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2017-11-07 13:26石芷薇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刘瑜眼光人能

石芷薇

几米在《未必》一诗中这样写道:“你能做到的,我未必能做到。”这简单的两句诗,让我在盲目的追逐、被动的前行中停下了脚步。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为什么许多人总是喜欢踩着别人的脚印亦步亦趋?为什么很多人总是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始终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卢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上帝创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破。”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应让别人的眼光束缚了自己,为了别人的喜好而活着。任何人都不会比你自己更了解你,倘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被别人的看法所左右,依着别人的意见行事,那就会完全迷失自我,失去内在的动因,成为他人手中的提线木偶。

只因他人的不欣赏或是不屑,便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以致亲手葬送自己的未来,这是人生中最可悲的事情。这样的人最终的结果也许正如加缪所描述的那样:“一个失去了希望且对自己绝望的人,在未来是没有位置的。”

华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不乏不在意他人的目光只一心做好自己的先辈。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无视功名富贵,洒脱不羁,率性自然,最终名垂青史;唐代“诗佛”王维,才华横溢,身居高位却急流勇退,在蓝田幽居,创作出许多优美如画的诗文和诗意盎然的画作。他们,都曾被他人闲话、不屑甚至诽谤,但依然我行我素,做率真的自己。

相反,有些文人太過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始终无法做到自由奔放、闲适安详。柳宗元才华无双,却在二王八司马事件后,凄苦郁闷,最终抑郁而终。倘若他能消解心中块垒,豁达乐观,也许会有一个好的结局。但他始终难以释怀,因为他无法不在乎别人的眼光。生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一生未能随心所欲,没有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正如作家刘瑜所言:“历史不仅是历史,更是现实和未来的预言。”在这个人心浮躁、关注外在的时代里,有多少人能不活在他人的眼光里?又有多少人能率性自然地做好自己?倘若你随性而活,不在乎世人的眼光,很可能会成为众矢之的。四川卫视“我知道”栏目播出过的自封为“有理想的混混”的陈寅蓉,从小一直坚持做自己爱做的事,所以没少听别人鄙夷不屑的话语,而在成功经历了南极、北极旅行和世界各地的志愿者活动后,她坚定地说:“你完全不用太在意别人怎么看你,重要的是你怎样看待这个世界!”

法国女权运动创始人西蒙娜说过:“回首间忽然发现,我一生中的种种努力,不过是为了让别人满意而已,为博得他人的赞许和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桎梏。”正源于此,她才会放弃做社会的“乖乖女”,而要奋起为女性争取人生的权利!

不活在他人的眼光里,我们才能寻得真正的自我,才能打造与众不同的人生,才能让生命之花永开不败!

点评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质、不同的成长环境和不同的人生目标,所以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活法:活出自己的特色,活出自己的风采,而不是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本文以经典的实例和精湛的名言证明了这一观点。在论述中,作者注意正反结合,事理兼顾,说理充分,说服力强。文章的语言也很有特色,精要,准确,而又文采斐然。

【作者系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高二11班学生,指导并置评:王淦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刘瑜眼光人能
专业眼光看改革 改革眼光看中国
守护生命之水,一家三代水库人的坚守与传承
刘瑜,走上“平凡之路”
漫画哲理
借钱理由
刘瑜:自然而然的绘画和生活
刮目相看
Dare to stand out
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