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指导

2017-11-07 23:45张来虎
广东教育·高中 2017年10期
关键词:青花瓷原文选项

张来虎

一、考纲解读

2017年语文考试大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做如下规定: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 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 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与2016老考纲相比,新考纲有两大变化。

一是对考查范围做了细化,规定更明确。从选文看,包含“中外”论述类文本,既立足中国的传统文化,又着眼于国外的先进成果;从种类看,以“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四大文体为主,考查它们的“基本特征”和“表达方式”;从侧重点看,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这两个方面的考查可通过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方式呈现。

二是对能力层级“分析综合C”的要点做重组整合,并增添了新的内容。新考纲将原来的第2、3条整合成为一条,增添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一条。这一条在2017年的全国卷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三套全国新课标卷的第2小题的要求都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二、阅读能力

阅读论述类的文章,应该从理解重要词语、重要句子到对文章进行鉴赏、评价,全面观照,做到以下几点:

1. 归纳内容要点

在阅读理解的過程中,言语的转化,即考生用自己的话语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检测,往往要从归纳内容要点的角度来出题。因此,阅读论述类文本要十分重视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够准确归纳,是读懂的基础。

2. 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观点态度,是文章内容的核心,是文章的灵魂。阅读中要重视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包含两点要求:

(1)确认作者的观点,能判断某种说法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

(2)能分析作者的观点,包括能分析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原因,说明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依据。

3. 分析文中所运用的材料

论述类的文章,总是要运用材料的。不过,运用的具体情况则比较复杂。有的用来证实自己的观点,有的用来反驳别人的观点,有的用来表述某种看法。从运用的角度来说,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还有局部肯定、局部否定的,都要分辨清楚。

4. 注意表达技巧

论述类文章运用表达技巧主要是为说理服务的,所涉及的技巧主要是布局谋篇的技巧、语言文字运用的技巧、论证技巧等。考纲中新增“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一个能力项,就表明考生不但要对文本全篇衡量、局部透析,把握论点、论据,还要注重表达,掌握论证的方法。

三、知识储备

1. 论述类文本。

论述类文本本质上属于议论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论述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2. 几种主要文体的基本特征。

政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具有针对性、理论性和实效性的特点。

学术论文,就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研究成果的学理性文章,具有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学理性的特点。按研究的学科,可将学术论文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每类又可按各自的门类分下去,如社会科学论文,又可细分为文学、历史、哲学、教育、政治等学科论文。按研究的内容,可将学术论文分为理论研究论文和应用研究论文。理论研究,重在对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研究;应用研究,侧重于如何将各学科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术和生产技术,直接服务于社会。2017年的考卷对这类文章的考查占据了主导地位。

时评,就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其新闻中的事实或者新闻中表现出的乃至隐藏的问题,发表作者自己的见解,或者归纳、整理出新的结论或者观点。简单地说,就是评说一件事情、一个问题或者是针对几件事情、几个问题进行评说。

书评,即评论并介绍书籍的文章,是以“书”为对象,实事求是、有见识地分析书籍的形式和内容,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从而在作者、读者和出版商之间构建信息交流的渠道。其主要特点是评价的科学性、见解的独创性、语言的生动性。

3.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需要证明什么),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率。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多个分论点。

论据(用什么来证明)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⑴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观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⑵理论论据:作为论据的理论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理论论据又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

论证(怎样来证明)是用严密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是三段论式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常见的论证层次有:总分式、对照式、层进式、并列式。endprint

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②引用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和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⑤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物的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⑥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⑦引申论证:又叫归谬法,是由反面论点引出错误结论来说明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先假设对方错误的论断是“正确”的,然后从对方的论断中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来,从而证明对方的论断不能成立。

⑧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⑨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四、真题例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 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 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 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试题精解】答案为D项。

A项,原文是“一些非政府组织”,遗漏了“一些”属于范围扩大;“提出”一词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一些非政府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并没有明确“提出”,这属于曲解文义。B项说法缩小了范围,原文表述为“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可见,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国内公平问题,不只是单一的“限制排放”问题。C项照应不周。关于后代“义务”,原文有两处,一处是“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第二处是第三段最后一句话“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选项只照应了第一处的一部分,而忽略了第二处对其本质的阐述。D项是对第二三段的内容的概括总结。

【考纲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方法指导】首先,明确题干要求,选“不正确的一项”,不能误读;其次,对照原文,找到选项的相关区间,明确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区分原文与选项的细微差别,如对象、数量、范围、先后顺序等。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 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 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试题精解】答案为C项。

