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物流的“逆袭”

2017-11-04 07:32杨继朋
当代党员 2017年20期
关键词:逆袭班车班列

杨继朋

深居内陆的“先天劣势”一直都是重庆在对外开放和物流领域施展拳脚的“绊脚石”。今天,重庆正以自己的“妙方”,将“先天不足”转为“后天优势”,成功实现“逆袭”。

在国内物流方面,“蓉万”铁路集装箱班列常态化运行,“西万”“攀万”铁路集装箱班列和“沪万”集装箱始发班轮正式开通,“兰万”集装箱班列正积极组织货源,做好开通前期筹备工作……

同时,国际大通道在不断扩张,已形成东有长江黄金水道,西有中欧(重庆)班列,南有“渝桂新”和东盟公路班车国际物流基本框架。

接下来,重庆市还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全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可以说,重庆物流建设正当其时。

果园港:铁水联运新引擎

2017年9月27日,在重庆果园港集装箱码头,一辆辆重庆产的长安汽车正在有条不紊地被装进轮船。装船作业结束后,这些车将从果园港运往长江中下游地区。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曾在果园港留下了“这里大有希望”的寄语。

如今,果园港设计总通过能力3000万吨,已建成16个5000吨级泊位,拥有港口岸线2800米。

“铁水联运”是果园港发展的关键词。

从2014年12月28日两江新区果园港铁路专用线试运行到现在,果园港已经开通了上海—果园—南充等10条运输线路,到今年年底,将增至13条,并成功吸引成都、西昌、德阳、攀枝花和贵州开磷等地区的集装箱通过“铁水联运”进入果园港进行中转。

今年上半年,重庆全港共完成集装箱“水运中转”9万件标箱,同比增长154%;其中果园港完成3.4万件标箱,同比增长168%,成为推动我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新引擎”。

为了进一步挖掘港口优势,促进西部地区大宗商品有序流动,果园港还围绕“前港后园”功能布局,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目前,果园港已形成以优钢为特色的金属材料交易市场,今年上半年实现钢材吞吐量67.3万吨,同比增长68%,市场规模化、集约化效益初步显现。今年6月,港务物流集团还与陕煤集团合作,挂牌成立供应链物流公司和电子商务平台公司。

接下来,港务物流集团将积极申请把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功能转移到果园港,或单独申请设立果园保税港区,充分释放果园港在西部地区的货物集散能力。

渝桂新:贸易新动脉

沙坪坝区团结村站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渝桂新”多式联运通道的起点。

一列装有货车套件、铝材等外贸货物的火车即将开往广西钦州港东站,然后走水路发往日本、韩国等国家。

“渝桂新”国际联运通道,是指从重庆出发,利用铁路运输,经贵阳、南宁到北部湾港,实现向南经海运至新加坡及全球,向西北连接川渝地区及“渝新欧”的一条兼具内外贸功能的国际海铁联运大通道。

通过“渝桂新”,铁路货物十天就能到达东盟主要港口,大大缩短了重庆与东盟的距离。与现在的“重庆—上海—新加坡”的江海联运模式相比,运输时间将缩短超过20天。

对此,力帆集团副董事长陈卫感触颇深。力帆集团通过“中欧(重庆)班列”实现“向西卖汽车”,已跃升为俄罗斯出租车市场的主导品牌。未来,力帆的摩托车产品还可通过“渝桂新”实现“向南卖摩托”,以性价比更高的运输方式,直达东南亚摩托车消費市场。

“渝桂新”班列的开通,令重庆制造的汽车、大宗商品搭火车到广西北部湾港出海,经新加坡中转欧美、中东和非洲等市场,同时带回来的是东南亚各地产出的优质大米和水果。

这使得重庆加强了与东南亚市场的贸易互补,并辐射到四川、陕西、贵州等地。

东盟公路:极速40小时

2017年9月28日上午,重庆市巴南区“重庆东盟国际物流园”。

一辆辆重庆制造的红岩汽车整装待发,满载着重庆本土企业生产的高档生活用纸的集装箱,即将从这里出发,运抵越南胡志明市。运输总距离2650公里,全程运行时间6天。

重庆东盟公路班车于2016年4月28日首发,作为重庆南向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公路货运通道,单面运行时间最快为40小时,比海运缩短15天,且运费也便宜不少。从重庆至河内,在运输成本方面,汽车为0.63元/吨公里,仅为空运的十分之一。

重庆长安、重庆宗申等汽车制造企业约有70%左右的出口货物从南方的各类口岸输出。以前,这些货物需要走长江,在上海进行海运,耗时长且运费昂贵。现在,这些企业可以借助东盟公路班车快速运抵东盟各国,甚至是欧洲、澳大利亚等地。

重庆作为西部地区非常重要的制造业城市,对原材料和各种机械设备需求旺盛,同时,“重庆制造”也需要依托便捷、经济的物流运输通道“走出去”。

为了加强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往来,重庆东盟公路班车东线复线、中线货运班车相继开通。此外,重庆—东盟国际物流大通道还将开通西线货运班车,货物将由重庆出发,经云南瑞丽口岸出境,直达缅甸仰光。

航空:“一大四小”新格局

2017年8月29日,重庆T3A航站楼和第三跑道正式投用。一架满载笔记本电脑的飞机即将起航,目的地是新加坡。

以前,从重庆出口的笔记本电脑和其他高科技产品需要经过长江航道抵达上海、广州等航空枢纽,然后,中转至欧洲、非洲等新兴市场。现在,重庆制造的笔记本电脑可以通过江北机场运至新加坡樟宜机场中转,从而降低运输成本。

江北机场T3A航站楼和新跑道的投用,也为云南的鲜花产业带来了发展契机。

过去,想要把昆明的鲜花运往新加坡,需要在深圳、广州等地中转。而今,以江北机场T3A为基础的国际航空港正在改变昆明鲜花的运送路径。

“在重庆中转,可以大大节省运送和中转时间,让鲜花抵达目的地时更加新鲜。”对于货主陈老板而言,这一改变让他尝到了甜头。

据悉,重庆正在构建“一大四小”的全新航空格局——以江北机场为联通世界的主阵地,巫山、万州、黔江、武隆等四个支线机场为支撑,从而形成干支联动的综合运输体系。

如今,重庆向东、向西、向南三个方向的铁路、航空、水路、公路四位一体国际物流通道网络和国际多式联运体系已基本成型,形成了联通世界的“Y”字形大通道。

以铁路、航空、水路、公路为基础建立起的多式联运体系正在发挥它巨大的潜力,使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更加便利和快捷。

猜你喜欢
逆袭班车班列
悍马的“接班车”
自动班车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我的逆袭大作战
“汉新欧”班列再扩容
В первом квартале 2016 года через КПП Маньчжоули прошли 220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грузовых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составо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