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地区牛羊蓝舌病的血清学调查

2017-11-09 11:07李前勇张德志吴润标刘茂秋邓华英
中国兽医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吸光牛羊阳性率

袁 媛 , 李前勇 , 张德志 , 吴润标 , 邵 彬 , 刘茂秋 , 邓华英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 , 重庆 荣昌 402460)

渝西地区牛羊蓝舌病的血清学调查

袁 媛 , 李前勇 , 张德志 , 吴润标 , 邵 彬 , 刘茂秋 , 邓华英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 , 重庆 荣昌 402460)

蓝舌病是一种由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的蓝舌病病毒引起的严重侵害反刍动物的非接触性烈性传染病,是OIE划定为A类,我国列为一类的动物重要疫病。本病最早于1876年发现于南非的绵羊,1906年正式命名为蓝舌病,1934年发现于牛[1],我国于1979年在云南省确定了绵羊蓝舌病的存在[2]。目前该病已广泛发生于20多个国家。蓝舌病主要感染绵羊,临床以发热、消瘦,口、鼻和胃黏膜溃疡性炎症为特征,牛、山羊以及鹿等多呈隐性感染,库蠓为其主要传播媒介。是我国牛羊产业面临的新的潜在威胁性疫病。

近年来,重庆市充分利用草山草坡资源,积极发展牛羊产业,牛羊饲养量增长迅猛。然而,重庆周边省市皆有牛羊蓝舌病血清学检出阳性的报道,该市牛羊面临蓝舌病感染、流行的压力;同时,重庆于2015年起每年从澳大利亚进口活牛50万头,而澳大利亚是本病发生的重要疫病国,目前已发现的蓝舌病病毒血清型10余种,这无疑加大了该市牛羊蓝舌病发生的风险;本病主要发生在南纬35°到北纬40°[3],我市绝大部分区县均分布于北纬40°以南,而现有的资料显示,尚未见重庆市牛羊蓝舌病检出阳性及相关研究的报道。为此,我们于2015年至2016年间对重庆市渝西地区牛羊的蓝舌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期填补重庆市牛羊蓝舌病相关研究的空白,同时也为该市牛羊蓝舌病的防控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血清样品制备 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重庆市渝西地区的6个行政区随机采集牛羊血样,分离血清,共得354份血样,其中牛血清160份,羊血清194份。血样来自专业养殖户及个体散养户。血清置于-20 ℃保存,检测前在室温下自然解冻。

1.2 试剂 蓝舌病病毒VP7蛋白抗体检测试剂盒(竞争性ELSA法),批号320-02,购自美国IDEXX公司。

1.3 试验方法 检测步骤按照购买的蓝舌病病毒VP7蛋白抗体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将酶标仪空气调零,测量并记录每个样品在450 nm下的吸光值,计算结果。

1.4 结果判定 只有在阴性对照孔平均吸光大于或等于0.700,且小于或等于3.000,以及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值小于20%,测定结果有效。

样品的吸光值/阴性对照平均吸光值大于或等于80%,判定为蓝舌病抗体阴性;样品的吸光值/阴性对照平均吸光值大于70%而小于80%,判定为可疑,应重新检测;样品的吸光值/阴性对照平均吸光值小于或等于70%,判定为蓝舌病抗体阳性。

2 结果

2.1 渝西地区牛羊蓝舌病血清学检测结果 本试验共获得354份牛羊血清样品,采用C-ELISA法检测蓝舌病的血清阳性率,结果表明,渝西6个区牛羊该病的平均阳性率为14.87%;其中,羊血清阳性率为22.16%;牛血清阳性率为6.26%;羊蓝舌病血清阳性率显著高于牛血清阳性率(p<0.01),说明渝西6区羊感染蓝舌病的比例比牛高。见表1。

表1 渝西地区牛羊蓝舌病血清学检测结果

表中数字右肩上小写字母不同示两样本百分数检验差异显著,P<0.05;大写字母不同示有极显著差异,P<0.01;字母相同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2、表5同

2.2 不同饲养模式下,牛羊蓝舌病血清阳性率 专业养殖户中采集牛血清70份,检出阳性血清7份,阳性率为10%;个体散养户中采集牛血清90份,检出阳性血清3份,阳性率3.33%;专业养殖户中采集羊血清60份,检出阳性血清11份,阳性率为18.33%;个体散养户中采集羊血清134份,检出阳性血清32份,阳性率为23.88%。专业养牛户牛蓝舌病感染率比个体散养户高,而个体养羊户羊蓝舌病感染率则高于专业养羊户,但经百分率差异显著性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2 不同饲养模式下牛羊蓝舌病血清阳性率

2.3 不同采样地牛羊蓝舌病血清阳性率 结果表明,DZ区和YC区牛羊暂无蓝舌病感染情况出现;RC区牛蓝舌病血清阳性率最高(达到12.5%);TL区牛无蓝舌病阳性检出,但该区羊蓝舌病血清阳性率最高,高达60%;HC区和TN区羊蓝舌病血清阳性率均在30%以上。由此说明,渝西6区牛羊蓝舌病血清阳性检出率存在较大差异。见表3、表4。

表3 不同区县牛蓝舌病血清阳性率

表4 不同区县羊蓝舌病血清阳性率

2.4 不同采样时间段牛羊蓝舌病血清阳性率 依据蓝舌病发病的季节性及传播媒介-库蠓活动的特点,将采样检测数据分为10-4月和5-10月两个区间,分别计算两时间段牛羊蓝舌病血清阳性率。结果表明,渝西地区牛羊蓝舌病血清检出率均呈现出5-10月时间段显著高于10-4月时间段,说明该区域内牛羊5-10月间存在感染蓝舌病较高。见表5。

