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5年某院综合ICU医院感染率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2017-11-03 06:59陈卫中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内江6400成都医学院公共卫生系成都60500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目标性感染率呼吸机

晏 雷,陈卫中.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内江 6400); 2.成都医学院 公共卫生系 (成都 60500)

·论著·

2013~2015年某院综合ICU医院感染率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晏 雷1,陈卫中2△
1.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内江 641100); 2.成都医学院 公共卫生系 (成都 610500)

目的分析评价某院2013~2015年综合ICU医院感染发生率与侵入性操作感染率,并分析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为可行性预防和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综合ICU监测的相关数据,分析医院感染与侵入性操作相关性,使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所有数据统计处理使用SPSS 17.0软件。结果2013~2015年共监测综合ICU住院患者2 462例,累计住院日13 792 d,其中,医院感染发生率2013年为8.39%、2014年为8.89%、2015年为9.73%;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中,发生率最高的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年共检出医院感染多药耐药菌90株,其中,最常见的鲍曼不动杆菌占48.89%,大肠埃希菌占13.33%,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均占11.11%,其他多重耐药菌占4.45%。结论综合ICU医院感染率较高,特别是患者大多要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的诊疗易发生医院感染,应继续加强对ICU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各种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场所,同时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科重要的监测科室之一。入住ICU的患者除了病情危重外,且大多基础疾病重,免疫力低下,接受的侵入性诊疗较多,常见的侵入性操作有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置管、留置导尿和各种穿刺等,这些侵入性诊疗都大大增加了患者在ICU发生医院感染的机会。患者一般住院时间长,长期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以及各种新药品的不断融入使用,也容易导致多重耐药菌发生,造成ICU医院感染率比普通病房高,约有90.0%的医院感染暴发来自于ICU[1]。因此,开展ICU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及时分析医院感染发生原因,对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有重要作用,分析和评价综合ICU医院感染与侵入性操作诊疗的关系,也能准确、实时地了解医院感染状况,及时寻找感染相关因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选择来自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入住某院综合ICU的所有患者,并对所有入住综合ICU后转入普通病房的患者追踪监测48 h,共监测2 462例患者,其中,2013~2015年分别调查了763、877、822例患者,累计住院日分别为3 822、4 666、5 304 d。对3年期间ICU医院感染监测各项指标进行对比。

1.2监测方法

根据卫计委发布的《医院感染监测规范》[2],对某院综合ICU进行前瞻性的目标监测,每个工作日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负责观察记录每个患者的基本信息、入院时间、入ICU时间、诊断、外科干预及使用呼吸机情况、动静脉置管情况和留置尿管情况等相关数据,并填写ICU患者日志,每周对患者进行临床病情等级评定。

1.3监测方法与诊断标准

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诊断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与ICU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院感医生共同诊断,并由管床医师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对填报的病例进行审核和实时监测。医院感染按照卫计委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卫医发[2001]2号)进行诊断[2]。导管相关感染按照国内外常用诊断标准进行诊断[3]。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从数据库导出后,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定性资料采用例数(%)描述,各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组间趋势检验采用Cocharan-Armitage趋势检验,检验水准α除特别说明外均设定为0.05。

2 结果

2.1医院感染率

2013~2015年共监测综合ICU住院患者2 462例,发生医院感染166人次、222例次,其中,医院感染发生率2013年为8.39%、2014年为8.89%、2015年为9.73%,3者间不具有线性趋势(2=0.897,P=0.639)(表1)。

2.2医院感染部位

3年期间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8.02%(151例次),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占19.82%(44例次),排在第3至第5位的为胃肠道感染、血液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分别占4.05%(9例次)、3.60%(8例次)和2.25%(5例次)(表2)。

