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失眠不可交替服用不同药物

2017-11-03 02:14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9期
关键词:半衰期类药物服用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作为人类,最长的休息时间就是在睡眠环节,相关数据统计,人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可见,睡眠对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但目前存在大量人群失眠,如何定义失眠?是什么原因导致失眠?治疗失眠的药物有哪些?有哪些注意事项?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诊断失眠的六个标准

根据国际通用标准,诊断失眠的标准包括六方面内容。一是依据医生详细的评估,医生经常会问患者一些问题,如:从躺床上到你真正睡着到底需要多长时间?中间容不容易醒?做梦多不多?早上几点钟醒过来?醒来以后能否再睡着?这些问题对选择药物和确定诊断方法都十分必要。二是患者对睡眠的时长和质量表示不满意。此时,主要依据患者的主观感觉,而不是别人的判断。即使别人觉得这个人睡眠很好,如果患者自己主观觉得睡眠质量不行,也属于失眠范畴。三是患者主观上存在精神痛苦。此情况下,一般是身体功能受到了损害。四是依据失眠发生的时间和频率。医学定义的疾病性失眠,它有比例标准,即每周失眠的情况必须要发生3次,且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五是即使患者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仍然睡不着,这也叫失眠。此为排除工作需要或者照顾家人需要导致没机会睡觉的情形。六是精神方面疾病或者身体方面疾病引起失眠的情形,但不包括因为酒、药耐用等其他情况导致的无法入睡。

▲每年有众多患者受失眠的困扰

失眠产生的原因有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原发性失眠是从青年或中年开始发病,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状态持续相当长时间。继发性失眠是由其他原因导致的失眠,如:继发于躯体疾病(腰椎疼、癌症带来的疼痛、心血管疾病)或精神疾病(患焦虑障碍或抑郁障碍)而引起的失眠。在此前提下,应当从根源挖掘身体疾病的原因,先治疗身体疾病,才能进一步改善失眠状态,不能仅治疗失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谢稚鹃强调,对于因常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失眠的部分患者,这类人体型一般都比较肥胖,其睡觉鼾声如雷,甚至能听到刚开始喘粗气,中间又不喘了,实际上这种人睡眠质量根本不好。此类患者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检查,通过对其进行睡眠呼吸监测,以及配合一些相关的治疗手段才会有所好转。

三代药物各有侧重

治疗失眠的第一代药物包括水合氯醛和芭芘妥类的药物,但此类型在失眠中应用非常少,主要用于麻醉。现今使用非常广泛的是第二代药物,也就是广为熟知的安定类药物。按照作用时间划分,分为长效、中效、短效。半衰期非常长,能作用于人体50小时,这就属于长效类安定药物。中效的作用时间约15小时,现使用较广泛的有罗拉西泮、阿普唑仑、艾司唑仑。短效类的药物作用时间只有1至5小时左右,如:咪达唑仑,由于效用时间短,因此现较少用短效类药物。临床上比较常用的药物有阿普唑仑,常用的剂量是0.4至2.0毫克,平均的半衰期是5至10小时;劳拉西泮,常用剂量是1.0至4.0毫克,平均半衰期是10至20小时;艾司唑仑,常用剂量是1.0至2.0毫克,平均半衰期是18小时;地西泮常用剂量是5.0至20毫克,平均半衰期是20至80小时;氯硝西泮常用剂量是2.0至6.0毫克,平均半衰期是20至50小时。但是,第二代药物也存在各种副作用,可能会导致走路有点摇晃,类似宿醉效应的过度镇静,有点犯困。因此不建议在服用药物期间开车,避免带来人身危险。

相对于第二代药物,第三代治疗失眠的药物不存在因肌肉松弛导致走路不稳的副作用。从药理机制方面,第三代药物发生记忆损害、产生依赖或耐药的风险相对较低。其有两个代表性药物:一是思诺思,服用后30分钟起作用,半衰期只有2.5小时。患者反映服用此药虽入睡快,但易早醒,每晚只能睡4至5小时,深度睡眠时间较少,它还可能会产生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二是佐匹克隆(三辰),半衰期约5小时,比思诺思维持的时间相对较长,适用的范围也比较广。如患者同时出现入睡困难,中间易醒,早醒3类症状,此药物比较合适。但此药物有嗜睡、口干、口苦、肌无力等不良反应。除此3类药物,抗抑郁类药也有助于改善睡眠,如:帕罗西汀是用于失眠常伴发抑郁症状的药物。

减药和停药有讲究

很多人担心长期服用安眠类药物会影响记忆,老了会变痴呆。实际上,这种说法不正确。目前科学家对这类问题做了很多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实验,使用安眠药物和增加痴呆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目前还没被证实。不过使用这类药物也要注意,尽量避免两个药物合用。如果情况允许,尽量单一用药,不推荐两个药物连用,或者交替服用不同的安眠类药物。如果服用某种药物,没什么不舒服,对睡眠效果改善非常理想,那么服用此药即可,没必要换其他药物,频繁更换反而会增加风险。此外,在治疗早期,医生不建议患者天天服药。当不得不为失眠就医时,证明患者已饱受睡眠的折磨,此时就需按要求服药,保证疗效。如连续几个月睡眠质量都挺好,可以考虑慢慢减下来不用此药。针对失眠类的药物连续吃多长时间为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精神科谢稚鹃表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患者决定停药,必须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进行。

关于停药,谢稚鹃还表示,要逐渐并缓慢地减量,即便只服1片,停药也得慢慢地进行。一般情况下。每隔2至4周减一点,完成整个停药过程需要2个月,有些患者可能时间会更长。由于每个人减药的起始剂量是不一样的,有些患者可能之前只吃1片;有些患者可能之前吃好几片,因此减药的时间会相应地拉得较长。她建议患者,在减药过程中,试着去改变生活方式,比如定期进行体育锻炼,作息规律,其效果可能更显著。

不推荐失眠者用酒精来助眠

民间有很多说法,睡不着,喝点酒来助眠。精神科的医生认为,如酒和安眠药同时被患者依赖是件非常棘手的事。一是人喝酒以后,确实好像能睡一会,但是酒精会影响人本身的睡眠结构,睡眠质量也会下降。二是长期喝酒会造成酗酒,很难戒酒。酒依赖也是一个明确的疾病。三是如长期大量喝酒,身体和大脑犹如都泡在酒精中,对于心脑血管和肝脏都会造成很大的损伤。比如酒精肝、肝硬化,还会导致与酒精相关的痴呆。此外,要避开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作用的物质,比如:咖啡、烟含有咖啡因和尼古丁。关于饮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精神科谢稚鹃表示,如果患者本身有失眠问题,应该少喝茶。如一定要喝茶,建议喝花茶,如是其他茶爱好者,尽量上午喝且不要太浓。

猜你喜欢
半衰期类药物服用
服用二甲双胍 谨防维生素B12 缺乏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基于语言学中文学术图书的半衰期分析研究*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基于引用半衰期的我国五官学期刊文献老化研究
基于JCR®的国外临床医学学科半衰期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良书每月一副,按编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