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聊斋志异》的意境特征

2017-11-08 06:48刘松梅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9期
关键词:聊斋志异意境特征

刘松梅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古代小说意境发展史研究”[2015]第369号。

摘 要:《聊斋志异》主要描写的是神仙狐鬼之间的故事,创作思想奇特,人物形象血肉饱满,作品总体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聊斋志异》在创作的过程中将人物故事、环境氛围等都上升为一种诗化意境,增添了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为此,文章结合《聊斋志异》作品内容,重点从情景交融、写意表达、意蕴体现等方面分析作品的意境特征。

关键词:《聊斋志异》;意境;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01

意境是中国美学的概念,广泛出现在诗歌创作中,在明清时期开始被应用到戏曲、小说的创作中。意境在小说中的应用为小说人物性格刻画和小说故事情节铺设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进一步提升了小说创作的艺术魅力。《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创作的代表,极具创造性和文学性的特点,作者借助自己奇特的想象为人们描绘了一个花妖鬼狐的故事,对丰富和发展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聊斋志异》之所以具备如此高的艺术文化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品创作中奇特的意境特点,为了能够加强人们对《聊斋志异》的进一步了解,文章对这部作品中意境特点展开探讨。

一、情境交融

第一,景中含情。蒲松龄将情感隐藏在所描绘的景象中,使得作品本身的表达情意浓浓。比如《西湖主》中男主人公陈明允在看到公主家花园的时候深深被眼前的美景所影响,忘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这一描写就是对情境交融的体现,因为陈明允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处境。优美的景色和男主人公快乐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对比衬托出陈明允在看到美景前后心境的变化。第二,情中见景式。这种方式的情景交融往往是主人公自己主动说出的,比如在《公孙九娘》中,公孙九娘在新婚之夜追忆自己之前的故事,追忆的过程中变得哽咽,口中吟诗:“昔日罗裳化作尘,空将业果恨前身。十年露冷枫林月,此夜初逢画阁春。”诗句中描绘的景色和公孙九娘当时的心情结合会让读者在自己的脑海中闪现出一副包含血泪之光的图画,好像眼前看见的是尸横遍野、生灵涂炭的场景,进而感受到少女孤苦无依的无助感,由此也预示了公孙九娘一生的不幸。第三,情境并茂式。这种情境交融模式,抒情和写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比如在《婴宁》中是透过爱慕她的王子服的眼中写出的,同时,作者也应用了很多笔墨来描写婴宁所居住的环境:“幽静的山村,院落中长满了花木,干净明亮的居室。”通过描写衬托出幽谷美人的情境。

二、诗境

《聊斋志异》在创作上不仅应用了大量情景交融的手法,而且还应用了一些空灵缥缈的虚幻形态艺术来表达意境。意境的营造更加接近诗意美,体现出诗歌的审美特点。诗境的营造对于小说来讲是一种难度更大、更富有诗意的意境,是诗化的艺术境界。《聊斋志异》的诗境形态丰富多样,大体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式;另外一种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式。第一种类型是指在情境写实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虚幻的情境。对于这种虚幻的情境,作品不是直接的描绘,而是通过真实的情境来进行展示,引导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来感受意境的存在。比如《粉蝶》中写阳曰旦经常为他的新婚妻子粉蝶弹奏的时候,粉蝶就会在一旁若有所思的,有所体会。描写的是作品本身的情境,但是在情境之外还展现了一个“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情境。粉蝶本来是仙女,后来被贬谪到人间和凡人成婚,因而她对仙境生活表示出了茫然。粉蝶的凝想之后会想什么引起了读者的思考。第二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类型是诗歌创作常见的手法——以虚映实。景象虽然是真实的,但是由于作品本身没有提及,景象本身是不存在于作品之中的,而是由虚景映照出来的。以虚映实不仅能够反映环境和人物的关系,而且还能夠进一步刻画人物本身的性格,比如《胡四娘》、《小翠》等作品中都有这样的意境创造。

三、无穷韵味

韵味是意境创造审美魅力的重要体现,韵味是指意境中包含的美的感受和表达效果,包括情、理、意蕴、趣味等方面。蒲松龄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意象化的,人物形象本身含蓄朦胧有特点。比如在《连锁》的小说结尾写到连锁复活后想起自己在冥间的生活发出了感叹,由此为小说本身增添了一种朦胧的色彩,给人带来了意蕴无穷的感受。再比如在《黄英》中,蒲松龄选择菊花来象征自己的审美追求。小说中的黄英姐弟都是菊花精,喜欢菊花,人性品格也如菊花一样豁达。在卖菊花的时候,黄英姐弟不以营利为目的,生活充盈,由此也暗示了蒲松龄对商业理念的摒弃。

此外,作品意境营造还具有写意传神的特点。如《晚霞》中的晚霞,蒲松龄通篇都没有写到晚霞的容貌,而是从他人对晚霞的印象来轻描淡写的写下“风格韵妙”。可见,在对晚霞这一人物的塑造上,作者更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风格。《阿绣》中的意境美则是表现为采用一种传神写意的方法来描写孤女,着重表现孤女的精神内在美。

结束语:

综上所述,《聊斋志异》凝聚了蒲松龄独特、深刻的人生体验,是蒲松龄个人审美理想的体现,小说在意境创造方面体现的美学审美达到了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最高点,充分展现了这部作品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吴九成. 《聊斋》:诗化的意境[J]. 蒲松龄研究,2010,(03):51-60. [2017-08-15].

[2]张玄. 《聊斋志异》意境创造新论[J]. 文学界(理论版),2012,(08):227-228. [2017-08-15].

[3]郭秋菊. 论《聊斋志异》的意境特征[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03):33-35. [2017-08-15].endprint

猜你喜欢
聊斋志异意境特征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聊斋志异》:不一样的魑魅魍魉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抓住特征巧观察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