2.3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情况

某院2013~2015年3种侵入性操作调查分析相关感染,即呼吸机、中心静脉置管、导尿管置管相关感染率分别为12.242‰、1.377‰、3.232‰。(表3)。

2.4医院感染病原体、感染部位分布及多重耐药菌情况

2013~2015年共分离出病原菌231株,呼吸道分离出病原菌最多(156株)。居于首位的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49株,占21.21%),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0株,12.99%)、肺炎克雷伯菌(23株,9.96%)和白假丝酵母菌(19株,8.23%);病原菌检出属多重耐药菌的菌株共计90株,占ICU医院感染例次数的40.54%(90/222),其中,2013年29株,检出率45.31%(29/64);2014年34株,检出率43.59%(34/78);2015年27株,检出率33.75%(27/80)(表4~5)。

表1 2013~2015年综合ICU医院感染监测情况汇总

注:*调整日感染率=日感染率/病情严重程度评分, 2013~2015年评分分别为3.65、3.40、3.19分

表2 2013~2015年综合ICU医院感染部位例次[n(%)]

表3 2013~2015年综合ICU医院 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情况

表4 2013~2015年综合ICU医院感染病原体及部位分布情况[例株数,n(%)]

表5 2013~2015年综合ICU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情况[n(%)]

3 讨论

某院综合ICU近3年医院感染例次率分别为8.39%、8.89%、9.73%,均未超出卫生部要求10%的标准[4],明显低于国内外相关文献[4-8]的报道。3年间感染率有逐渐增高趋势,但线性趋势不明显,可能与某院近年来住院患者数的增加及住院时间过长所致。医院感染部位前3位分别是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而血液感染在第4位,这与国内大部分研究基本一致,如朱熠等[9]、张新玲等[10]研究指出,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下呼吸道、泌尿道和血液。

医院感染控制难度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广谱抗生素的滥用及侵入性操作较多使耐药菌增多导致[11]。某院综合ICU 3年间共发生医院感染222例次,主要以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体皮肤、医院等环境中,容易在各种潮湿的环境中生存,是引起多种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之一,因此,在今后工作当中,不仅要加强对抗菌药物管理,避免滥用,还应当对ICU加强环境的清洁消毒,病房布局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严格落实隔离制度,加强手卫生,优化对免疫功能低下者的护理,避免交叉感染,从而有效预防控制医院多重耐药菌的发生。

某院2013~2015年3种侵入性操作调查分析相关感染,即呼吸机、中心静脉置管、导尿管置管相关感染率与国内类似调查报道[12-13]相一致;与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的相关指标相比,呼吸机相关感染率较低,而中心静脉置管、导尿管置管相关感染率较高。综合ICU侵入性操作相关导管感染率在国内外报道[14-15]也不尽相同,但这种差异不具有可比性,可能受医院级别、规模、医护人员院感意识,甚至当地经济文化差异等因素影响。经匹配、筛选后,与高芳等[5]对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综合ICU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某院呼吸机相关感染率较低(12.242‰),说明某院在呼吸机相关感染率的控制上有较好成效,呼吸机相关感染率的发生主要与各种诊疗措施有关,某院ICU医护人员在控制呼吸机相关感染上以预防为主,采取干预组合策略,使某院呼吸机相关感染发生率低于全国绝大部分医院。主要策略有:1)反复培训,不断强化无菌观念,确保各项操作规范化;2)改善病房构建和床位布局,减少交叉感染;3)提高手卫生依从性,近3年某院综合ICU手卫生执行率分别是2013年54%、2014年59%、2015年71%;4)加强环境的清洁消毒;5)严格落实消毒与隔离制度;6)加强气道湿化、气囊压力监测管理和气囊上留置物的清除;7)加强患者口腔护理,普通患者用0.1%氯己定清洁口腔,2次/d,行气管插管患者4次/d;8)除颈椎骨折等特殊患者外,床头一律抬高30°~45°;9)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使用2%洗必泰擦拭全身,2次/d;10)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症,尽量使用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有限使用无创呼吸机,每日评估患者,尽早停机拔管。

综上所述,ICU目标性监测是一个连续性过程,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中之重,需要临床医生与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相互协作、良好沟通才能完成。综合ICU医院感染率较高,控制难度大,特别是患者大多要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的诊疗,易发生医院感染。因此,对ICU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还任重道远,要以预防为主,更注重过程控制,及时干预与发现问题,从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1]Trilla A. Epidemiology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adult intensive care units[J]. Intensive Care Med, 1994, 20(Suppl 3): S1-S4.

