病房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对照组(n=40)和改良组(n=40),给予对照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给予改良组药物治疗+改良森田疗法,持续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抑郁评分(HAMD)和社会功能缺陷评分(SDSS)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改良组HAMD评分与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上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科开放病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给予改良森田法可有效改善抑郁症状,促进其恢复社会功能,推广价值显著。

改良森田疗法;精神科护理;抑郁症;临床应用;探讨

抑郁症是精神科临床常见的功能性精神疾病,该病病发机制与患者性格特点有直接关系,同时也与社会心理因素和易感素质相关,临床上以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为主,其中,森田疗法是一种具备东方文化色彩的心理疗法,以“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为治疗本质,而改良森田疗法则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激发措施和建设性行动的疗法,临床研究表明改良森田法可作为提高患者精神动力的疗法,从而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社会功能[1]。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对改良森田疗法在精神科开放病房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5月~2015年6月,选取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对照组(n=40)和改良组(n=40),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9:21,年龄18~48岁,平均(27.4±1.6)岁,其中小学和初中学历4例,高中及以上学历36例;改良组男女比例为20:20,年龄19~47岁,平均(28.1±2.3)岁,其中小学和初中学历共6例,高中及以上学历34例。两组患者在组间基线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与排除标准:入选患者均与我院签署《调查研究知情同意书》,且HAMD评分总分≥17分,排除有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文拉法辛缓释剂(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269)治疗,口服,75mg/d,1w内加量到150~225mg/d,持续用药8w,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抗抑郁药物。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包括:心理干预、饮食干预、作息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护理等,此外还需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自杀倾向,若发现患者失眠、拒食、卧床不起、沉默少语则需做好针对护理,日间、夜间均要加强巡视,不能麻痹大意导致意外发生。

在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改良组改良森田疗法,根据患者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抑郁症特点实施分阶段作业疗法,分四个周期,第一周期(入院第3d)主要以缓解患者身心疲劳为主,先让患者对自己的个人情况和性格特点进行回顾,并总结让自己苦恼的缘由;第二周期(入院第2w)以培养患者生活信心和主动性为主,清晨可让患者参加集体读书活动,并将自己擅长做的事筛选出3种,每天坚持1h,例如唱歌、绘画、编织、下棋等;第三周(第3w)以培养患者作业持久性和忍耐性为主,并让患者反复体验到成功的预约,增加活动量到每天2h,并鼓励患者参与交谈、户外活动、看新闻等,此阶段可让患者坚持写日记;第四周期(第4-5w)以让患者适应社会环境为主,延长爱好活动的坚持时间,并为今后生活制定计划,培养患者顺其自然的生活理念,周末可让患者适应家庭生活,坚持写日记,实现社会功能的目的本位[2]。

1.3 观察指标

持续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抑郁评分(HAMD)和社会功能缺陷评分(SDSS)进行统计对比。HAMD包括13个精神症状项目,均以5分制评分,总分62分,分值越高表示抑郁状态越重,≥17分即可视为抑郁状态。SDSS则包含10个社会功能项目,采用3分制评分法,总分30分,分值越高表示社会功能缺陷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参照P≤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HAMD评分与SDSS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持续干预6个月后,改良组HAMD评分与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上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与SDSS评分对比(x±s;n=40)

3 讨论

目前临床尚未有对抑郁症的病发机制的明确定论,生物学通常认为抑郁症病发与人体大脑中的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减少因素有关,临床单纯依靠药物治疗和静养很难达到治疗目标,有少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神经衰弱症状,从而转变为病程延期的慢性抑郁症[3],对患者生活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探求一种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方式对改善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森田疗法则是有日本慈惠医科大学教授森田正马于1920年提出,属于一种带有浓厚的东方文化的心理疗法,致力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经过不断的进化和改良,森田疗法在目前精神科中应用广泛[4]。

本次研究对改良森田疗法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护理改良组HAMD评分与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上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原因分析为:①改良森田疗法的“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理论可充分融入到患者的内在思想体系当中,首先,让患者正式自身病症状态,可从根本上改变抑郁症患者的不良认知模式;其次,在分阶段的干预过程中,通过鼓励患者参与集体活动,多做自己喜欢的爱好活动,并坚持写日记等方式,可陶冶患者人生观,增强心理素质,更为主动的适应生存环境和人际关系,提高患者社会功能,本次研究中改良组在干预6个月后SDSS评分降低到(3.2±1.7)分,充分证实了这一观点;②改良森田疗法在每个周期设置干预目标,通过逐渐增强、循序渐进的活动,让患者在完全接受自身症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长处,付与建设性活动当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激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从而逐步缓解患者抑郁症状,本次研究中改良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HAMD评分降低到(11.1±5.2)分,也充分证实了改良森田疗法对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

综上,在精神科开放病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给予改良森田法可有效改善抑郁症状,促进其恢复社会功能,推广价值显著。

(作者单位:广州白云心理医院)

[1]张晓明,马新英.改良森田疗法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9):1319-1320.

[2]刘琼,李春林,张轶杰,等.改良森田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和谐、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四川精神卫生,2014,27(4):321-323.

[3]李振涛.森田式心理疗法[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9):851-852.

[4]孙艳华,宋淑芹,于乐,等.改良森田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5):724-725.

猜你喜欢
森田疗法精神科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知识图谱在森田疗法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CNKI数据库的CiteSpace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
第十二届学术大会在济南召开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基于PMC窗口功能实现设备同步刷刀功能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门诊森田疗法联合舍曲林治疗躯体变形障碍3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