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膨胀混凝土防裂技术在水工结构中的应用

2017-11-01 13:41任玉平赵立志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32期
关键词:应用

任玉平++赵立志

摘要: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下,建筑工程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涌现,并被广泛应用在工程建设中。水工结构由于自身特性,很容易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加之后续保养不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影响到工程结构稳定性和整体质量。作为一种有效防治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手段,通过微膨胀混凝土防裂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弥补传统防裂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尽可能避免水工结构出现裂缝,提升工程质量,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因此,就微膨胀混凝土防裂技术在水工结构中应用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微膨胀混凝土;防裂技术;水工结构;应用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2.095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材料之一,混凝土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尤其是在当前建筑工程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背景下,为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避免裂缝问題出现,应用微膨胀混凝土防裂技术是必然选择。通过微膨胀混凝土防裂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技术的缺陷,通过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外加剂,促使混凝土收缩,尽可能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提升混凝土质量。较之传统的技术而言,微膨胀混凝土防裂技术实际应用效果更为突出,有助于为工程质量提供坚实保障。由此看来,加强微膨胀混凝土防裂技术在水工结构中应用,有助于改善传统防裂技术的不足,提升施工质量,为后续工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1微膨胀混凝土防裂技术分析

微膨胀混凝土主要是指在常规混凝土中,根据各项配比加入适量的外加剂,通过化学反应促使水泥水化热反应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膨胀,以此来补偿混凝土收缩现象,尽可能降低混凝土裂缝问题出现,切实提升混凝土材料的抗渗性与抗裂性。微膨胀混凝土防裂技术更适合应用在地面防水和屋面防水中,有助于解决裂缝问题。纵观当前高层建筑工程建设中,很多大体积混凝土界沟通中通过设置后浇带将结构划分为多个部分,通过内部构件收缩,在特定时间内浇筑振捣施工微膨胀混凝土,优化整体结构,以此来有效解决水工结构沉降,避免混凝土收缩变形,提升施工质量。

2微膨胀混凝土防裂技术在水工结构中应用

2.1工程概况

以某工程为例,混凝土工程量大概在14万m3左右,钢筋制安工程总量大概为13000t,地涵涵身大概为8200t。地涵主要是选择上槽下洞立体结构形式,通过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大型地下涵洞建筑物结构稳定性。涵洞近期15孔,单孔尺寸控制在75m×8m,洞顶高程为35m,三孔一联。涵洞顺水流方向大概为10235m。

2.2水工混凝土结构的防裂特性

水工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特性,施工难度大,对于防渗防裂性能要求较高,所以水工混凝土结构更多的是采用大体积混凝土,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有效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度变化,避免温差过大导致混凝土裂缝,影响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可以说,微膨胀混凝土防裂技术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避免施工裂缝出现的有效技术手段,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水工结构中应用,同一般的防裂技术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2.3混凝土施工特点

在水工结构工程施工中,由于工程自身特性,施工特点十分鲜明:(1)温度控制裂缝难度较大,主要是由于水工结构自身属于薄壁结构,所以混凝土的温度控制难度较大,如何能够有效避免温度应力导致裂缝问题出现,成为当前水工结构工程中主要问题之一。故此,需要立交地涵无裂缝问题存在,尽可能避免裂缝问题对工程建设质量带来影响。(2)工期紧张,施工量较大,由于地涵混凝土施工工期在6个月左右,所以6个月内完成10m3的混凝土浇筑工作,施工量和施工强度较高。

2.4微膨胀混凝土防裂技术应用

为了能够有效水工结构稳定性和质量,应用微膨胀混凝土防裂技术,设置后浇带防裂。在施工之前需要了解到,地涵混凝土防裂作为工程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影响因素较为多样,但是当前尚未完全明确相关激励,还存在一定的认知局限性。故此,需要对混凝土施工采取合理的防裂技术,尽可能避免裂缝问题出现,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地涵涵墩和挡水墙区域设置后浇带,以此来减少结构物长度,从而有效控制温度收缩应力,提升混凝土防裂工作成效。