[2]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医院感染管理文件汇编(1986-2015)[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39-442.

[3]Horan T C, Andrus M, Dudeck M A. CDC/NHSN surveillance definition of health 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and criteria for specific types of infections in the acute care setting[J]. Am J Infect Control, 2008, 36(5): 309-332.

[4]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34.

[5]高芳, 邹俊宁, 罗倩倩, 等. 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分析[J]. 护理学杂志, 2014, 29(3): 56-58.

[6]李文耀. 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及感染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13): 2792-2794.

[7]Mirza I A. Patter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two intensive care units of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in Karachi[J]. J Coll Physicians Surg Pak, 2008, 18(2): 134-135.

[8]Zarb P,Coignard B,Griskeviciene J,etal.The European Centre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CDC) pilotpoint prevalence survey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andantimicrobial use[J].Euro surveill,2012,17(46):1-16.

[9]朱熠, 张淑敏, 娜依兰, 等. ICU目标性监测分析与干预效果评价[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23): 5334-5336.

[10] 张新玲, 向大伟, 程谋涛, 等. 多种干预措施对ICU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14): 3022-3024.

[11] 沈美萍, 王良平. ICU患者病原菌的类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4):550-551.

[12] 韦艳, 喻玲丽, 热依汗, 等. ICU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19): 4199-4201.

[13] 刘惠芬. 综合ICU目标性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临床医生, 2013, 41(5): 49-50.

[14] Scherbaum M, K sters K, Mürbeth R E,etal. Incidence, pathogens and resistance pattern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at a rural hospital in Gabon[J].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2014, 14(1).

[15] 程科萍, 孔庆芳, 张徐军, 等. 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分析[J]. 重庆医学, 2013, 42(7): 793-794.

AStudyontheHospitalInfectionRateandEtiologicalCharacteristicsintheComprehensiveICUofAHospitalfrom2013to2015

YanLei1,ChenWeizhong2△.
1.ThesecondPeople'sHospitalofNeijiang,Neijiang641100,China; 2.SchoolofPublicHealth,ChengduMedicalCollege,Chengdu6105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s of the hospital infection and invasive operation-associated infection in the comprehensive ICU of a hospital from 2013 to 2015, analyze the 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ospital infection,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making the feasible strategy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MethodsThe related monitoring data of the comprehensive ICU from 2013 to 2015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hospital infection and the invasive operation. The database was built by Excel 2007 and the data were processed statistically by SPSS 17.0.ResultsA total of 2 462 inpatients were monitored in the comprehensive ICU from 2013 to 2015 with 13 792 days of hospital stay in total. The incidences of hospital infection from 2013 to 2015 were 8.39%, 8.89%, and 9.73% respectively. The incidence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was the highest in the invasive operation-associated infection. 90 strains of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were isolated in the 3 years. Among those strains, 48.89% wer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13.33% were Escherichia coli and 11.11% were MRSA, 11.11% were Klebsielle pneumoniae, 11.11% wer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4.45% were other species of strains.ConclusionThe incidence of hospital infection is relatively high in the comprehensive ICU, especially when the patients receive various invasive operations. Therefore, Mor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hospital infection of ICUs.

Intensive care unit; Hospital infection; Monitor; Analysis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1.1705.R.20170927.1105.002.html

10.3969/j.issn.1674-2257.2017.05.023

R181.3+2

A

陈卫中,E-mail:4794284@qq.com

猜你喜欢
目标性感染率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目标性社区护理对预防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的价值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某三甲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论前置作业的目标性和实践性——以单元整组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为例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目标性教学策略的应用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