表5 不同采样时间牛羊蓝舌病血清阳性率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的变暖,各类商品贸易活动的不断加强,牛羊蓝舌病的发生、流行范围呈现出增加、扩大的趋势,已成为国际牛羊产业十分关注的重点疫病之一。本研究采用C-ELISA法对重庆西部6个行政区内牛羊蓝舌病血清学阳性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内羊血清阳性率22.16%,牛血清阳性率6.26%。已有的资料显示,我国云南德宏州牛蓝舌病的阳性检出率平均为85.21%,其中水牛的阳性检出率高达95.35%,黄牛为86.69%,放养牛群为89.53%,圈养牛为74.77%[4];贵州省羊群蓝舌病血清阳性检出率平均为25.79%[5],西藏地区黄牛血清阳性检出率为14.66%[6],四川红原地区牦牛蓝舌病血清阳性检出率为3.88%[7],湖北省山羊蓝舌病的血清阳性检出率为25.69%[8],陕西部分地区羊蓝舌病血清阳性检出率平均为3.03%[9]。本研究结果,渝西地区6个行政区内牛蓝舌病血清阳性检出率低于云南、西藏等重庆周边省区的检出率;山羊蓝舌病血清阳性检出率与湖北、贵州等省的检出率大体相近,但却明显高于陕西省的检出率;说明试验调查区域羊蓝舌病的感染情况较严重,牛感染情况相对较轻,畜牧兽医部门应加强羊蓝舌病的防控意识,采取必要措施避免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研究发现,不同的采样行政区内牛羊蓝舌病的血清学阳性率不一致,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间,渝西6区牛羊5-10月间有感染蓝舌病较高的趋势。重庆西部6个区,幅员面积较广(达到9 500 km2),各采样地牛羊养殖动物来源、饲养水平及环境条件、动物疫病防控意识等均由一定的差距,造成了调查的6个行政区内牛羊蓝舌病的血清阳性检出率不相同。花群义等[10]报道,传播动物虫媒病毒的主要库蠓-原野库蠓、不湿库蠓、尖喙库蠓等在重庆有着广泛分布,季恒靑等[11]进一步发现,广泛分布重庆的库蠓有黄川、明斑、指突、端斑、原野、华蓥等4个属19种,尖喙、原野库蠓是重庆地区牛羊圈舍中的优势吸血蠓种,全年中表现为3月出现,6-10月份为数量高峰期,然后逐渐减少,12月末基本消失。本研究结果,一年期间渝西6区牛羊5-10月间牛羊感染蓝舌病有较其他时间高的趋势,也符合当地媒介生物-库蠓的生活习性,也再次证明了库蠓在该病传播中重要作用。

本研究表明,渝西地区牛羊群存在着蓝舌病感染现象,其中羊群感染情况较严重(达到22.16%),个别采样区达到60%。而重庆地区多潮湿,空气相对湿度大,适合库蠓的生存,疫病发生和流行风险较高。建议当地相关部门重视蓝舌病的防控,做好该病的防疫检疫,搞好环境卫生和灭蠓工作,以减少蓝舌病对牛羊产业带来的危害。

[1] 陈溥言.兽医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282.

[2] 张念祖,李少华.中国蓝舌病发现历史、病毒分离及血清学研究[A].第一界东南亚太平洋地区蓝舌病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云南昆明:1995.

[3] Vellema P.Bluetongue in sheep:Question marks on blue-tongue virus serotype 8 in Europe[J]. Small Ruminant Research,2008,76:141-148.

[4] 曾顺玉,陈汝琎,李乐.云南亚热带地区牛蓝舌病血清学研究[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5,4:9-11.

[5] 王惠,覃岚,尹鑫,等.2012年贵州羊蓝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动物检疫,2013,30(11):52-56.

[6] 韩晋玫,李坤,易俊,等.西藏部分地区黄牛蓝舌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奶牛,2014,34(22):62-63.

[7] 韩晋玫,李坤,韩照清,等.西藏、四川红原地区牦牛蓝舌病的血清学检测[J].畜牧与兽医,2015,47(9):136-137.

[8] 段正赢,戴德强,周丹娜,等.2013年湖北省山羊蓝舌病血清学调查[J].畜牧与兽医,2016,48(2):110-112.

[9] 任晓玲,张志贞,逄国梁.陕西省某地区羊蓝舌病血清学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04,40(4):22-23.

[10] 花群义,花群俊,陈兵,等.我国动物虫媒病毒媒介库蠓种类及分布[J].上海畜牧兽医,2015,3:58-61.

[11] 季恒靑,冯绍全,刘南,等.重庆市吸血蠓蚋虻种类及地理分布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2,18(4):342-344.

S855.3

B

0529-6005(2017)09-0042-02

2016-12-19

重庆市科技支撑示范工程项目(jcsf121-2012-01-1);西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20700415)

袁媛(1993-),女,硕士生,主要从事牛病防控技术研究,E-mail: 987493330@qq.com

李前勇,E-mail:qinyong_l@126.com

猜你喜欢
吸光牛羊阳性率
牛羊各几头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金色的吸管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T-501色泽分析方法的建立
金色的吸管
草原的牛羊