本题答题时必须立足“论证”这一中心词语分析,一要注意选项中提到的相关概念,二要重视概念间的关系,如“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以……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彰显了”“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既然要分析原文的“论证”,考查点多数会出在对相互关系的分析上。C项是因果关系错误,文章在论证中确实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但在此之前还阐述了代内公平,并且“代内公平”应是立足点,“代际公平”是其着眼点,所以C项第二句的准确表述应是:彰显了“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endprint

【考纲定位】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方法指导】题干要求“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首次出现,是对2017新考纲的呼应。本题重在“读懂”。既要准确理解本文的论点和论据,更要分析清楚其论证方法和论证过程。如果仅靠简单对比,是很难准确找出正确选项的,这是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更高要求。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 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 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 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试题精解】答案为B项。

B项推断是根据原文第三段“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这句话而来的,根据原文分析,“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是“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为即使落实了长期目标,但是还会有其他因素的制约,后代需求未必能得到保证。所以,这个选项的正确表述应是“只有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才可以得到保证。”

【考纲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方法指导】题干要求是“根据原文内容”,表明本题要综合考查对文本内容相关信息的理解、分析、整合以及在这些要点基础上的推断能力。考生必须通读全文,概括中心意思,明确作者的观点态度。另外,还要仔细比对关系,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比如有无递进不当、强加因果、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混淆等。

【试题评析】:

本文属于典型的社会科学类论文,尽管内容涉及到气候问题,但论述的却不是气候本身,而是对与气候相关的“气候正义”这一伦理问题的阐释。文章的脉络比较清晰,属于典型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

从设题角度看,体现了新考纲的变化,增加了对文章论证内容和论证层次的分析考查。三道试题,考查的侧重点分别放在整合信息、分析论证过程、理解观点态度上,安排更合理。难度适中,没有争议选项,每一个选项陈述的内容或表述的逻辑关系都可在文本中找到依据。

从命题形式看,选文862字,比2016年全国Ⅰ卷的《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1077字少了215字;选文共四个自然段,结构安排更清晰。每小题的四个选项在34字以内,用2—4个分句表述,并且基本保持整齊,表达上更加简洁明快。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筛选信息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准确表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要靠学生平时养成精读的习惯,同时,还要掌握社科类论述文本设置陷阱的一些技巧。

五、命题技巧与对策

命题技巧一:范围不清。主要有夸大和缩小两种情况,指空间、数量等的错位,即以局部代替全局,以部分代替整体;或者以全局代替局部,以一般代替个别,以偏概全,从而使考生做出错误的判断。

应对技巧:阅读文章时,要特别注意关键名词、动词前边的修饰限制词,也即句子成分中的“状语”和“定语”,例如“一些”“部分”“其中”“全都”“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等,见到这些词,就用横线画出来,或者做特殊标志。

命题技巧二:混淆时态。就是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或者把已经确定的事实说成未发生的事实。有时也包括或然性与必然性的混淆。

应对技巧:在阅读原文时,考生应把“可能”“大概”“也许” “将来”“一定会”“已经”“了”“必然”“偶然”等这些修饰限制词语作为关注点,否则就会造成时态上的混淆。

命题技巧三:张冠李戴。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中途易辙,错误嫁接,偷换概念,弄错对象。

应对技巧:阅读原文时,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画、批的方法标出。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选项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命题技巧四:条件不当。特别关注复句关系,尤其是条件关系,设题方式有两种,或是条件不充分,或是将必要条件当成充分条件。

应对技巧:在选项中见到诸如“只要……就……”“只有……才……”等条件性关联词语的时候,要仔细辨析。“只要……就……”是充分条件,表示条件非唯一。只要A就B,即“就”后面的内容要实现,“只要”的条件是必备之一,但不是唯一,所谓有之必然。“只有……才……”是必要条件,表示条件唯一。只有A才B,即“才”后面的内容要实现,就必须做到“只有”的条件,且条件往往是唯一的,所谓无之必不然。

命题技巧五: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应对技巧: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是否因果倒置。特别关注选项中的关联词语,如“因为”“因此”“由此”“因而”“所以”“由此可见”“从而”等。

命题技巧六:遗漏信息。在保留原文基本内容的前提下,看似不经意地漏掉原文中的某个词语,造成成分缺失、遗漏信息的错误。

应对技巧:认真阅读,把握全面而准确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审查选项时,也要认真仔细,不但要分析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还要重点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endprint

