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的城市供排水建设探讨

2017-11-02 09:07曲伟鹏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7年10期
关键词:边沟海绵城市设计方案

曲伟鹏

QU Wei-peng

(聊城润达水业有限公司)

(Liaocheng RUNDA Water Industry Co., Ltd.)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的城市供排水建设探讨

曲伟鹏

QU Wei-peng

(聊城润达水业有限公司)

(Liaocheng RUNDA Water Industry Co., Ltd.)

针对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的城市供排水建设进行研究,论述了海绵城市的理念,国内外城市供排水系统建设研究现状,以及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的城市供排水系统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排水系统;城市道路

1 海绵城市的理念

海绵城市主要是指城市如同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够自然的适应环境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等。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是以建设低影响开发的雨水系统为主,将雨水进行存储,再慢慢进行下渗,直到汇集到生态水系统中[1]。

2 城市供排水系统建设现状

2.1 国内城市供排水系统建设研究现状

我国的海绵城市理念,城市供排水建设相对于西方国家较晚,诸多城市采用传统的供排水方式,排水标准与技术规范都比较落后。例如,北京某些地区的排水管道,都是之前建设的设施,仅是天安门地区的雨水排水设施比较先进,其它地区的供排水能力较弱,使得积水现象不断发生[2]。我国的城市供排水,诸多地区使用遗留下来的排水设施,虽然能够解决内涝的问题,但是面对强降雨却没有效果。

2.2 国外城市供排水系统建设现状

国外城市供排水系统的发展比较早,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早期治理时期;二是点源治理时期;三是暴雨雨水治理时期。国外的供排水系统设计,在规划设计时便考虑到生态系统。因此,国外的供排水系统建设,具有前瞻性与实用性。例如,日本开发的MR城市暴雨管理与新系统,在国外的应用比较普遍,并且效果良好。从MR城市暴雨管理与新系统可以看出,国外城市供排水系统建设具有前瞻性,其能够将系统设置与自然生态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国内外供水水量对比——以我国和日本2015年10-12月为例,具体情况如下图1所示。根据柱形图1可知,日本的供水量明显高于中国的供水量;根据柱形图2可知,日本的排水量明显高于中国的排水量。日本在供水量明显高于中国的情况下,其城市排水量仍然高于中国。由此可以看出,国外的城市供排水系统建设优于中国的城市供排水建设,并且具有前瞻性与实用性。

3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的城市供排水系统建设

3.1 设计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的城市供排水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在城市的主干道设计新型的供排水系统,解决市内的供排水问题。设计分为两个排水路径:一是主要设计生态边沟与绿地蓄水池,二是主要设计雨水智能板与雨水蓄水模块箱,通过以上设计去处理道路的雨水。

图1 国内外供水水量对比——我国和日本2015年10-12月

图2 国内外排水水量对比——我国和日本全年

2)设计雨水净化回收装置,主要是用于雨水的收集与利用,避免雨水资源的浪费。设计雨水净化回收装置,对于管材的选择,管径小于600mm,适合选择硬质聚氯乙烯管(UPVC)。若是管径超过600mm,则需要选择混凝土管,雨水收集流行时间为10min,蓄水池的蓄水量为8000m3。通过绿地与生态边沟对雨水进行收集,此环节结合海绵城市的理念,雨水通过绿地能够起到净化作用。收集的雨水通过下渗进入雨水管道输送,流入到景观水体的水处理装置进行雨水净化。对于比较干净的屋面雨水、林地雨水等,通过雨水净化回收装置处理之后,可以进行灌溉、清洗方面的利用。实土绿化和林地径流的雨水质量较好,可以直接漫流到景观水体。道路、停车场雨水相对比较脏,需要流入弃流池进行初期处理,弃流的雨水厚度大约为5mm,弃流池内的弃流雨水溢流排到市政污水管道。初期弃流处理之后水质较好的雨水流入调节贮存池,再利用水泵输送到景观水体。当市政需要灌溉绿化时,可以直接进行使用。雨水净化回收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市政供排水,同时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达到雨水循环利用的目的。

3.2 设计方案的特点分析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的城市供排水设计方案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生态边沟,主要是下凹式绿化带与集水井相互结合的集水方式,沟面主要覆盖草坪,下面覆盖滤料。生态边沟设计与道路两侧,道路侧行边不设置雨水口,确保雨水直接流入生态边沟,再通过滤料渗入到地下。

2)绿地调蓄池,主要是利用道路横坡使得雨水慢慢移向生态边沟,并慢慢进行稀释,一部分渗入到地下。一部分通过雨水支管进入雨水蓄水模块箱。

3)雨水智能板,此设施主要设置在道路的上层与中层之间,对雨水很敏感。雨水智能板使用的材质是100%环保PP聚丙烯,耐温-30℃~120℃,尺寸为500 mm×500 mm×30mm,空隙率为50-70%空间,吸水能力为105 L/min,其不受土壤、海藻、土壤微生物、细菌和沥青等物品影响。若是遇到雨天,下层会强力的吸收上层的雨水。若是晴天,能够对阳光进行感应,在重力的作用下将智能雨水板的浓缩水通过PVC管道汇入到雨水蓄水模块箱中。雨水智能板的吸水作用较强,能够保证雨水不会进入路基,保护地基的安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内外城市供排水系统建设研究现状,主要包括国内城市供排水系统建设研究现,以及国外城市供排水系统建设研究现状。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的城市供排水系统建设,主要包括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的城市供排水设计方案,以及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的城市供排水设计方案的特点。

[1]刘彦涛,王彦洋.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探讨——以天津新八大里地区为例[J].城市,2016(4)∶54-59.

[2]荣冰凌.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滨海地区排水防涝对策探讨——以厦门市海沧北片区为例[J].江西建材 ,2016(12)∶18+21.

Discussion on Urba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Based on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concept of urba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research,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sponge city,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urba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construction research status, and based on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concept of urba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construction.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concept; drainage system; urban road

猜你喜欢
边沟海绵城市设计方案
基于可持续理念旧建筑改造设计方案探讨
浅谈灌木、花卉与草坪切边沟在绿化景观中的应用
吸扫式边沟清扫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数据中心ECC设计方案研究
公路隧道路面边沟形式的合理选择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高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探讨
某轻卡线束设计方案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
浅谈公路边沟排水设计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