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建房?港智库提议建“海上飞地”

2017-11-07 06:58邢晓婧
环球时报 2017-11-07
关键词:飞地港府岛屿

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孙越本报记者 邢晓婧

为解决日益严峻的土地短缺问题,香港民间智库博汇提议在香港南部水域填出多个小岛屿,形成“海上飞地”,可多容纳200万人口。

据香港《星岛日报》6日报道,博汇最近完成规划研究,认为港府严重低估实际土地需求,估计香港未来30年所缺的土地高达120平方公里,是现在所估计的10倍,建议港府跳出传统的规划框架,将香港版图向南伸展约35-75平方公里,在现在属于珠海管辖的伶仃岛、担杆岛和万山群岛一带海域,填出多个以环状方式排列而成的小岛屿,提供约120平方公里的用地,其中24平方公里用作建住宅。博汇建议利用地铁、公路等绿色智能交通系统,将这些“海上飞地”连接到市区,预计由中环出发前往各岛屿,车程仅需30-75分钟。

博汇认为,香港应跟随国际潮流,以1000万人作为人口规划目标,现有市区以800万人口的水平“封顶”,由“海上飞地”承担余下的200万人口。博汇还提出另一个大胆构思,在香港水域交通最不繁忙的东南角,用邮轮建设一个30平方公里的“漂浮小区”。

“可以填海,但要做好规划。”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郑天祥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香港在过去一百多年里已经填海建了60平方公里土地,主要是在香港岛和九龙岛之间。但在人口密集区填海会破坏生态,把维多利亚海填成了“维多利亚河”,有人反对进一步填海。其实在香港南部有很多岛屿是无人岛,比如蒲台群岛,再填海也未尝不可。但需要针对每座岛的具体情况作出规划,对岛上供水、水岸交通、如何疏散人口等问题考虑周全。郑天祥认为,香港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现在才用了280平方公里,还有很多自己的岛屿未开发利用,填海可先从这部分岛屿着手,不必牵扯珠海。

对于香港土地供应问题,郑天祥表示:“香港的土地既紧张,又没有得到合理利用,郊野公园和鱼塘等设施占用了很多土地资源。富人享受了大量的土地面积和绿化,可以住在半山别墅区,而100多万穷人只能住鸽子窝。无法消除贫富差距的话,即便填海建地,这种不合理、不均衡的土地利用问题也不会得到解决。”▲

猜你喜欢
飞地港府岛屿
飞地是怎样形成的?
海水里浮现的岛屿
本期导读
层层嵌套的飞地
守望“飞地”
《沁园春·香港金融保卫战》
初到盗国
小小消防员 第八集
港府政改方案今出台
港府总部外建围栏强化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