命题技巧七:无中生有。在拼凑原文某些词语时,命题者常常有意加入自己的主观认识,而这个认识不属于本文论述的内容,从而造成干扰。

应对技巧: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则是凭空臆造的,属于无中生有。

命题技巧八:指代不明。就是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模糊、不明确,甚至是指代错误。

应对技巧:解答此类试题,要留意文中的“这些”“那些”“这个”“那个”“其”等词语,必须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再进行判断。

命题技巧九:逻辑错误。指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新考纲增加的考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便会主要考查这类逻辑错误。上文中所说的“条件不当”“因果混乱”实质上也是逻辑错误,这两类比较突出典型,所以单独列项。其他复句关系也可造成逻辑错误,如递进关系不当、转折关系不当、假设关系不当、目的关系不当、并列关系不当等。

应对技巧:进行推断应该根据原文而又不局限于原文,应以原文提供的信息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引申或推断,根据各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先回到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看能否得到选项中的某个结论。同时关注文本或选项中连接复句的关联词语,如“不但……而且……”“无论……都……”“但是”“却”“如果……就……”“即使……也……”“为了”“达到……目的”“实现了”“与此同时”“一边……一边……”等。

命题技巧十:曲解文意。指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所谓曲解,是指“故意理解错误”,往往根据文本表面义随意串连,但由于它来自文本,对于不求甚解的考生来说,是具有较大的迷惑性的。对于肯定与否定、主要与次要、客观与夸大等关系,要仔细辨别。

应对技巧:阅读中考生要从整体上感知,准确寻找出原文中与选项对应的语句,找出语句含有的意义,提取与选项相关的信息。这类命题在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中出现较多,一定要坚持“读懂”,不仅要读懂作者的表面意思,还要读懂作者的深层意思,或言外之意。

两点特别说明:1、一个选项的错误有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所以考生不但要分项理解命题者设置错误选项的技巧,还要坚持综合判断;2、上述十种技巧并非严格分类,有些技巧相互之间有交叉,但为了突出强调,会单独列项。

六、阅读与解题方法

要突破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可按以下五个步骤实施:

1. 读。通读全文,务必读懂,明确作者基本观点,把握全文的基本内容,理清论述的结构思路。

2. 筛。配合以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以备解题之需。关键词语主要包括:文中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表示事物之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主要是表程度、数量、范围、特征、功能的副词,如“目前”“将”“部分”“全部”“大概”“也许”“可能”“最……”“除……之外”等);有指代意义的词,如“其”“这”“如此”“与此相反”等。关键语句则主要包括表示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要点句,表明结构层次的过渡句以及结论句。

3. 代。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有时对应句可能不止一处,但一般只有一处是符合要求的,因此要进行仔细辨别,筛选出需要的内容。如果确实不止一处,则要进行整合,使之互相补充。同时还要弄清对应句与上下句、全段乃至全文的关系,在其中所处的地位是什么。即弄清点与面的关系,做到“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4. 比。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如果选项在原文基础上出现了修饰、限制、补充成分的增减,那么就要特别小心是否出现了范围的扩大或缩小,程度的加深或减轻,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是否改变了原有的因果关系、先后顺序、主次关系,是否将或然性、可能性变为了必然性,预见性变为了现实性,将来时变为了完成时等等。另外,还要对比选项之间的异同,找出准确对应题干的选项。

5. 除。排除干扰项,验证答案。选择、确定一个选项的过程,就是排除其他三个选项的过程。每个题目中设置的干扰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但是因为有时选项对原文的表述不尽科学或不尽准确,很多同学在排除的时候,往往不依据原文而凭借其他方面的知识,或是自己想当然,结果导致失分。因此,排除的依据只能忠实于原文,对原文的超、脱、改、换都有可能出现本质错误。

七、能力巩固

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術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endprint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 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 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 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 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 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 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 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 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 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练习一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B“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说法无中生有,第二段说法是:“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中的“明代”偷换概念,应为“明初”;“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夸大事实,原文只说“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D“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强加因果,原文只说“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2.【答案】A 【解析】A项“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曲解文意,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证明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3.【答案】B 【解析】B项“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无中生有,文中没有体现这一内容。

练习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鄉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endprint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 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 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 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 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 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 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 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 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 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练习二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表述过于绝对,条件不当,把本属于必要条件的关系改成了充分条件。B项“必须完好保存”曲解文意,原文说“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这说明不是所有记忆都“必须完好保存”。D项“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张冠李戴,原文是“活化乡村记忆……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答案C由第三段得出。“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论证了本段的分论点“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2.【答案】C 【解析】“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无中生有,原文没有这方面的信息。

