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

2017-11-01 13:34冯春艳夏晓燕陈会慧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3期
关键词:抗凝剂白细胞红细胞

冯春艳,张 婧,夏晓燕,陈会慧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盐城 224005)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

冯春艳,张 婧,夏晓燕,陈会慧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盐城 224005)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 以在本院进行血液细胞检验的200例(200份血液细胞检验样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属于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观察不同放置温度、不同放置时间以及不同抗凝剂比例情况下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结果 放置温度不同、放置时间不同以及抗凝剂比例不同条件下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 进行血液细胞检验时要严格控制样本存放温度、时间以及把握抗凝剂比例,尽量避免外界因素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提高血液细胞检验质量。

临床医学检验;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

血液细胞检验也被称为常规检验,是目前临床医学中极其重要的检验项目,检验内容包括患者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红细胞(RBC)以及血小板(PLT),可为血液型疾病的诊断提供有效参考依据,也可作为鉴别系统疾病的参考指标[1],因此,提高血液细胞检验的准确性针对血液型疾病患者而言十分重要。为了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本文将在我院进行血液细胞检验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下是具体研究过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期间在本院进行血液细胞检验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样本共200份。

20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105∶95;年龄范围(21~69)岁,平均年龄(45.15±10.28)岁;血型分布情况:42例 A型,52例 B型,68例 O型,38例AB型。

1.2 方法

血液细胞检验方法:第一步,抗凝剂的配比。获取血液样本后,结合样本配比抗凝剂,配比比例为1∶10000(正常比例)和1∶5000(不正常比例),再混合比例相同的静脉血,分成两百份。第二步,储存血液。混合静脉血样本,均分为四百份,其中两百份放置在室温中保存,其余两百份放置在低温环境中保存,室温环境下在半小时、两小时、五小时检验一次血液中相关指标数据,低温环境下半小时、两小时检验一次。

1.3 观察指标

对比室温和低温不同放置时间、抗凝剂配置比例不同情况下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室温环境下不同放置时间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

如表1中数据所示,血液标本放置在室温环境中进行保存时,两小时和五小时的检验结果与半小时相比,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水平存在一定差异,p值小于0.05,放置时间越长,上述指标越高。

2.2 低温环境下不同放置时间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

如表2中数据所示,血液标本放置在低温环境中,两小时和半小时的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水平存在一定差异,p值小于0.05。

2.3 不同比例抗凝剂下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

如表3数据所示,抗凝剂比例越高,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水平越低,p值小于0.05。

表1 对比室温环境下不同放置时间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s)

表1 对比室温环境下不同放置时间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s)

放置时间 白细胞(×109/L) 血红蛋白(g/L) 红细胞(×1012/L) 血小板(×109/L)半小时 6.21±4.15 117.38±12.63 4.29±0.36 12.41±4.36两小时 6.41±4.21 125.46±10.91 4.58±0.54 18.02±1.31五小时 7.14±4.23 129.59±11.93 4.69±0.73 18.92±1.34半小时与五小时T值 2.22 9.94 6.95 20.18半小时与五小时P值 0.03 0.01 0.01 0.01

表2 对比低温环境下不同放置时间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s)

表2 对比低温环境下不同放置时间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s)

放置时间 白细胞(×109/L) 血红蛋白(g/L) 红细胞(×1012/L) 血小板(×109/L)半小时 15.12±5.19 10.34±2.64 14.28±4.15 187.14±21.53两小时 18.74±4.36 15.69±2.57 18.19±5.34 128.41±21.46 T值 7.55 20.54 8.18 27.32 P值 0.01 0.01 0.01 0.01

表3 对比不同比例抗凝剂下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s)

表3 对比不同比例抗凝剂下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s)

抗凝剂比例 白细胞(×109/L) 血红蛋白(g/L) 红细胞(×1012/L) 血小板(×109/L)1 ∶5000 6.47±3.18 120.41±20.42 4.09±0.18 128.79±37.78 1 ∶10000 9.67±0.64 152.63±8.15 5.29±0.36 192.16±21.73 T值 13.95 20.72 42.16 20.56 P值 0.01 0.01 0.01 0.01

3 讨论

血液细胞检验目的是获取患者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数据,能够为血液型疾病的诊断、系统性疾病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血液检验在临床中属于基础检验项目,结合检验结果可判断患者病情,进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因此,在检验过程中,要全面了解患者各项指标,提高检验质量,避免外界因素影响检验结果[2],导致诊断误差出现,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对血液检验细胞质量进行控制可提高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在血液细胞检测人员上岗前应对其综合素质进行评估[3],同时需要接受专业且全面的岗前技术培训,经过严格的考核后方可上岗工作,此外,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要求检验人员控制血液质量、检查单以及样本质量,仔细核对患者的性别、姓名、年龄等信息,防止出现血液标本与患者不匹配的情况发生,在检验样本前,还需对抗凝剂的配比进行核对[4],检查血液分析仪温度[5],严格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血液检验。

本文结果部分数据显示,室温环境下不同放置时间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p值小于0.05,血液细胞总体形态会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发生一定改变[6],对检验结果的准确度造成影响;低温环境中,两小时和半小时的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水平发生明显变化,p值小于0.05;抗凝剂比例越高,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水平越低,p值小于0.05。

由此可知,抗凝剂比例、放置时间以及温度均是影响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因素,临床应严格控制管理各操作环节,将技术水平提升,不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有效,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1]王 莹.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172-172.

[2]李丽珠.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174-174.

[3]高宝玉.浅析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6):134-135.

[4]刘志清.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今日健康,2014,13(3):213-213.

[5]林律初.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4):160-160.

[6]范喜顺.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的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9):116-118.

R446.11+3

B

ISSN.2095-8242.2017.43.8326.02

本文编辑:贺 攀

猜你喜欢
抗凝剂白细胞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白细胞
不同抗凝剂对黄鳝外周血抗凝效果的比较研究
菲律宾蛤仔血细胞抗凝剂的初步筛选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肝硬化患者服用直接口服抗凝剂与传统抗凝剂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破碎红细胞检测研究进展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