上涵首涵墩长度大概在23m左右,通过在涵墩中部闸门槽区域设置后浇带,可以将上涵首墩划分为两个区域。上涵首边墩的后浇带宽度为5540mm,中墩后浇带宽度为7150mm,同时控制后浇带底高程EL-60m左右。下涵首墩长度为23m,在涵墩中部闸门槽区域设置后浇带,可以将下涵首墩划分为两个区域。下涵首边墩的后浇带宽度为1950mm,中墩后浇带宽度为3715mm,同时控制后浇带底高程EL-60m左右。地涵中快涵墩总长度为31252m,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两道后浇带,按照涵墩水流方向划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长度控制在95m左右。后浇带宽度为1500mm,底高程EL-50m。上下涵首挡水墙宽度为25m,同时在中部区域设置宽度为1500mm的后浇带,底高程EL-40m。

对于地涵中快后浇带的结构设置来看,上下涵首后浇带结构设置形式较之中快区域而言基本相同。

后浇带回填工作十分关键,要求工作人员在浇筑工作中,应该保证后浇带钢筋是断开的,或是浇筑完成后安装。浇筑作业完成后,首先应该将模板拆除,并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做好施工缝的处理。在上述作业活动结束后安装后浇带钢筋,并且采用绑条焊进行安装,严格遵循施工规范进行作业,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后浇带回填混凝土除了以微膨胀混凝土为主以外,还应该做好补偿混凝土收缩,尽可能避免温度应力影响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问题。

先浇块和后浇带之间的连接,通过设置插筋的方式进行连接,连接断面以梅花形设置Φ25插筋,同时控制插筋之间的距离大概在60cm左右,保证施工质量。endprint

2.5微膨胀混凝土设计

为了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应该做好微膨胀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工作,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进行施工。涵身主体混凝土采用山东沂州的PO325水泥,粉煤灰材料则是选择江苏连云港的二级灰。在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对于膨胀剂的选择十分关键,需要对膨胀剂性能进行充分检测,确保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均可以满足实际要求。

2.6微膨胀混凝土施工

在微膨胀混凝土施工中,为了能够有效提升施工质量,主要是选择两种工期形式,一种是为了避免占用工期,后浇带浇筑工作单独施工,另一种则是涵顶板和墩墙后浇带同时施工。尽管两种形式的施工工艺相同,但是第二种形式在后浇带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上部需要立即覆盖常态混凝土,第一种则是需要顶板仓号才能准备后续的常态混凝土覆盖工作。

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前,应该充分清理干净浇筑带表面杂物,铺设2cm左右厚度的微膨胀砂漿,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进行微膨胀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微膨胀混凝土分层厚度需要充分结合施工要求,控制在40cm即可。微膨胀砂浆和混凝土古采用胎带机进行运输,运输到施工现场后根据实际需要选用进行浇筑,家主后在表面覆盖一层聚乙烯薄膜,或是覆盖草垫的方式进行保养,避免混凝土内部水分过快蒸发流失,加剧内外温度差异,避免裂缝问题出现,提升施工质量。

3结论

综上所述,在水工结构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以及相关的施工标准进行施工,引进先进的施工工艺,争取将建筑物的最佳使用效果发挥出来,以确保建筑物能够有较好的使用性能,通过微膨胀混凝土防裂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施工质量,避免混凝土温度差异过大出现裂缝,优化水工结构,推动工程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喜钦.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18):90.

[2]唐伟杰.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31):89.

[3]金士元.建筑结构施工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21):275.

[4]孙红伟.桥梁工程中膨胀混凝土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04):105+107.

[5]刘洋.微膨胀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应用研究[J].混凝土,2017,(03):154-156+160.

[6]岳红宇,石亮.一种低温超早强微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J].现代交通技术,2017,14(01):2023.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