3.【答案】D 【解析】“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逻辑推理错误。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目的是“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还是要保留活化原来的乡村记忆。

八、模拟突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不仅要看到其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看到其在民族交流融合方面的纽带作用。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除了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早期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通草原古道、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鲜卑、吐谷浑、吐蕃、回纥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一度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公元439年,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我国北方,使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再度繁荣起来。北魏、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吐谷浑控制的“青海道”和吐蕃控制的“青唐道”成为中原和南方通往西域的通道。再看回纥,其与唐朝绢马贸易换回的绸绢,除了供汗国贵族享用,还通过“草原道”大量转输到西方。因此,这一时期的草原丝路有“回纥道”之称。丝绸之路上民族交流融合绵延不断,开遍了民族交流融合之花。

在肯定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为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中原王朝的主體作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唐、元、明各朝代为了经营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以提供食宿,建立都护府、都督府、州、县等以加强治理。这些措施对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

丝绸之路密切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也密切了东西方关系。中原、江南以及巴蜀的名茶不仅输入西方,也输入西域、青藏高原与漠北,饮茶逐渐成为北方与西部民族的习俗。同时,西域和中亚、欧洲的物产和文化也传入内地。到了唐朝,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洛阳成为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上至宫廷、下至百姓无不受西域文化的影响。到了宋朝,中国的茶叶和丝绸被大量贩运到西方,西方的乳香、琉璃等被大量转售到中国。元朝时,中西交通空前畅通,中国的雕版与活字印刷术、火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欧洲和阿拉伯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等科学技术也传入中国。

中华民族是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毫无疑问,在这个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丝绸之路是重要的沟通渠道与交流舞台。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联结着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联结着内地汉族人民与边疆少数民族人民。未来,“一带一路”延伸之处必将是人文交流活跃之地,它不仅会继续描绘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五彩斑斓的画卷,还会进一步架起东西方各民族交流交往的桥梁。(选自杜建录《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当前的一带一路与古代的丝绸之路用意是相同的,都起到了推动经济发展与促进民族交流融合的作用。

B. 北方、西北游牧民族大体开拓了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使丝绸之路上民族交流融合绵延不断,开遍了民族交流融合之花。endprint

C. 回纥是唐朝与西方的中转站,如果没有回纥,唐朝的绸绢将无法转输到西方。

D. 内地汉族人民与边疆少数民族人民以絲绸之路为重要的沟通渠道与交流舞台,形成多元一体格局。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阐述“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这个观点,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重要的历史依据。

B. 第二段以时间为线,对比了少数民族所起的作用的不同,事实充分地论证了丝绸之路上开遍了民族交流融合之花。

C. 丝绸之路上的民族交流融合来自多个方面,为了使论证全面,作者既肯定了游牧民族的重要贡献,也肯定了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

D. 作者列举唐宋元的经济文化交流情况,具体展示丝绸之路在密切东西方关系方面所起的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从历史发展看,没有丝绸之路上的相互接触、融合,诸多民族很难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

B. 没有中原王朝提供食宿,加强管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是不可能得到保障的。

C. 丝绸之路重在经济交流与文化交流,无法用强权控制,因此形成了各具个性和多元统一的特点。

D. 古代的丝绸之路密切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和东西方关系,未来的“一带一路”延伸之处必将人文交流活跃,它能促进东西方各民族的交流、融合与交往。

模拟突破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A“当前的一带一路与古代的丝绸之路用意是相同的”不当,这对古代丝绸之路有拔高,从文中看不出古代丝绸之路是统治者的一种自觉行为,而当代的一带一路则是一种战略,原文用了“深入推进”,用意明显。另外,古代丝绸之路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表现不明显,原文只提到“交流物产”。B“北方、西北游牧民族大体开拓了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扩大范围,这四条道是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开拓的,从文中看,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主要开拓了草原道和绿洲道。C逻辑不当,回纥只是其中一个中转站,并不是唯一的,另外还有青海道与青唐道。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B只是列举了相关各少数民族的表现,并未对比其作用。比较有迷惑性的是D项,“丝绸之路密切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也密切了东西方关系”从形式上看是本段中心句,但第一个分句承上,第二个分句才是本段真正的中心句。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D项“它能促进东西方各民族的交流融合与交往”张冠李戴,陈述混乱,“融合”说的是我国各民族,“交往”说的是东西方各民族,不能混为一谈。

责任编辑 廖宇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花瓷原文选项
青花瓷的前世今生
不翼而飞的青花瓷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蒋宇涛??《青花瓷》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