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短绳纠正小学生原地高抬腿易犯错误动作

2017-11-09 11:08杨伟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陶吴中心小学211151
中国学校体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上体练习者肩部

杨伟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陶吴中心小学,211151)

利用短绳纠正小学生原地高抬腿易犯错误动作

杨伟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陶吴中心小学,211151)

一、落地位移大

原因分析:小学生腿部肌肉力量相对薄弱,双腿在快速依次交换过程中身体重心控制不稳,造成双脚落点位置不固定。

纠正方法:利用短绳围成绳圈进行“定位”限制(见图1),要求学生在练习中做到双腿快速高抬,两脚依次落于设定好的“绳圈”内,使学生在练习中体验到原地高抬腿动作中“原地”二字的真正含义。在学生练习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适时将“绳圈”缩小,这样做的目的是逐步控制学生原地高抬腿落地脚的移动,避免了练习时学生之间身体的相互碰撞,减少了安全隐患。在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该动作之后,还可以将短绳拉直平放在地面上,要求学生双脚同时踩踏在短绳上,主动去感知短绳的位置所在,通过这样的短绳定位,学生的动作会逐渐规范。

注意事项:场地要平整,学生之间的距离要适中;踩踏绳做高抬腿时,绳子不宜过粗,以防脚踝扭伤。

图1

二、上体后倒

原因分析:支撑腿着地时用全脚掌着地,髋关节收缩过度,膝关节蹬伸不充分,臀部后坐,造成身体重心后移。

纠正方法:3名学生为一组,1名学生练习,另外2名学生双手拉紧1根短绳贴于练习者的肩部后侧(见图2),要求练习者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不能用肩部倚靠短绳,使短绳发生曲线变化。这样做不仅纠正了学生臀部后坐的问题,而且避免了学生上体的后倒,使学生在完成原地高抬腿动作时始终保持上体正直。

图2

注意事项:地面要平整,横拉绳时要拉直,绳子高度要控制好。拉绳者要时刻提醒练习者肩部要紧贴横绳,保持上体正直。

三、大腿不高抬

原因分析:大腿前部肌肉力量不足,两腿交换频率慢;腰腹肌没有协调配合用力;踝关节和膝关节支撑能力差。

纠正方法:3名学生为一组,2名学生拉直1根短绳于练习者的体前腹部位置(见图3),绳上挂1~2个小铃铛。在练习过程中,要求练习者每次抬腿动作都要碰到横绳上,让系在绳上的小铃铛发出响声,促使练习者将大腿高抬至指定位置。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教师应充分根据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耐力状况,使横绳高度由低到高设置,难度逐步提高。这种安排,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参与和体验。

图3

注意事项:地面要平整,横绳要拉直到腹部适宜高度,绳上2个小铃铛之间的距离适中。

四、摆臂不到位

原因分析:两臂肘关节的弯曲度过大或过小,肩关节肌肉僵硬,两臂不是绕肩轴前后摆动,而是以肘关节为轴上下摆动,形成“打鼓”动作,造成上体扭动或摇摆。

纠正方法:3名学生为一组,当1名学生练习时,另外2名学生拉2根短绳于练习者的胸部前方和肩部后方(见图4),让练习者手臂前后摆动时两臂轻碰横绳,使学生逐步做到“前摆不露肘,后摆不露手”的正确摆臂动作,进一步提高动作的规范性。

图4

注意事项:地面要平整,前后横绳要拉直到适宜高度和前后远度。

猜你喜欢
上体练习者肩部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活动颈部时有响声是怎么回事?
少林后天罗汉功十八势(三)
“小垫子”在横箱屈腿腾越教学中的运用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促进青少年体力恢复的再生练习方法
冰上瑜伽
“绳子拉吊法”
内家十二象太极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